5月17日上午,海南省消化疾病中心“院包科”启动仪式暨中心第一次工作会议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举行。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钟军,医政处副处长康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钱菊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主任、海南省消化疾病中心主任沈锡中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朱凯教授,海医二院党委书记王毅等出席启动仪式。仪式由海医二院曾越灿副院长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钟军副主任代表海南省卫健委,感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对海南医疗卫生事业、学科发展建设给予的支持与帮助。他指出,海南省器官系统疾病中心“院包科”建设工作,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牵线全国知名委属委管医院优势学科与海南省的建设单位,通过“院包科”帮扶形式,实现国内优势医疗资源在海南同质化落地。希望海医二院珍惜此次机会,以“开放、包容、共建、共赢”的信念和决心,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一同,努力将海南省消化疾病中心打造成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优势学科,不辜负省委、省政府和海南人民的期盼。

钱菊英副院长表示,此次“院包科”项目的启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将坚持“真帮、真扶”的原则,积极选派技术精湛的医疗队伍,努力变“输血”为“造血”,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强化学科帮扶,不辜负国家卫健委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期望。

就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专家派驻等方面,钱菊英副院长提出了五点建议。

一是统一思想,团结协作,附属中山医院派驻专家要全力做好帮扶工作,致力提高海南消化疾病中心医疗服务能力,高质量建设重点学科,携手推进健康海南建设,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健康支持和保障。

  二是引育并重,建强队伍,除常驻专家在海医二院进行医疗技术的开展、学术交流和培训以外,海医二院可选送优秀医生及科室骨干人才到附属中山医院进修学习,促进双方医务人员的专业成长,共同打造海南人消化系统疾病中心的人才队伍。

三是加强沟通,及时反馈,双方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双方能够及时交流信息,共同解决帮扶共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是做好规划,创新驱动,聚焦优势病种、特色疾病,将专科特色做精做细,专科优势做大做强,注重创新驱动和科技引领,利用新的医疗技术和研究成果让海南人民受益,激发学科发展新活力。

五是牢记责任,不忘初心,努力提高海南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王毅书记对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就此次帮扶的推动表示衷心感谢,感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国家区域医学中心建设、医疗资源下沉以及“三援”任务非常艰巨的情况下,仍然举全院之力强力推进对海医二院的帮扶工作。期待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专家团队帮助支持下,两家医院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推动海医二院医教研协同发展取得新佳绩。海医二院将倾力做好帮扶专家服务保障工作,以“保姆式”服务提供保障,为专家团队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以“吸引更多患者来琼就医”为导向,着力提升海南省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技术水平,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自由贸易港和更高水平的健康岛提供坚实基础。

未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将陆续派遣经验丰富消化内科、肝肿瘤外科、胆道外科、胃肠外科、结直肠外科等专业领域优秀专家对海医二院进行长期技术帮扶,帮扶专家将在海医二院定期出诊并开展临床诊疗,让广大海南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