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夜访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根据安妮·赖斯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美剧。

AMC出品,由大名鼎鼎的《风S律师》制作团队负责,整部剧质量上乘,尺度可观,非常值得一看,今天就让我给大家好好介绍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尺度美剧

首先,毋庸置疑的,这是一部限制级别的美剧。

小说作者在创作此作品时,美国社会正经历两个重大事件:一是越南战争,二是因反战思想的扩展而引发的“嬉皮士文化运动”,其本质是一场反对传统和主流的文化解放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运动最著名的口号是:“要ZUO爱,不要作战。

因此,《夜访吸血鬼》与当时的“性革命”背景相契合,探讨了大量关于X爱的问题,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进行了细腻的描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迷人的吸血鬼

在影史上,若要推举一位最迷人的吸血鬼形象,许多人脑中浮现的无疑是1994年电影《夜访吸血鬼》中的汤姆·克鲁斯。

这部影片汇聚了处于颜值巅峰的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以及童星克斯汀·邓斯特,三人携手塑造了吸血鬼电影史上的不朽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夜访吸血鬼》不仅是安妮·赖斯“吸血鬼编年史”系列的开篇之作,也是其中的经典,它让吸血鬼题材从一种较为通俗的文学类型蜕变为具有深远意义的艺术形式,成为吸血鬼文学的标志性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电影版的区别

电影版的《夜访吸血鬼》背景设定在18世纪,而电视剧版则将时间设定在191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并将主角路易的种族设定为黑人,由《权力的游戏》中的“灰虫子”饰演。

在开播之前,这两个改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尽管面临争议,此剧凭借其精致的视觉效果、富有深度的对话以及对1910年代的精彩再现,成功赢得了观众的心,并获得了高分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中的路易、莱斯特和克劳迪亚三个主要角色被塑造得栩栩如生。

事实证明,对时间和人物设定的调整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剧情发展,路易的身份和所处时代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紧张感。

鲜为人知的是,布拉德·皮特对电影版《夜访吸血鬼》中路易的塑造并不满意,这也可能是剧集改变人物设定的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位主要角色的塑造

路易——从人类转变为吸血鬼

电视剧版以路易的视角为主,采用访谈的形式,通过2022年的现实故事线和1910年的回忆线交织叙述,逐渐揭开出吸血鬼世界的神秘面纱。

在记者的眼中,2022年的路易已经是一位成就斐然的吸血鬼,他拥有一支庞大的追随者队伍,并在迪拜建造了一座豪华的大厦作为自己的居所,宛如一位神祇般俯瞰着人类世界。

经验丰富的记者始终对这件事保持警觉,他对路易的叙述持怀疑态度,更对路易透露自己身世的真实意图表示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与路易之间的对话,映射出人类与吸血鬼之间的种族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主要体现在心理层面上,而1910年的故事线则展示了路易转变为吸血鬼的“心理变化过程”。

这个过程深刻地描绘了人物在两个世界之间的徘徊、犹豫、挣扎和痛苦:

当他还是人类时,社会的种种不公和歧视让他感到愤怒和不满;

但当他成为吸血鬼后,他又对人类社会的丰富多彩充满留恋,尤其是对家庭和亲情的牵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观众,我们不禁想知道,路易究竟经历了哪些变故,才使他彻底从心理上断绝了与人类的联系,达到了现在这种“半神”的状态?

我们还好奇,已经完全适应了吸血鬼身份的路易,为何还要冒险将吸血鬼的秘密公之于众,破坏族群的隐秘?

所有这些疑问都与路易的挚爱——莱斯特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莱斯特——称职的导师与疯狂的爱人

莱斯特是整个系列中的核心人物,与路易不同,他早已适应了吸血鬼的生活,并深谙其生存之道。

对他来说,狩猎人类就如同日常饮食一样平常,他已经完全摆脱了人类社会的束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

他唯一需要面对的挑战是永生带来的孤独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原著中,莱斯特曾是一名演员,他出于对世界的好奇而前往巴黎,并在那里被转变为吸血鬼。

因此,表演、艺术和巴黎对莱斯特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表演是莱斯特的天职,过去他通过表演获得荣耀,现在则用表演来掩饰和隐藏自己;

艺术是他唯一欣赏人类世界的方面,这是人类世界对他的回响;

巴黎则是他噩梦的起点,在那里他失去了整个“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吸血鬼作为撒旦的仆人,会因巨大的羞耻感而陷入存在主义的危机。

莱斯特曾经拥有完整的人生,但转变让他失去了一切,因此他一直在努力夺回控制权,并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吸血鬼文化。

他超越了人类的视角,探讨爱与永生的关系,他对宗教和神明提出质疑,经常深入探讨信仰的本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活得太久,他依赖文学和音乐等艺术形式来驱散内心的孤独,他试图将一切都变得像艺术一样有趣,包括杀戮,这样他的生活仿佛才有意义。

莱斯特始终渴望着伴侣的陪伴,不断寻找能够承受时间考验的伴侣,他对于与爱人共度时光的无尽渴望(痛苦)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

当他遇到路易时,他立刻被路易的压抑和愤怒所吸引,这与他自己长期遭受的心理折磨产生了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莱斯特的经历极为复杂,长期的不朽生命让他的心理变得焦虑和扭曲。

他既是一个称职的导师,也是一个狂热的爱人。

他极度渴望被理解,但无人能企及他的深度;

他极度渴望爱,却又缺乏传统意义上的表达方式,以至于杀戮成为他认为最佳的表达爱意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接受爱和表达爱的方式都是暴力和虐待性的,他不知道如何让伴侣接受自己的想法(因为伴侣的经历有限,跟不上他的认知),也许他害怕别人不爱他真实的样子。

因此,他常常通过催促和强迫的方式来索取爱,这正是他悲剧的根源。

在剧中,当路易为了逃避莱斯特而躲进教堂时,莱斯特以最野蛮、最具攻击性,也最残忍的方式杀害了牧师,将吸血鬼的本质赤裸裸地展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杀戮是莱斯特的“示爱宣言”:

你已经见过我最糟糕的一面,你还会爱我吗?你还会与我共度永恒吗?

莱斯特的行为模式无疑过于极端,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成年人路易也难以接受,更不用说克劳迪亚这个处于青春期的少女了,她完全不理解成为吸血鬼和永生的含义。

莱斯特激进的教育方式最终导致了他们三人关系的破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克劳迪亚——不可磨灭的吸血鬼诅咒

在电影版《夜访吸血鬼》中,克劳迪亚是一个5岁的小孩,而剧版将她改成了16岁的青春期少女。

虽然电影版的对比更为鲜明,但让一个5岁的小孩经历爱情和杀戮确实太过残酷。

剧版的改编更注重青春期的动荡,这更加合理,而且剧版将转化克劳迪亚的责任归咎于路易,加深了他们之间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易在一场他自己引发的火灾中救出了濒临死亡的克劳迪亚。

当时,他正处于从人类转变为吸血鬼的动荡时期,家人的疏远、莱斯特的压力和白人权贵的压迫让他心力交瘁,他无法抑制愤怒,杀死了一名市议员,引发了白人对黑人社区的暴动。

转化克劳迪亚的要求既是路易心灵救赎的愿望,也是为了缓解与莱斯特之间的矛盾。

三人组成了一个奇特的吸血鬼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克劳迪亚的存在只是暂时缓解了莱斯特和路易之间的矛盾。

正如感情破裂的夫妻即使有了孩子也难以避免分手,吸血鬼的家庭关系更加脆弱和复杂。

随着克劳迪亚心理上逐渐成熟,她开始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却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不慎杀死了她心爱的男孩。

吸血鬼的兴奋期结束后,不可磨灭的诅咒开始了,克劳迪亚陷入了疯狂状态。

克劳迪亚的觉醒将莱斯特和路易推向了更大的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易天性善良,与克劳迪亚的关系更为亲近,还承担着“父亲”的责任,自然更容易倾向于克劳迪亚,但莱斯特等待了数个世纪才找到的爱人,怎能轻易放手。

三位主角陷入了一场不死不休的争夺之中,人类与吸血鬼的纠葛,人性与兽性的对抗,以及对爱欲与永生的探讨,都在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HE END

《夜访吸血鬼》最初只是一篇短篇小说,创作于1969年,直到1973年才扩展成长篇小说,并在接下来的25年里陆续创作了十二部作品,构建了一个从远古到20世纪的“吸血鬼编年史”。

这部史诗与“梅菲尔女巫”系列共同承载了超自然世界的奢华、欲望、绝望和幻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给这部剧打满分,客观来说,它的真实水平可能介于8到9分之间,但我真心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观看这部剧。

我想对大家说,希望大家不要像我一样,因为那个过于浓缩而让人头晕的预告片而错过了它,《夜访吸血鬼》绝对值得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朋友们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