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不同家庭背景的人,对兄弟姐妹相处有着不同的看法。

20岁出头的大学生小李觉得:"同一个爸妈,应该出入平安才对。"

30多岁的职场女性赵莉认为:"各人有各命,各人顾各人。"

50岁的退休教师王大爷坚持:"亲兄弟,明算账。该分的一定要分清楚。"

那么,究竟如何看待和处理同胞手足之间的关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我的一位40多岁的朋友老王跟我吐槽,自从父母去世,家里的房子按遗嘱留给他和弟弟共有后,他弟弟成天找他帮这帮那。

创业失败了,要他接济;孩子上学了,要他出资;盖房子了,也得他帮忙。老王自己的家庭都顾不过来了,实在烦不胜烦。

我听后不禁联想到心理学上的一个有趣概念——"

鸡群定律"

这个定律说的是,在一群鸡中,必然有一只鸡处于鸡群的最底层,经常被其他鸡啄。

而最有意思的是,一旦把这只最弱小的鸡从鸡群中隔离,剩下的鸡群很快就会确立新的等级秩序,产生新的最弱小的鸡。

专家解释说,这其实是鸡群建立统治地位的本能,通过欺负最弱小的个体,来获得优越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申到人际关系中,"鸡群定律"告诉我们,

在一个群体中,经常充当"出气筒"角色的人,往往有一些共同特征,比如善良、懦弱、没有原则底线、一味迁就退让等

生活中确实有这样一类人,比如老王,对家人百依百顺,几乎到了有求必应的程度。

他们把亲情视为理所当然,反而使对方产生了一种优越感,认为理应得到更多帮助和支持,久而久之便把对方的付出当作了理所应当。

那么,如何跳出"鸡群定律",构建和谐的手足关系呢?

这就要说到另一个法则——"

三七定律

"。这个定律源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他认为3和7这两个数字能构成一个稳定均衡的比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到人际交往中,"三七定律"强调要把沟通和包容的比例控制在三七开,

其中沟通占30%,包容占70%。

具体到兄弟姐妹相处中,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01

约定"三分沟通,七分包容"

良性的沟通是维系感情的基础。

有什么想法和要求,不要遮遮掩掩,要明明白白地说,但说的分寸要把握好,该让步退让的时候要学会放下面子。

遇到对方不可理喻的时候,也要学会换位思考,以宽容大度的态度去化解。

老王就应该跟弟弟开诚布公地谈一谈,说明自己也有难处,手头并不宽裕,这样更容易得到谅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在金钱上事事分开,坚持"七分自财,三分共财"的原则

该帮的时候一定要帮,但帮得有原则有底线。

给家人钱财帮助时,心中要明白这是份额外的支出,不要影响自己的生活,更不能透支信用卡。

同时也要给对方一个努力奋斗的空间,不要过度慷慨,以免对方产生依赖。

像老王,可以考虑给弟弟一笔创业的启动资金,但要约法三章,让他自食其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在交往上互相尊重,做到"三分独处,七分团聚"

兄弟姐妹之间感情深厚,来往频繁很正常,但也要懂得给彼此留一些私人时光与空间。

特别是成家立业后,要学会用平和的心态看待对方的另一半,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避免对他们的柴米油盐品头论足。

只有不互相指手画脚,才能避免龃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说到底,兄弟姐妹相处的真正智慧就蕴藏在"度"字上。

一方面要对他人宽容,学会换位思考,把亲情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又要坚持原则,适度帮衬提携,但不能惯成"啃老"的习惯。

只有在爱与界限、付出与自我之间找到平衡,才能真正收获一段亲密无间又互不干扰的理想手足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