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16日文章,原题:中国奥运乒乓球人选争议 随着巴黎奥运会临近,中国体育代表团名单陆续出炉,最受关注的“国球”乒乓球的人选引发争议。奥运乒乓选拔规则是否合理?中国乒乓球领域存在“饭圈文化”吗?

事实上,中国奥运乒乓选拔有一套明确的积分规则,并非内部指定。男单名额早早就失去悬念,本月初,中国乒乓球协会公布,综合世界排名积分和国际大赛奖励积分,王楚钦、樊振东分别以22425分和17678分获得男子单打名额。而只有14535奥运积分的马龙,则无缘奥运会男子单打。

女单的悬念到最后才揭开。除孙颖莎较早锁定一个席位外,王曼昱一度领先陈梦近2000奥运积分。然而,在5月1日开始的2024年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沙特大满贯赛上,她在第二轮败于印度选手巴特拉。中国乒乓女队今年3月引入“扣分机制”,王曼昱输给其他国家选手,被扣除3000积分。而陈梦则连赢3名日本选手,最后时刻积分反超,抢到单打参赛资格。

最大的争议来自女单人选。有体育记者在微博发文指责奥运女单选拔不公平。男单的争议相对较小,但网上也有不满的声音。名单公布时,“马龙无缘巴黎奥运会单打”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

据中国媒体报道,15日在广州举行的全国体育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中国国家体育总局表示,要把坚决抵制畸形“饭圈文化”的意识和要求,融入运动员选拔、培养、输送、安置的全过程。这一表态,被认为是针对当前乒乓球领域存在的现象。

乒乓球在中国体育界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一方面,作为“国球”,它承载着民众过高的期待,有超出体育范畴的政治、民族意义。另一方面,作为个人运动,它又容易形成“饭圈文化”。有时候,民族情绪和“饭圈文化”还会交织在一起,让矛盾更尖锐,也让这项运动更不纯粹。竞技体育的本质是更高、更快、更强,在明确的规则下用实力说话。饭圈化、娱乐化也好,政治功能、民族情绪也好,都不应该是它的基调,不如让体育回归体育本身,大家心平气和地一起欣赏奥运会高水平比赛,不是更好吗?(作者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