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华盛顿邮报》5月16日社论,原题:对华关税阻碍向清洁能源未来的转型 拜登总统宣布对中国生产的钢铁和铝、半导体、光伏电池和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尽管其带来的实际直接影响可能有限,仅影响180亿美元的进口,部分原因是中国销往美国的电动汽车很少,但拜登意在传达一个信息。但非常糟糕的是,他传出的是一个混杂的信息。

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拜登的关税壁垒将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实质性影响,导致向无碳未来的转型变得成本更高且困难。这些关税将保住特斯拉等现有美国制造商的利润,但不能保证相关利润将用于投资尖端绿色技术。

中国的贸易政策使其已经在关键的绿色技术市场确立领先地位。尽管如此,就应对气候变化来说,中国的产业政策确实带来不可否认的好处。过去10年来,中国帮助光伏发电成本降低近90%,海上风电价格下降73%,电池价格降低80%。曾担任奥巴马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的迈克尔·格林斯通表示,“不应忽视的是,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重塑了美国和世界各地的电力供应”。

乘用车和轻型卡车约占美国碳排放量的16%。拜登政府提出,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至2005年水平的一半,而减少汽车污染对此至关重要。如果美国司机无法获得中国车企生产的“超实惠”电动汽车,那么将更加难以实现该目标。

与此同时,拜登的关税可能会导致美国清洁能源行业顾此失彼。例如,对光伏电池征收50%的关税,尽管有利于制造这些产品的美国公司,但也增加了美国相关安装公司的成本。光伏电池板安装是科罗拉多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出所料,该州民主党州长贾里德·波利斯抨击这些关税是“累退税”(意指越富有,缴税负担越低——编者注),“对美国消费者来说是个可怕的消息,对清洁能源来说是个重大挫折”。

21世纪初,来自中国的廉价进口商品确实影响了美国一些社区的就业。尽管如此,导致制造业占美国就业比重长期下降的主要因素不是贸易,而是自动化。美国政府几乎对此无能为力,这就是为什么尽管拜登政府为产业政策投入各种联邦资金,但过去5年美国制造业仅增加了13.9万个工作岗位。

在政治上,拜登对中国的新关税可能会胜利。但无论从经济还是环境上看,通过关税迫使美国消费者为技术远远落后于国际前沿的国内清洁能源公司埋单,都是一个败笔。(王会聪译)

日本《每日新闻》5月17日社论,原题: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保护主义过度令人担忧 将外国产品拒之门外的保护主义政策升级,只会加剧全球经济的分裂和动荡。

美国拜登政府已决定将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提高4倍。有分析认为,出台更严厉的(对华)关税政策是为11月美国大选进行政治投机。

假设中国扭曲了公平贸易,那可能是个问题。但单方面制裁是被世界贸易组织禁止的,这是因为人们担心另一个国家会进行反击,从而使贸易争端陷入泥淖。稳定世界经济是大国的责任。美国曾经是自由贸易的标杆,推动全球经济增长。贸易摩擦应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以谈判的方式予以解决。

如果(美国)因选举而变得保守,就无法履行对国际社会的责任。(美国)必须认清自己的立场,避免自以为是的行为。(曾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