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便两个人进行完全相同的训练或练习,最终的结果却可能截然不同。

比如在学习上,不论是擅长学习的还是不擅长学习的人,都可能认真努力地做题。

但即便他们投入相同的时间,最终的成绩却可能天差地别。

同样,很多人也会定期去健身房跑步或锻炼,但即便训练的时间和强度相近,普通人和专业运动员或健身教练的效果往往也不尽相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学习高手与不擅长学习的人、专业健身者与非专业健身者之间一定存在区别,那么这个区别就在于学霸和专业选手会进行深思熟虑。

他们明白,每一次练习、每一次训练都不仅仅是机械重复,而是要实现大脑和身体的同步提升。

如果你不信,让我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当你在跑步机上跑步时,你通常会做什么?

可能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听音乐、看电视或者发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句话说,身体在跑步,但心思早已飘忽不定。

这种跑步方式追求的只是完成任务,而不在于追求肌肉或耐力的提升,因此也被称为“打卡式跑步”。

与此相对,专业人士在跑步或训练时,会进行一套完整的、有意识的操作。

例如,在跑步时,他们会关注自己的呼吸,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调整呼吸和手脚协调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是进行力量训练,他们会集中注意力在特定的肌肉群上,感受其发力的状态。

思考与否,为何会有这样的区别?

归根结底,这与意象训练法密切相关。

不赘述那些专业术语或理论,其核心在于训练过程中要进行思考,时刻反思训练的真正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注意力集中的状态还可以分为内部注意力和外部注意力。

比如在做杠铃深蹲时,如果你将注意力集中在臀部的受力上,那就是在调用内部注意力。

而如果你的注意力放在通过发力让身体远离地面,那么这就是在调用外部注意力,因为你将自己视为一个整体。

无论是哪种注意力,关键在于将关注点放在相应的肌肉群上,或是整个身体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门研究健身的心理学家会告诉你,这正是提高健身效率的关键所在。

在训练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肌肉群或整体上,会影响全身肌肉的参与度。

同样,如果你去问学霸和学渣在做题上的不同,很可能也会得出类似的结论。

学习的高手在做题时,会不断思考这道题的用途,思考它旨在提升自己的哪方面能力,或是熟悉哪一类知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不擅长学习的人往往只是机械地做题,不思考、不回顾,做完就结束了。

他们关注的只是完成了多少题,投入了多长时间,但缺乏深入的思考。

因此,如果你想在做题或训练中实现效率最大化,就必须有意识地进行意象训练。

不能仅仅依赖四肢或动作,而要依赖大脑,不断地集中注意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在休息或放松的时候,也可以保持训练的状态。

要明白,如果只是一味地采用打卡式的低效训练方法,那么无法获得有效的成效,这是很自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