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国房地产历史上力度空前的救市政策被释放出来了,购买首套房的首付比例将破天荒地地下降到15%,就连二套房的首付也才25%。房贷利率则取消政策下限,理论上想有多低就有多低。同时下调的还有公积金贷款利率。

政策出来后,股市狂欢,但效果究竟如何,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次“放大招”之前,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来是所谓“国家队下场救市”,也即由政府出资,批量收购商品房用于保障性住宅,从而解决新房大量积压的问题。但在昨天的保交房工作会议上,虽然确实也提到了政府收购商品房,却只是让库存较多的地方政府,酌情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

这也就是说,政府出面收购商品房是可以的,但只能是地方政府来做,而且要酌情,价格也要合理,也只能部分收购。这和许多人期盼的由国家出台专门政策,筹集专项资金,进行大规模收购,建立所谓“中国版房地产收储模式”是有距离的。

事实上,在此之前,国内许多城市已经有政府平台公司筹资收购存量商品房的做法,比如郑州在去年就开始了,效果其实很一般。

在云南房网看来,房贷政策空前宽松后,反倒意味着暂时不可能有大规模收储存量商品房的行动和更有力度政策,因为将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降到这么低,连购买二套房都开始鼓励,就是为了尽可能降低购房门槛,让老百姓加杠杆,多买房。

如果利率政策有效,老百姓不再观望了,开始出手买房了,库存下来了,房价稳住了,自然就用不着政府筹资收购积压商品房,因为政府真要收购的话,收购量太少没什么用,收购量大的话资金从哪里来?以什么价格收购?如何收购?收购来如何经营?一大堆问题都很棘手。还不如尽量让老百姓买,钱也让老百姓借,而不是政府去借。

至于一些城市收购一部分存量房用作保障房,国家也持支持态度,但收购资金要各地自己筹集,自己去银行贷款,收购价格也由各地自行协商。

如果房贷政策都宽松到这种程度了,你们还不买房,房产库存还是居高不下,国家就不得不考虑硬性大规模收储了。但在此之前,先看看昨天这一剂“猛药”是不是有用,这个观察“药效”的时间怎么也得三个月吧。

一句话,先给躺平的人加大药量,实在不行再自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