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
摘要:最近几年,国产影视剧中最火的莫过于谍战题材,谍战剧如雨后春笋,几乎成了最霸屏的最火题材,但其中水平上乘的佳作基本没有,绝大多数都是胡编乱造,不仅没有真实的历史原型,而且完全没有逻辑和常识,甚至彻底违背了当年地下党十六字斗争方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几年,国产影视剧中最火的莫过于谍战题材,谍战剧如雨后春笋,几乎成了最霸屏的最火题材,2023年就有《潜伏者》,《无间》,《薄冰》,《惊弦》,《蜂巢》等剧上线,今年还不到半年就有《追风者》,《哈尔滨一九四四》,《暗夜与黎明》,《群星闪耀时》等剧上线,之后还有《梦外滩》,《孤舟》等剧也即将上线。但其中水平上乘的佳作基本没有,绝大多数都是胡编乱造,不仅没有真实的历史原型,而且完全没有逻辑和常识,甚至彻底违背了当年地下党十六字斗争方针。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说,这么多谍战剧都被你说得一钱不值,那么就没有好的谍战剧吗?
当然有了,老周认为有两部谍战剧可以称得上“神作”,是国产谍战剧的天花板。
一部是2008年上线的《潜伏》姜伟导演,孙红雷,姚晨主演。讲述的是军统天津站的余则成,是如何被策反,向地下党提供情报的故事。尤其是剧情设计,因为阴差阳错不得不安排了一个游击队长来做余则成的搭档,所以引出了很多喜剧冲突,使得整部剧在紧张惊险的氛围中还多了一些诙谐幽默。而且剧情中的故事都是有历史原型的,只不过都汇聚到了余则成这个虚构人物的身上。余则成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没有基本上能对号入座的原型。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全剧在逻辑上没有硬伤。这本来应该是谍战剧最起码的要求,但现在却成了绝大多数国产谍战剧都达不到的天花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部就是2017年上线的《风筝》,柳云龙导演,柳云龙,秦海璐主演。柳云龙被誉为“谍战教父”,自导自演了好几部谍战剧,老周认为《风筝》堪称柳云龙谍战剧的巅峰之作。讲述的是一个打入军统潜伏多年的卧底,却和上线失去了联系,即便到了解放后真实身份也难以得到确认。但他还是帮助组织清除了打入我党内部多年的军统潜伏特务,表现了对信仰的坚定。这部剧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但在现实中潜伏在对方阵营当卧底的,下场大都很悲催。《风筝》只不过第一次用影视剧的手法展现了这个情况而已。
另外还有两部谍战剧虽然相比《潜伏》和《风筝》都差一些,但总体也很不错,可以算得上是佳作。一部是2012年上线的《悬崖》,刘进导演,张嘉译,宋佳主演。这部剧的整体氛围非常凝重,甚至有些压抑。张嘉译以及饰演反派警察厅特务科长高彬的程煜演技非常到位,为这部剧增色不少。但是女一宋佳的演技相对来说就拉胯了,再加上剧情在逻辑上还是有点问题,尤其是最后周乙为了救宋佳饰演的顾秋妍而自投罗网,就明显不合逻辑,也违反了当时地下斗争的纪律。所以在总体上要比《潜伏》和《风筝》逊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部是2005年上线的《暗算》,柳云龙导演,柳云龙,王宝强,陈数主演。全剧分为《听风》《看风》和《捕风》三个篇章,其中前两篇《听风》和《看风》分别是监听和破译密码为题材,这在国产谍战剧中也是比较少见的,所以很引人入胜。不过第三篇《捕风》讲述的是1930年代地下党打入国民党内部的卧底故事,那就是漏洞百出了,所以拉低了整部剧的水准。
《悬崖》和《暗算》虽然比《潜伏》和《风筝》要差了一个档次,但比起绝大多数的国产谍战剧,还是要高了不少。所以,这四部剧可以算是国产谍战剧的顶级作品了。
而绝大多数国产谍战剧,要逻辑没有逻辑,要常识没常识,更不符合历史真实,除了故弄玄虚,就没有什么好说了。而且这些谍战剧基本上都是以抗战和解放战争为时代背景。而恰恰是这两个阶段,在中共情报历史上并不是最高光的时期,尤其是抗战时期,由于之前“左倾”思想的错误影响,加上红军主力放弃苏区进行长征,与白区地下党中断了联系,使得地下党遭到了严重破坏。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中共开始着手恢复白区的地下党组织。40年5月4日,毛泽东指出在国民党统治区(包括被日军占领的沦陷区)的十六字工作方针,“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这个方针贯穿了整个抗战和解放战争,堪称是地下斗争的总方针。尤其是在抗战期间,地下党主要是恢复组织,积蓄力量。除了潘汉年通过关露与汪伪高层以及特工总部76号接触,获取情报——后来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建国后潘汉年被关押长达22年,最终死于狱中,几乎没有什么很亮眼的经典事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战争期间,地下党主要工作重心是策反和统战,例如淮海战役中,第三绥靖区副司令何基沣、张克侠率部起义,国民党军第十二兵团85军110师师长廖运周率部起义,以及渡江战役中,江阴要塞参谋长王德容、参谋主任吴广文、炮台总台长唐秉琳率江阴要塞起义……这些起义都对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另外,也通过国民党高层获取情报,例如国民党参谋次长刘斐、吴石、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郭汝瑰……
而像很多谍战剧里所出现的地下党与日军、76号以及军统发生枪战,甚至是在闹市街头交火,在历史上几乎是没有的。
在地下党斗争历史上,真正惊心动魄的是1927年8月至1933年2月的中央特科,这是周恩来一手创建的情报、安全保卫机构,特科虽然前后只存在了八年,而其中真正比较活跃的时期也不过只有五六年,但是对于中共的情报和保卫工作却是意义极其重大,之后成立的苏维埃国家政治保卫局、抗战时期成立的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中共中央社会部、中共中央调查部以及中共建国后成立的公安部政治保卫局、国家安全部都是由特科一脉相承,所以特科就是中共的情报和保卫组织的鼻祖。
特科成立之初下设第一科(总务科)和第三科(行动科),后来又增设了第二科(情报)和第四科(电讯)。在特科的4个科里,第三科行动科是名声最响的,第三科担负两大任务,一是对中共中央机关和主要领导人的安全保卫,这也是后来特科领导人顾顺章被捕叛变,导致中共中央无法在上海立足被迫撤往将死中央苏区的原因。二是惩治对中共造成重大损失的叛徒和敌方人员,其中负责惩治叛徒的行动队叫“红队”,也叫“红色恐怖队”,更有个“打狗队”的别名,当时在上海绝对是名闻遐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队最初是在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中的工人武装纠察队中精选出的政治坚定、枪法精准又熟悉上海情况的人员组成,成立之初只有4支手枪,五六个人,到1929年8月就已经发展到40多人,不但有左轮、驳壳枪,还有催泪手榴弹(当时叫化学手榴弹),甚至还能够通过关系从驻浦东的国民党军队中调来机枪,可谓装备精良,人强马壮。
被红队刺杀的国民党党务调查科(后来中统的前身)的重要人员有何鉴清、马绍武、钱义璋等人,其中马绍武原名史济美,是党务调查科特工总部上海区区长,党务调查科在上海的最高负责人。
被红队惩处的叛徒比较有名的有:何家兴、贺稚华和白鑫,还曾经负责保卫在上海租界秘密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组织过武装营救罗亦农的“劫法场”行动,可惜由于保存枪械的油脂来不及清除而功亏一篑。
地下党著名的“龙潭前三杰”钱壮飞、李克农、胡底都是特科成员,而他们的故事也是惊险曲折惊心动魄。
特科的这些行动,都是极富传奇性,甚至连好莱坞大片都拍不出来,远远要比现在国产谍战剧那些闭门造车胡编乱造的情节要精彩百倍,完全可以说秒杀现在的任何一部谍战剧。但是非常可惜,特科的这段历史,却鲜有影视作品来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抗战中的谍战,主要是军统和汪伪76号特工总部之间的特工战,以及军统一系列的锄奸行动,每一件都可以拍一部精彩的谍战剧。例如李安的影片《色戒》就是以中统外围人员郑苹如色诱刺杀76号主任丁默邨的历史事件伪医源型的。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些也很难被拍成影视剧。
如今的国产谍战剧,放着这么多惊心动魄的真实历史素材不用,却偏偏闭门造车胡编乱造,实在是令人叹息。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