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多瓦是一个位于欧洲东部的内陆国,面积约3.3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50万。摩尔多瓦的工业基础薄弱,国民经济主要依赖农业。

摩尔多瓦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自然环境适合农业发展。摩尔多瓦地形以平原为主,80%的土地为高产黑土。这种土壤的肥力高,但分布少,只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才会形成黑土。从世界范围来看,北美大平原,我国东北平原,东欧乌克兰平原,都是世界主要黑土分布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摩尔多瓦的土壤和我国东北平原类似,农业条件得天独厚,早在苏联时期就是农业基地。摩尔多瓦广泛种植小麦、大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是一个农产品出口国。

农产品属于大宗货物,主要通过船舶运输,对港口的依赖性大。不过摩尔多瓦是一个内陆国,领土被乌克兰和罗马尼亚围绕,虽然距离黑海德涅斯特溺谷的只有两公里,但却没有濒临黑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以看出,摩尔多瓦的情况和我国图们江地区的情况非常类似,都是距离大海非常近,甚至可以望见大海。我国吉林省被称为距离大海最近的内陆省份,站在吉林珲春一眼望三国景区的高塔上,可以望见日本海,但却出不了海。不过现在的摩尔多瓦已经实现了出海自由,不受乌克兰和罗马尼亚制约。因此摩尔多瓦的出海方案,我国可以参考。那么摩尔多瓦是怎么做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摩尔多瓦内陆国的形成。摩尔多瓦历史上并非没有海岸线,这一点也和吉林省类似,清朝时期,吉林的海岸线非常漫长。摩尔多瓦历史上名叫比萨拉比亚,在黑海沿岸拥有一段海岸线。

摩尔多瓦人和罗马尼亚人同文同种,都是达契亚人的后裔。历史上达契亚人分布区,形成了三个公国,分别是比萨拉比亚、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现在的罗马尼亚,主要是特兰西瓦尼亚和瓦拉几亚地区,摩尔多瓦和乌克兰敖德萨州部分地区,历史上属于比萨拉比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世纪时期,达契亚人分布区沦为了奥斯曼帝国的附庸,沙俄崛起后,不断向黑海地区扩张,和奥斯曼帝国爆发了长期的战争。1812年,沙俄打败奥斯曼帝国,迫使奥斯曼帝国签订《布加勒斯特和约》,比萨拉比亚并入沙俄版图,成为沙俄比萨拉比亚省。

一战后,沙俄灭亡,比萨拉比亚和罗马尼亚合并。但到了二战时期,苏联为了构建防御德国的缓冲区,迫使罗马尼亚割让比萨拉比亚。为了更稳固的控制比萨拉比亚,苏联将比萨拉比亚沿海地区划给了乌克兰,比萨拉比亚内陆地区成立了摩尔达维亚苏维埃共和国,属于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1991年,苏联解体,原来的比萨拉比亚沿海地区成了乌克兰敖德萨州的一部分,摩尔多瓦则成为了内陆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摩尔多瓦出海方案。在苏联时期,摩尔多瓦可以就近通过乌克兰的港口出海,苏联解体后,各个加盟国分别独立。摩尔多瓦如果继续使用乌克兰港口,需要支付各种费用,摩尔多瓦本身以出口农产品为主,如果借港出海,需要支出更多的成本,降低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因此摩尔多瓦采用了建设河港的方式,虽然摩尔多瓦没有海岸线,但境内有一条河流注入黑海。这条河流就是多瑙河,发源于德国南部地区,流经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等10个国家,是欧洲著名国际河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摩尔多瓦在多瑙河沿岸建设了朱朱列什蒂港,这座港口距离多瑙河入海口约133公里。通过这座港口,摩尔多瓦的货物可以直接进入黑海。摩尔多瓦不断加大对朱朱列什蒂港的投入,建设了各种储存仓库,装卸码头,将朱朱列什蒂港打造成了对外交流的窗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图们江地区的出海情况和摩尔多瓦类似,图们江流经我国多个县市,经俄罗斯和朝鲜边界注入日本海。因此可以参考摩尔多瓦的出海方案,在图们江建设大型河港,借助图们江进入日本海。只是俄朝铁路桥修的太低,如果能够抬高桥梁,然后挖深河道,摩尔多瓦出海是一个不错的参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