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在最后一任彭泽令上只干了八十多天,就挂冠去职,离职的时候欢呼雀跃地亮出了离职归隐宣言书——《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己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节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钱选《归去来辞图》©(局部)

从前诗经中有言“式微,式微,胡不归?”(《国风·邶风·式微》)高喊“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陶渊明现在就是这种心情:“回去吧,回去吧,田园将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家?”他悔入樊笼。他归心似箭。

陶渊明辞职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他在离职宣言书中所提到的,他有个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了,他要赶去吊丧。第二个原因是,一个督邮到县里视察,大搞形式主义,耀武扬威。领导要求陶渊明“束带见之”,陶渊明不愿意屈节事人,点头哈腰戴上假面具陪人演戏,于是干脆辞职,留下一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陶渊明走的时候是十一月深秋,看到上任后播种的一茬庄稼成熟,便连夜收拾行装回去。船行在水面,清风徐徐,披月前进,陶渊明头一次恨天亮得太慢。终于看到自己的家了,孩子们挤在门庭等待,院子里的小路都快要荒芜了,松菊倒好端端长在那里。陶渊明倚在南窗下,看着院子里的花木,心里很愉快,再看远山不时冒出团团白云,化作阵阵山风抚过农田新苗,愈发觉得天地是如此的妩媚可爱。

回归田园后,陶渊明再一次热情拥抱农村的生活,或躬耕,或赏春,或登高,或酌酒,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共度时光。他把自己的田园生活如实记录,为中国文学增添了一种新题材:田园诗,一不小心开局即王炸。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狗吠、鸡鸣,眼之所见,耳之所闻,落在陶渊明心中,自然而诗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园生活只有诗意吗?当然不是,种田是很辛苦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阳当空照,汗滴禾下土,一天下来四肢如铅灌注,腰酸背痛。有时候付出了劳动,一场暴风雨,一阵蝗虫过境,还会使得所有的心血白白浪费。这些现实陶渊明自然也是知道的,可是他认为,衣食是人生之道的开端,不劳动何以自安?况且一天劳动之后回家休息时,可以喝上几口浊酒,快乐也就真切地来了。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

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回田园躬耕使得陶渊明心头踏实,而喝酒则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魏晋时人有两大流行爱好:一是嗑药(大多是吃五石散,又叫寒食散,一般是有钱人才吃得起,对身体有害),二是喝酒。陶渊明不嗑药,但是他喝酒,并且写了《饮酒》组诗二十首,其他没有命名为“饮酒”的诗中也几乎篇篇皆有酒。

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通过喝酒大醉避祸,当时的司马昭想和阮籍结亲,但是司马昭有篡位之心,阮籍不敢正面跟司马氏对抗,也不想把女儿嫁给司马氏,于是一醉就是两个月,压根没有给司马昭开口提亲的机会,也可以借着酒醉得到人的原谅。而陶渊明的喝酒,一般喝酒就是喝酒,兴来即饮,饮即得趣,有获得快乐的意味,却少了很多消极内涵。他有时会借着喝酒来议论人生,通过“君当恕醉人”(《饮酒》其二十)来开口谈一些时势敏感的人生话题。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仇英《桃源仙境图》©(局部)

陶渊明不当官以后越来越穷,通常没有多余的粮食匀去酿酒,也没有余钱去买酒,于是就有人想要投其所好,拿着好酒上门,要么请陶渊明出仕,要么问他一些天下大势的政治问题。无论是哪一种,陶渊明都是婉拒的。

有个田父一大清早从很远的地方提着酒上门,是为什么呢?自然不是像平时隔壁邻居那样,单纯请陶渊明一起尝尝新酿的浊酒,而是怀疑陶渊明跟时代不合。这个田父跟檀道济的目的差不多,他告诉陶渊明穿着破旧的衣服住在破烂的茅屋里,这样的隐居在他看来一点儿也不高尚。他又接着劝陶渊明不要标新立异,整个社会都以跟风从俗为好,那么你陶渊明为什么要拒绝做官跑回来惨兮兮地隐居呢?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田父这话跟渔父对屈原说的话是一样的,渔父说的是:“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陶渊明听完田父的话,没有像对当初檀道济那样直接连酒带人“请”出去,他先是礼貌地感谢了长者的忠告,又解释自己不出去做官不是为了追求高名,而是因为自己天生下来的秉性和气质就很少跟大家相同,所以天生就不适合做官。如果强行出去做官,反倒违背了本性,造成比饥寒病痛更大的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石涛 渊明诗意册页 ©

中国人关于仕和隐的观念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你以为的在朝廷做着大官,其实是朝隐;有时候你以为的山林归隐,其实是“山中宰相”或者“终南捷径”。就连隐逸本身,都被赋予了许多价值和大道理,将隐逸与“清高”和“风雅”划等号,玩成了一场狂欢。

西汉时期的辞赋家东方朔奉行的就是避世金马门,大隐隐于朝的哲学。东晋宰相谢安出身士族,青年时在东山隐居,后来朝中请他出山,谓之“为苍生起”(又叫东山再起)。同样士族出身的还有陶弘景,先仕齐,后隐居江苏茅山,开道教茅山宗,梁武帝即位后,朝廷中每有大事都会送书信去询问陶弘景,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更早的七十多岁的姜子牙垂钓渭河之滨,还有三国诸葛亮躬耕卧龙岗。

很多人以为非要隐一隐,才能凸显世外高人的样子。等到唐朝时,有个诗人卢藏用因为仕途不顺,有意去终南山隐居(终南山靠近都城长安),后来皇帝去了洛阳后,他又选择了去嵩山隐居,以此来吸引了朝廷的注意,出任高官。有看不起卢藏用的人把这种名为隐逸,实为求官的行为,调侃为“终南捷径”。好笑的是,以抢劫客商而暴富、穷奢极欲的石崇,都大谈隐逸的乐趣,为自己贴上隐士的标签。至于手拉手结伴隐居的(如王羲之一伙),更是隐逸的狂欢了。

陶渊明不愿意做官,是真隐士。那个将把陶诗划入中品的钟嵘,他非常推崇陶渊明的人品,高呼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然而,陶渊明归隐从来不是为了抬高身价,他的仕与隐任心而行,宋朝的苏轼说他是:“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最后,陶渊明才能对田父的说辞保持平和,虽不同意田父的话,但他们还是高高兴兴地一起喝了酒,饮罢各走各的路。

头一个赏识陶渊明作品的人是梁武帝的长子萧统(昭明太子),他一边读着陶渊明的诗文,一边想象陶渊明的品德。他在陶渊明逝世百年后疯狂收录陶渊明那些几乎亡佚的诗文,编纂成我国第一部文人专集《陶渊明集》,并亲为作序。文中开篇也先歌颂了一番隐逸为高的道理,最后才转到了陶渊明的创作上来: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萧统《陶渊明集序》节选

不管是看重人品也好,还是真的欣赏作品也好,陶渊明总算在业界有了一点名气。随后在唐宋各位名家那里,陶渊明的名气得到了指数式的提高,如王维、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辛弃疾等大诗人纷纷主动为陶渊明背书。

苏轼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不仅写了124篇和陶诗(陶渊明所写的每一首诗,甚至还有疑似陶渊明的诗,苏轼都一一作了和诗,更亲自将其中109首结集编定,交给弟弟苏辙保管),各种拟陶诗,而且还凭借其大宋第一偶像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助推陶渊明登上顶尖诗人的榜单。

显然,苏轼将陶渊明奉为本命偶像:“只渊明,是前生”,“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苏轼又说:“渊明吾所师,夫子仍其后”,更是在自己的师从对象中将渊明置于孔夫子之上,比之圣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明】张鹏《渊明醉归图》©

唐朝时,大多数人主要认为陶渊明是个好酒脱俗的风流雅士,同时又不是很满意陶渊明的人生选择,颇多牢骚。等到宋朝时,随着理学的发达,陶渊明的醇儒气象和凛然气节,一下子契合了文人努力追求的理想。所以宋人开始有意识地将陶渊明偶像化,极力想将他推上神坛,给自己和世人树立一个可以师法的典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渊明文名,至宋而极”(钱钟书《谈艺录》),宋人起了“造神”的头之后,世人对陶渊明的见解便开启了“神圣化”进程。

先是沈约修《宋书》(此处指的是南朝刘宋,注意区分唐朝之后的那个赵宋,是两个不同的王朝),他在书中说陶渊明:“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异代,自高祖(指刘裕)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与子书以言其志,并为训诫,又为命子诗以贻之”(《宋书·隐逸传》)。

后人据此说添油加醋,将一顶名为“忠晋”的帽子扣在陶渊明头上。理由是:东晋时陶渊明所作文章,题的是年号,东晋亡了以后就只写甲子了,这是他“耻事二姓”的表现。加上陶渊明不愿意出仕刘宋王朝,入宋后更名为“潜”等等蛛丝马迹,人们便愈发自信地判定陶渊明是忠臣义士。

忠臣义士这个形象定义,渐渐获得了一大批拥趸,他们甚至把陶渊明与“忠绝”典范诸葛亮相提并论。宋朝辛弃疾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清朝龚自珍说:“陶潜却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不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谢枋得更直白,直接说陶渊明是“忠之至,义之尽也”。

光是定为忠臣义士还不够,因为陶渊明的平和内敛,陶渊明直接被看作是中国人“温良”性格的典型代表,更让其摇身一变成为高尚的凡人和中国文化的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渊明有一名篇《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世外仙境般的美好地方:

去那个地方的路上,会经过一片落英缤纷的桃花林,林下水草丰美。到了桃林尽头,入山,穿过一个极狭长的山洞,会来到山的另一面。那是个和美的世界。遥遥望去,土地平坦宽阔,田间小路消失处,是整齐的房舍。行近了,鸡鸣狗吠的声音越发清晰,孩子们在屋前嬉戏,老人在树下看孩子打闹,而青壮年分散在山间农田耕作。人人怡然自乐。

里面的人自先秦起避乱山中,与世隔绝。“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里没有秦灭六国,没有楚汉争霸,没有新莽篡汉,没有光武中兴,没有三国割据,没有魏晋更替,没有晋宋异代,历史似乎遗忘了这里,屏蔽去所有掠夺与反抗,伪善与阴谋。

这与老子向往的古代原始理想社会是很像的。它国家小,人民少,不需要军队,不用车船,有兵器却永远派不上用场,人们过着结绳记事的原始生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国与国相邻,却没有战争,只能听着彼此的鸡鸣狗吠,而“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就是老子的“小国寡民”构想。

老子的构想着眼于不同国家、国民之间的关系,继承了老子一贯的政治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出自一种哲学家的思维。陶渊明是以其作为诗人的感觉,构建了一个东方式的乌托邦。大胆到干脆连国家也不要了,帝王将相等阶级代表也不要了,放弃了封建制所有的套路,另起一个全新的社会模式。这个世界里人人自由平等,精神富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是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袁版《中国文学史》)

桃源之美好,吸引了后世人不断地寻找和标榜所谓的真实桃源所在。他们无来由坚信桃源是真实存在的。现今以“桃源”自喻自名的地方就有十四、五之多,湖南常德有桃源观,四川酉阳有桃源洞,福建龙溪有桃源墟,江苏泗阳有桃源驿,安徽、浙江、山东、云南、贵州乃至东北等地都有宣称桃源所在地。史料征引与再创作证据一个不落,将这场桃源之争演变得越发炽热。

陶渊明写《桃花源记》时,已经告诉读者这是一个念兹在兹的梦境,可遇不可求。武陵捕鱼人再寻桃源而不复得路,南阳高尚士刘子骥欲往寻也未果,“后遂无问津者”,这都说明了桃花源是一个不可企及的目标。但是创造了桃源梦的陶渊明,还是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他们用陶渊明精神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

上世纪鲁迅和朱光潜围绕陶渊明的“静穆之争”,再次激发了建国后陶渊明的研究热潮,对陶渊明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朱光潜认为:“渊明在情感生活上经过极端的苦闷,达到极端的和谐肃穆。”鲁迅反驳了这种超功利的“静穆说”,提出:“历来伟大的作者,是没有一个浑身是静穆的,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鲁迅又接着说:“再至晋末,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文章便更和平”,所以陶渊明的文章很平和,是一种绚烂至极而归于平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渊明的一生,经历三个朝代,十个皇帝,大大小小的起义与战争不可胜数。他的诗文里却几乎从不写帝王将相,也从未发表过谩骂农民起义的言论。换言之他不骂旧朝,也不骂新朝。世人扣在他头上的“忠晋”头衔,是立不住阵脚的。陶渊明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固然跳不出君臣观念的束缚,但是他不想充当司马氏王朝的忠顺臣仆,更不满于刘宋新朝。因为这些更替的政权,自始至终都不是陶渊明理想中的圣贤明君。

陶渊明只想远离他们,去他的桃花源里过悠然自得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渊明被低估过,也被拔高过,然而真实的陶渊明是个很真率的人。萧统在为陶渊明立传时,就极力肯定他是个“颖脱不羁,任真自得”的人。苏轼最欣赏陶渊明的地方,也正是在于他的“真”,他说:“古今贤者,贵其真也。”

他想出仕就出仕,不讳言自己的穷,或者想要为天下苍生做一点事情,觉得做官有违本性,就马上辞官归田,而不求清高之名。回家种田,收成不好,全家挨饿,就去敲敲邻居的门讨要食物,等到自己收成好的时候,就杀鸡煮菜请邻居吃饭。他的人就是这样。

九月初九重阳时节,有菊而无酒,陶渊明就会坐在菊丛边,望着屋前小路。不久,一个白衣人翩跹而至,怀抱一壶好酒,正是江州新任的刺史王弘给他送酒来了。自归田后,陶渊明就尽量不与上层社会来往了,但王弘其人当时颇有清廉自守的名声,他既真诚待渊明,陶渊明便也与其欣然对饮。有时候其他人拜访陶渊明,请他喝酒,若陶渊明先喝醉了,会叫客人离开:“我醉欲眠,卿可去”。

偶尔,朋友聚饮,陶渊明喝得开心了,还会捧出一张琴。琴上没有琴弦,陶渊明刚好也不解音律,但这不影响他抚弄一番,兴致勃勃。他解释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陶渊明的真率大概就是这样。

此外,其实陶渊明种地种得不怎么样,“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草比豆苗更茂盛。加上陶渊明身体不好,患有疟疾以及脚有严重的风湿,而种地需要高强度的劳作,更令到陶渊明一面力不从心,一面病痛加剧。好在陶渊明在东篱下种了许多菊花,菊花泡水喝,正可去湿气,疏风热,清头目,降火拔毒,还可煎煮泡脚治脚上湿气。菊花在他,是知己,是佳色,更是良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仇英《桃源仙境图》©(局部)

陶渊明也知道贫苦生活带给身体的摧残,他自己在《饮酒》其十一中说:“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但他又坚信:“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这些话听起来很矛盾,仔细想想却又很合理。

贫病就算了,有时候现实生活更加残酷,叫“雪上加霜”,“祸不单行”。他在柴桑的家曾失火,不知道什么原因,大火将他家烧毁了,他们只好暂时住在船上,后来搬到了南村去。这场火烧光了陶渊明家不多的积蓄,贫上加贫。

陶渊明有五个儿子,但没有什么出息。他写过《命子》《责子》来训诫儿子们,字里行间晃动着陶渊明好气又好笑的神情。他略带夸张的口吻,戏说儿子们的缺点,像天下很多老父亲一样无奈极了,以至于最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算了,假如天意如此,孩子们都不成器的话,那也没有办法了,我还是喝酒吧。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陶渊明《责子》

如果还有让陶渊明更为叹息的,大概只剩下年华逝去,当初的抱负没有实现了:“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对于死亡本身,陶渊明看得很淡,“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他自知身体不好,恐不久大限将至,早早就给儿子们留了遗书——《与子俨等疏》。俨是陶渊明大儿子的名字,在遗书里陶渊明第一句是“告俨、俟、份、佚、佟”,点明了是写给孩子们的话,那个时候他的妻子已经亡故。

遗书中,陶渊明说自己不怕死,死亡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唯一感到抱歉的是,他为了坚持内心的操守放弃做官,让孩子们得跟着忍饥挨饿。但是他不后悔这样的人生,反而觉得这一生过得非常的快乐,只是有些遗憾家人不能够理解他。最后他殷切寄语孩子们要做个好人,兄弟间相互扶持,不要为了钱反目成仇,这样子他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石涛 渊明诗意册页©

写完给孩子们的遗书,陶渊明又给自己写了《自祭文》和挽辞。他平静地想象自己的死亡,想象自己的葬礼,设想自己死后的情形:哭灵,祭奠,出殡,下葬,吊唁的亲友们逐个离去,最后只剩自己枯木般的肉体寄存在棺木之内。他淡然地总结自己的一生,冷静得仿若讲着一个和自己毫无关联的人。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其三

他对自己死后的安排是:不起高坟,不植墓树,让人们在日月交替中自然忘记他这个人。生前的荣誉都已看轻,难道还会在乎死后的歌颂吗?人生实在很艰难,相比起来,死又算得了什么?

至于现世的遗憾,千言万语只汇聚成一句:“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这很陶渊明!

这样品性高洁的一个诗人,还有是会有人批评他的。原因就是他写了一篇赋,叫《闲情赋》。萧统很喜欢陶渊明的作品,唯独一篇作品除外,就是《闲情赋》。他称这篇赋是“白璧微瑕”,是陶渊明所有作品中的败笔。

《闲情赋》很长。陶渊明在赋里塑造了一位美人,这美人有倾城艳色,及无双德行。她惹得诗人想要亲近,却又顾虑重重。情感郁结于心,诗人便生发出十个愿望:想成为美人衣服上的领子,裙子上的腰带,头发上抹的膏油,画眉的黛粉,床上的竹席,脚上的绣花鞋,她白天的影子,夜晚照明的蜡烛,手中扇风的扇子,膝上的桐琴。只为了可以亲近美人,陪伴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奔放丰富的想象,让认识与不认识陶渊明的人,恐怕都要集体惊呼: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陶渊明吗?当然是的。

陶渊明并不是为了写单纯的男女私情,激得人心荡漾,他的目的是:“检逸辞而宗淡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意思就是美好的东西会使人动心,但最终要归于闲正,他要用这样的赋,去压制这种不正当的心,是为了劝告世人,“发乎情而止乎礼”。

所以讲完十个愿望之后,陶渊明接着就讲十个愿望终会落空,因为衣服总会有换下来的时候,头发膏油总会洗去等等。空怀十愿,无以表白,自然跟美人也就没戏了。单相思是很辛苦的,陶渊明经过了一夜的辗转苦思,终于想通了。他决心要把自己的感情收回来,把思念放下,竭力摒除各种杂念,保持一片纯心。

萧统不懂得欣赏这篇赋,是因为在他看来,陶渊明自始至终是跟“道”结合在一起的。可是如果陶渊明总是讲伦理道德、饥寒交迫、吃苦耐劳、躬耕喝酒,那他有没有感情啊?有的,他有一点柔情,一点私情,也有一点闲情。

正是这样,陶渊明的人才完整。

叶嘉莹曾说:“陶渊明的本色却原来并非一色,乃是如日光七彩之融为一白,有七色之含蕴,而又有一白之融贯。这种既丰美、复精淳的特色,正是陶渊明的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后来,屈原成了中国载道文化的表达,而陶渊明则成了闲情文化的代表。

凡此种种,这就是大多数人偏爱陶渊明的原因了。千载下,陶渊明之真诚可爱,至今引人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