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回)梁王朱温四年三攻太原 晋王李克用迎来他的“至暗时刻”(中)

“只要再来一下,那个沙陀人就得收拾铺盖,往北去过草地(原)了。”朱温应该是这么想的,他也是这么做的,901年上旬与李克用刚刚打完,他就厉兵秣马,准备给李克用来上最后一击了。

后梁太祖朱温画像,取自大英博物馆藏韩国手抄本《高臣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梁太祖朱温画像,取自大英博物馆藏韩国手抄本《高臣图》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又发生了一件唐末可以说习以为常的大事:皇帝又让人拐跑啦!

事情的经过说来话长,总之是宰相崔胤打算诛杀所有的宦官,宦官韩全诲等人挟持唐昭宗至凤翔投靠李茂贞,算起来这已经是李晔第三次被迫跑路了,再加上政变还被关了一个多月,这个皇帝当的实在是惨。

李茂贞也想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无奈势力实在是不允许,稍微和朱温过了几招就被打的落花流水,义子静难军节度使李继徽也带着四州之地(邠州、宁州、庆州、衍州)投降了朱温,为了与李茂贞划清关系还恢复本名杨崇本。(可能的)盟友戎昭(今湖北房县、陕西安康、商县一带)节度使冯行袭也表示愿意归顺朱温。

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的李茂贞墓,规模非常宏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的李茂贞墓,规模非常宏大

不知道这时候的李茂贞,有没有想起一年前对王珂的见死不救。面对打上门的朱瘟神,他只能给还能给朱温造成麻烦的强藩写信求援,包括蜀中的王建、淮扬的杨行密、太原的李克用等人,当然打出的旗号是讨伐朱温,保护皇上!

结果杨行密那一路的信没送到,王建那一路信倒是送到了,但是反被王建以此为借口吞了李茂贞的部分秦陇的土地,只有李克用义无反顾的来了,当然不是为了那个已经无比衰落的大唐,而是为了自己能活下去。

天复元年(901年)十一月底,李克用遣李嗣昭率五千骑自沁州攻打晋州,破之。随后又于第二年春攻打慈州(今山西吉县)和隰州(今山西隰县),逼迫朱温分兵来救。

外边李克用来救,内部已经被李茂贞扣押的昭宗李晔也在自救,他想了各种法子,包括下旨让多方罢兵,抛出一堆实际没用的官职等,甚至想赐朱全忠姓李,与李茂贞为兄弟。

可惜圣旨就是一堆废纸,朱全忠也不愿和李茂贞这种废物结为兄弟。想了这么多办法,到天复二年(902年)已经三十五岁的昭宗皇帝,虽然名义上是大唐的天子,但事实上,真的成为了“孤家寡人”。内心极度愤恨的李晔,不敢对着李茂贞、韩全诲这些人发脾气,只能对着一些没有后台的人发出沉默的怒吼,于是《资治通鉴》上留下这样一段:

酒酣,茂贞及韩全诲亡去。上问韦贻范:”朕何以巡幸至此?”对曰:”臣在外不知。”固问之,不对。上曰:”卿何得于朕前妄语云不知?”又曰:”卿既以非道取宰相,当于公事如法,若有不可,必准故事。”怒目视之,微言曰:”此贼兼须杖之二十。”顾谓韩偓曰:”此辈亦称宰相!”贻范屡以大杯献上,上不即持,贻范举杯直及上颐。

2019年上映电影《长官传奇》中,杨少华之子杨议饰演的唐昭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上映电影《长官传奇》中,杨少华之子杨议饰演的唐昭宗

李晔对着买官而来的宰相韦贻范发火,追问自己为什么到这儿来,韦贻范顾左右而言他,李晔对着忠于自己的兵部侍郎韩偓说:韦贻范这样的人还能当宰相,必须要打他二十大棍!然而回过神来的韦贻范也火了,借着献酒的名义把杯子直接怼到皇帝脸上了。

皇帝当到这个地步,可以说最后的尊严也没有了,大唐帝国的忠臣在哪里?!李克用在哪里?!

李克用的兵马,此时还与朱梁部队鏖战于晋南地区,开始还能从慈州、隰州这些地方占到一些便宜,然而当三月中旬朱温从陕西亲自来到晋南前线督战的时候,晋军兵力不足的情况立刻显现了出来。被围困在蒲县附近的晋军迅速被氏叔琮、朱友宁所率领的卞军主力所击溃,周德威虽殿后力战但仍不能支,李克用儿子之一的李廷鸾(李存勖的哥哥,可能不是李克用的亲儿子)被俘,兵仗辎重丢得一干二净。

听闻李嗣昭等人的兵败,李克用急忙派遣同为自己的养子,十三太保中排行第四的李存信以亲兵进行反击。注意此处的“亲兵”,代表着晋王的贴身卫队,直属最精锐力量。然而这支军队在清源(今山西清徐县)与汴军接战后,很快被击败了,李存信逃回了晋阳,汴军直取慈、隰、汾三州,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兵至晋阳城外的西门——在当代已经是山西省著名景区的晋祠——时隔一年又进逼到了太原城下。

晋祠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祠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克用现在面临的危机比一年前还要严重——兵士恢复需要时间,城防修葺需要时间,但强大的朱温就是不给他这个时间。略微让他感到幸运的是,李嗣昭、周德威突破重重阻碍,从西山绕了一大圈回到了晋阳,还沿途收揽了不少溃军回来。真正的名将并不是百无一败,而像李嗣昭、周德威这样的,在败军之际也能进退有度,积蓄有生力量,等待下一次出击的将领。

以用兵神速而闻名的氏叔琮很快调集军队开始攻城战,各种攻城器械组装完毕轰隆隆地冲向晋阳城墙,巨石流矢不断向城头倾泻,火焰与鲜血染红了城池,守军不仅要面临巨大的伤亡,更要承受巨大的心理上的压力。

为了将“心理战”用到极致,氏叔琮还天天穿着便装在前线督战,以示对晋军的藐视。而李克用只能拖着病躯,冒着箭矢飞石,身着甲胄日夜不停地巡视在城墙四处,调动兵员查缺补漏,激励将士坚守城池。日以继夜,夜以继日的消磨,饭吃不好,觉睡不好,这位纵横沙场数十年的沙陀汉子要迎来了他的极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可以轻松地丢掉一切,但只要有一定的积累,就不愿意白白地失去。是战是逃,李克用迎来了人生的大抉择。他召集手下高级将领开会,提出放弃太原,退保云州(今山西大同)的建议。李嗣昭、李嗣源、周德威三人明确表示我们这些做儿子辈的在太原一天,太原就能守住一天;李存信则说现在困守孤城就是死路一条,不如干脆往北退到沙陀、匈奴等民族聚居的区域,再图后计。

中国史书往往会使出“春秋笔法”,通过某个谋士出了某主意,主帅“不从”果然招致大败,来佐证当事人的昏庸。然而事实上面对复杂又混沌的局势,可能各方面的抉择都有他的道理,当事人之所以做出当下的选择,一定有他的考虑。而史书在这块儿往往避而不谈,或者用“天命如此”之类的迷信来搪塞后人,实在是误人不浅。

李克用面对的危局就是如此,李嗣昭等人的做法虽然大义凛然,但有着全军覆没的风险;李存信的建议看似做缩头乌龟,但也没准确实能东山再起。总之,不能用道义的正确性去决定战略的正确性。

连环画中的李存信,他因“陷害”李存孝而被后世黑了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环画中的李存信,他因“陷害”李存孝而被后世黑了不少

这时候,李克用作为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刘夫人站了出来,他就劝李克用说:李存信原本只是北边放羊的,他懂个球!大王你常笑王行瑜轻易的弃城而逃,现在反倒要学习他吗?大王你之前在鞑靼的时候就差点丢了命,多亏大唐朝廷才能让你板正儿的还站在这儿。现在我们兵少将寡弃城而去,福祸难测,塞外就真的是我们好的归宿吗!

《新五代史》中记载刘氏“为人明敏多智略,颇习兵机,常教其侍妾骑射......”俨然是巾帼英雄的形象。这一席话也点醒了李克用:是啊,我现在还能做晋王,是因为我城坚兵利,哪天我抛下这一切回到故乡代北,当地人还会把我看做沙陀人的大王吗!

历史上的女豪杰刘夫人找同姓刘的《琅琊榜》中的刘涛示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的女豪杰刘夫人找同姓刘的《琅琊榜》中的刘涛示意

晋王李克用下令:坚守太原!他的幼弟,正在上任忻州刺史路上的李克宁也带领部下折回,更加鼓舞了守城兵士们的士气。而就在这时,朱温也帮了李克用一把,把本来在太原前线的朱友宁(此处史书记载不一,《资治通鉴》中提到氏叔琮、朱友宁两人共战于晋地,而《旧唐书》把围太原的事情都放在朱友宁一个人身上)调去打李茂贞,朱温自己也率领本阵开拔到关中去了。或许不断变化的局势,让他对自己与唐王朝的关系有了新的想法,宿敌李克用要暂时放一边了。

老大这么一走,下面当小弟的就不好办了。到了三月末,氏叔琮眼见自己兵力少了大半,等了十多天也不见太原出现大规模的投降事件,自己阵中也是疫病不断,于是领兵缓缓退去,还留数马及旌旗于高冈之巅作为伏兵状,可见名将做事就是滴水不漏。李嗣昭等人也不敢紧追,等氏叔琮走后才带兵收复了慈、隰、汾三州,氏叔琮部则安然返回晋州,朱温四年第三次攻打李克用的军事行动至此偃旗息鼓。

902年3月底局势图(来源:观沧海 ID:回望盛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2年3月底局势图(来源:观沧海 ID:回望盛世)

从表面上看,李克用收复了一年前被朱温占据的慈、隰二州,然而实际上自身却损失惨重,粮秣军马的损失姑且可以弥补,有经验的军队的损失却是伤筋动骨,自此李克用在数年之内,再不敢与朱温争锋。

然而,风物长宜放眼量,一位十七岁的少年安慰李克用说:自古兴亡岂有天理,我们家虽然一时失势,但我们做的都无愧于心,无愧于大唐!朱温依靠狡诈吞灭四邻,觊觎王位,这就是他疯狂的极限了,这个时候大王你应该韬光养晦,怎么能自暴自弃,让属下跟着失望呢!

少年的这一番话,让李克用重新振作了起来,而能说出这篇豪言的不是别人,正是李克用的儿子,后来攻灭后梁,开创后唐王朝的李存勖!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