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讲知识#

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每天接收精彩内容、看到不一样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老一辈的农村人来说,交公粮是一项重要的义务,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农民的辛勤付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交公粮是每个农民的责任和荣誉。

那时,金黄的麦田、丰收的喜悦,都见证了农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风貌。

但如今,随着时代的日益变迁,这些曾经参与并见证了国家经济发展的辛勤农民,却因为领不到养老金,而担忧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什么是交公粮

实际上“交公粮”是一种民间百姓口口相传的说法。

它其实指的是建国初期农业税的相关政策,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体制下的重要国策。

简单来说,就是农民将一部分粮食或其他农产品上缴给国家或集体,以支援国家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

因为建国初期税收主要还是以实物为主,大体为稻谷、小麦等,所以大家又称这样的税收为交公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交公粮的政策自古就有,在封建社会,农民耕种的土地大多为国家所有,他们需要向国家缴纳一定的赋税。

这种税收形式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确立,并得到了历朝历代的继承与发展。

秦汉时期,农业税收制度逐渐完善,田赋成为农民向国家缴纳的主要税收,按照土地面积和产量进行征收。

这一制度为后世农业税收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代以后,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农业税收也逐渐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

在宋代,农业税收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出现了“两税法”,将田赋和丁税合并为一种税收,征收标准以土地为主,兼顾人口。

明清时期出现“一条鞭法”,将田赋、丁税、徭役、杂税合并为一税,使税收制度更加简明。

同时,政府还对农业税收进行了改革,使之逐渐从按土地征收转向按产量征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国民经济正处于恢复时期。

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当时,农业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征收公粮,筹集资金支持国家建设,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在这一背景下,交公粮成为农民履行义务、支援国家建设的重要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在建国后的几十年来,农业税政策一直是国家财力的重要基石。

据统计,从1949年至2000年的52年间,农民给国家缴纳了7000多亿公斤粮食。

不仅为国家和地方财政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更有助于建立大众国家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农业税政策取消

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农村经济体制的转型,交公粮制度也发生了变化。

198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

与此同时,国家对农业税进行了改革,降低了农民的负担。

直到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交公粮的历史使命得以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业税对农民的生活负担较大,而且以农业税为载体,衍生出的各种税费品种多种多样。

在本质上属于对农民、农村、农业剩余税费的摄取,说白了就是各处都要向农民伸手,这使得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升返降。

此外,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城乡差距逐渐扩大,税制体系有了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村税制本就是是基于城乡二元结构下设立,因而出现了两线并行税制结构,这对中国农民极不公平。

因此,取消农业税政策显然是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利好政策,

同时,也是中央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均衡的一个调整,让农民在税负上与城市居民居于同等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交了公粮后领不到退休金的原因

首先要明确的是,过去农民所参与的农业税体系与城镇社保体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系统。

在过去,农民按照国家规定向国家交纳公粮,这是农民应尽的义务。

然而,交公粮并不意味着农民有权享受城镇社保待遇。

换言之,农民交公粮与领取退休金之间并无直接联系。

进一步讲,农民退休金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并没有被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因此不能与现在缴纳社保的居民一样享受同等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这样看起来并不公平,但需要明白的是社保养老金的发放是基于现行的社保制度。

如今,社保养老金的缴纳和发放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包括个人账户、统筹账户等多个部分。

与之相比,当年交公粮的农民并没有类似的体系保障。因此,在待遇上存在差距是不可避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退休养老金的多少与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额密切相关。

简单来说,缴纳的养老保险越多,退休后拿到的养老金也就越多。

从这个角度看,当年交公粮的农民若想提高养老金待遇,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多缴纳养老保险。

这样一来,他们在退休后能够拿到更多的养老金,从而改善生活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还应看到,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完善社保制度,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保障。

例如,新农保政策的推出,就是为了弥补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不足。

这意味着,即使在过去,农民朋友也能通过政策调整,享受到更多的养老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新农保政策的实施

对于交过公粮却领不到退休金的农民,国家已经制定实施了相关政策,能够确保他们领导一些补助,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新农保制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政府为解决农村居民养老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而推出的一项重要社会福利制度。

新农保制度旨在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覆盖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居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其保障水平、缴费方式可以根据地方情况进行灵活性调整。

新农保制度根据农村居民的年龄、性别、地区等因素设定不同的保障水平和缴费档次,供农村居民自主选择。

我国政府也通过逐年调整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标准、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等措施,确保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新农保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保障基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现行政策条文来看,已年满 60 周岁且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户籍者,可不用缴费,按月领取养老金。

对于已参加老农保并且未满 60 周岁,同时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

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规定条件以后,享受相应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除了新农保政策,国家制定的农业补贴以及惠农政策也是从另一个渠道改善农村老年人养老条件。

农业补贴政策主要包括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补贴、农业基础设施补贴等。

此外,政府还针对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农产品收购补贴、农业信贷政策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惠农政策是政府着眼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

这些政策涵盖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

例如,新农村建设政策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扶贫政策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农村教育、医疗政策的实施,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医疗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建国初期的交公粮政策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这一政策,国家成功地调控了农村经济,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和财政收入,促进了农民团结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然而,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这一政策也逐渐暴露出弊端。

但应该看到的是国家政府为了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已经在积极谋求解决方面,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民老年人退休金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综合治理。

所以需要社会各界真正关爱农村老年人,关注他们的养老需求,让这个群体在晚年享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温暖。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律临 贾宝骅律师 2022-12-1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姓情感 2024-04-0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