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8月2日,伊拉克悍然打响对科威特的战争,短短一天时间,伊拉克大军吞掉科威特全境,直逼沙特东部边界线,沙特立即启动东风3,多枚导弹整装待发,通过电视台传到了伊拉克眼中。在两国大战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东风3导弹成了沙特的护国神器。那么,沙特怎么有东风3导弹?而时刻监视着中东各国动向的美国人,又为何没有阻止中沙军火交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实,1987年中国与沙特就东风导弹达成的军售交易,毫无疑问出乎了很多国家的意料。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中沙两国的关系并不算好,甚至有一点敌对意味。冷战初期,政教合一的沙特视不信教的中国为恶魔。

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沙特王国同样属于敌对阵营,因为沙特与台岛当局曾保持密切关系,屡屡以最高规格接待台岛人。两国之间的敌对关系一直保持到1965年,这一年的印巴战争间接消解了中沙之间的误会。

1965年9月6号,印度为一举吞并克什米尔,出动80%的印军投入前线,巴军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而将承诺保护巴方安全、与巴基斯坦签署军事同盟条约的美国人却作壁上观,甚至宣布对巴基斯坦实施武器禁运,这一举动直接将巴基斯坦推向亡国边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巴基斯坦战略盟友的沙特,对美国的背信弃义深表不满,沙特国王费萨尔3次召见美国大使,质问美国袖手旁观的缘由,可终究也无法挽回巴方在前线的颓势。

关键时刻,是中国人民向巴铁伸出了援手,中国这一举动赢得巴铁友谊的同时,也收获了沙特的友谊,这为中国向沙特出口东风导弹埋下了伏笔。

1981年两伊战争爆发,两国毫无节制地使用各种战术导弹互攻,连带周边各国也遭受池鱼之灾。

1984年2月,伊朗声称阿拉伯世界暗中向伊拉克输送原油,因此摧毁了多艘沙特油轮,甚至扬言要轰炸沙特位于东海岸的石油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进一步向沙特施压,伊朗还于6月5号出动一架F4战斗机,径直闯入沙特领空,导致两国几十架战机升空对峙,险些擦枪走火,引发空战。

自此,沙伊两国关系空前紧张,伊朗宛若一颗定时炸弹,隐伏在沙特身侧,令沙特王储寝食难安。

基于此,沙特开始寻求一种能够提高沙特军民士气,同时对伊朗形成巨大威慑的武器。这种武器必须在平时具备战略威慑,但一旦发射,又必须是伊朗无法拦截的大杀器,足以令伊朗不得不对挑衅活动有所顾忌。

按照要求,沙特驻美大使首先将目光瞄准了美国,试探性地向美国提出购买“长矛”“长矛”弹道导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沙特距离以色列太近,部署“长矛”导弹威慑伊朗的同时,也会对以色列形成潜在的掣肘。美国长期被犹太财团所左右,任何有可能威胁以色列的进攻性武器,都不可能卖给阿拉伯国家,沙特也不例外。

当驻美大使将碰壁消息传回国内后,沙特空军司令苏尔坦亲王,向国王推荐了一个潜在交易国——中国。尽管当时中沙仍未建交,但沙特对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家已存在极大好感。苏尔坦亲王认为,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有可能存在这种武器,且不会借此对沙特提出限制性条件的国家。

法赫德国王很快首肯了这条建议,并责成苏尔坦全权负责与华秘密军火交易事宜,甚至专门为该项目取了一个代号——“游隼”。

接到沙特方面的请求后,中方也表现得十分积极。1986年12月,两国代表齐聚沙特南部某空军基地,就军火交易一事展开谈判。接下来整整一周时间,双方就武器具体交易型号、后勤保障、价格、人员培训等事宜进行了细致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中沙敲定有关“游隼”项目提纲,东风3导弹被列入交易清单。东风3是一种机动单级液体燃料推进的弹道导弹,它可以搭载2150公斤常规弹头,也能运送100~30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其最大射程为2650公里。

一旦沙特入手,东风3将会成为整个中东地区射程最远的导弹,火力覆盖包括伊朗、以色列在内的整个中东,甚至就连印度北部、苏联西部也会被置于沙特的火力打击范围之下。而且东风3速度很快,如果仅仅适用于中东地区的战略防御导弹,飞行时间会很短,防御方根本没有预警时间。

因此,从导弹威力和性能上来看,东风3毫无疑问远远超过了“游隼”项目一开始的战略需求,这让沙特方面十分满意。1987年2月,沙特代表团来华在京举行几轮谈判后,东风3导弹采购事宜被正式提上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代表团受邀来到导弹基地,亲眼目睹了东风3从推出洞库到进入发射程序的全过程。

这是东风3自从1971年列装服役以来,首批见到东风3的外宾,这让代表团人员大为感动。最终经过双方商议,中国将会在1987年下半年,在沙特南部沙漠边缘的苏莱伊勒,帮助沙特部署东风3导弹。

就这样,在中方人员的密切帮助下,沙特很快在杳无人烟的沙漠地带,悄然构筑起一道导弹反击堡垒。

中沙两国这场军火交易,进行得可谓是出奇地顺利,向来反对中东世界研发、购置大型武器的美国和以色列,此次都未从中制造事端。那么,美以两国为何同意中国向沙特出口东风3导弹?

实际上,并不是美以同意了中沙有关东风3导弹的交易,而是他们压根儿不知道这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和沙特都很了解美以两国的德性,料定的这桩交易如果被放到明面上,必将招致他们的阻挠。因此,从“游隼”计划出炉,两国就做好了秘密交易的准备。沙特代表团出发中国之前,一直隐瞒着真正的目的地,苏尔坦亲王让代表团坐上自己的专机,先行前往马来西亚,这架飞机的驾驶员都是美国人。

苏尔坦对他们放出的口风是,离开马来西亚后前往中国寻求一些轻武器,以保证东海岸油田设施的安全。此前,沙特也多次从中国购进常规武器,因此美国飞行员并未怀疑。

交易达成后,两国对军火的移交同样很谨慎,做足了伪装与警戒工作。有一次,因为担心导弹设备被美国人探查到,沙特军方铤而走险,故意把一艘装载导弹零部件的船只停靠在一艘美国货船旁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计划,这批导弹和相关设备将在货运轮船的掩护下,通过海运运送至沙特军方严密控制的港口泊位。同时,沙特支付给中国的35亿美元款项,也全部以现金形式支付。可即便如此,这笔交易最终还是被曝光出来。

1988年3月,华盛顿邮报率先披露了中沙导弹交易新闻,经飞行国际等国际知名防务期刊的传播,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向沙特出口东风3导弹一事。美方立刻作出警告,称沙特购置导弹是对以色列的威胁,呼吁对中沙两国采取严厉制裁措施。

以色列方面有威胁说,不排除对沙特导弹基地只是先发制人的打击。为向沙特施压,美国还召回了驻沙特大使,美沙关系骤然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沙特国王法赫德并没有屈服于美国的淫威,反倒彻底认清美以两国霸权主义者的无耻面孔,转而与中国愈发亲近。1990年7月31号,中沙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狠狠打了美国和以色列的脸。对此,美以两国除了疯狂叫嚣之外,别无他法。

值得一提的是,历经艰难从中国进口来的东风3导弹,并未让沙特人民失望,即苏莱伊勒导弹基地刚刚开始运转了几个月后,1990年8月2号,伊拉克悍然打响对科威特的战争。短短一天时间,伊拉克大军吞掉科威特全境,直逼沙特东部边界线,苏莱伊勒导弹基地立刻启动战备程序,多枚东风3整装待发,这一切通过沙特电视台传到了伊拉克眼中。事后,苏尔坦亲王亲口承认,在两国针锋相对、大战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东风3导弹是让伊拉克不敢轻举妄动的重要筹码之一。

中沙东风3导弹交易,是中国历史上最大一笔单项军火交易,但在这项交易的背后,却暗藏着种种不为人知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最终的结果是好的,沙特获得了想要的威慑性重器,中国也收获了来自沙特的友谊。至于对此事咬牙切齿的美以两国,也只能吞下这一口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