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网援引路透社报道,印尼当局当地时间16日表示,该国西苏门答腊省洪灾死亡人数已升至67人,仍有20人失踪

报道称,目前超过4000人已被疏散到附近的建筑物和临时避难所

当地政府表示,计划重新安置幸存者以及居住在灾害易发地区的人员。目前正在收集相关数据,并寻找建造新房屋的安全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少19座桥被冲毁

救援工作异常复杂

据新华社15日报道,印尼国家抗灾署在一份声明中说,眼下救灾的重心是搜寻被洪水冲走的失踪者以及清理道路。抗灾署发布的视频显示,灾区不少路段被泥、石块和木头阻断

在受灾的阿甘、塔纳达诺尔等地,至少249栋房屋、225公顷土地和19座桥被山洪冲毁

据法新社报道,11日晚间,持续数小时的强降雨在阿甘、塔纳达诺尔等地引发洪水、泥石流以及马拉皮火山的冷熔岩流,导致众多人员伤亡。

据路透社,2023年12月,苏门答腊最活跃火山之一的马拉皮火山多次喷发,近日的大雨将火山灰和大块岩石等物质从火山上冲下,形成冷熔岩流。

消息称,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现场已部署了超过400名救援和军警等人员,但因道路受损使得救援工作变得异常复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省,救援人员在被洪水侵袭的区域进行搜救工作。

图片来源:新华社发(安德里·马迪安赛亚摄)

印尼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局15日说,灾区下周预计还有降雨,有关部门将采取人工干预方式调控灾区降雨量,避免集中强降雨加剧灾情。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印尼今年雨季持续时间较往年更长,山洪和山体滑坡灾害频发。

据央视新闻,印尼南苏拉威西省省长巴哈鲁丁13日称,自5月初以来该省多地出现山体滑坡和洪水灾害,已造成16人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出现拉尼娜现象

东亚或出现创纪录高温

据界面新闻,2023年是厄尔尼诺年,多位气象专家表示,厄尔尼诺次年通常会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可能导致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如出现热浪、干旱和洪涝等。此前在2023年5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称,本次厄尔尼诺现象对气温的影响可能在2024年最明显

“2024年1月至今处于厄尔尼诺衰减阶段。根据国内外动力气候模式和统计方法预测,预计未来两个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继续下降,2024年4~5月厄尔尼诺事件将结束,夏季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中国天气网分析师王伟跃表示。

何为厄尔尼诺现象?王伟跃解释,厄尔尼诺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偏高并造成大气环流异常的一种气候现象。而拉尼娜与之相反,指的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

尽管厄尔尼诺效应在逐渐消退,但处于低纬度的亚非大部份地区仍持续受到其高强度影响。

据界面新闻,按照联合国气象组织(WMO)气候专家席尔瓦(Alvaro Silva)的说法,作为本轮厄尔尼诺事件的一部份,近期印度洋西北部创纪录的暖湿气流是导致东南亚高温、南部非洲干旱,以及非洲东部-阿拉伯半岛极端降雨的“罪魁祸首”。而近期中国华南地区降雨狂风凶猛,原因之一也是印度洋海温的升高。

联合国跨政府组织气候变化委员会的最新评估报告预计,亚洲极端高温事件增加的趋势将在未来数十年持续下去。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科巴雷特(Ko Barret)在2024年4月25日举行的会议上提到,与高温相关的死亡率被广泛低估,其经济成本的真实规模并没有准确反映在统计数据中。

WMO在4月23日发布的《2023年亚洲气候状况》报告中指出,亚洲变暖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里仍是世界上气候灾害最多发的地区。其中洪水和风暴造成的伤亡以及经济损失最高,极端事件发生概率加剧。

国际厄尔尼诺现象研究中心(CIIFEN)的负责人赫尔南德斯(Yolanda Gonzalez Hernandez)在4月25日于智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球气候模式已经出现了很大变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将在未来几年将更频繁和极端。本轮厄尔尼诺退出后,拉尼娜现象有望在今年下半年登场。两种气候模式的密集切换导致气温波动更剧烈,预计东亚夏季会出现创纪录高温。

编辑|孙志成 杜恒峰

校对|段炼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中新网、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