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有一座科技含量满满的“岛”,占地1006亩、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总投资200亿元。自2023年10月底试运营以来,这里已累计策划举办科创活动50余场,发布科技成果394项,成为全市科技成果转化有力有效的主平台。这就是成都科创生态岛。

5月18日,2024投资成都招商大会在成都召开。大会上,聚焦投资者最关心的产业基金、空间载体、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等重点要素需求,成都市委组织部、市委金融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科技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投促局、市国资委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了2024投资成都系列政策和平台应用场景。其中,平台应用场景正是这座“岛”。

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成都科创生态岛搭建起了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体系,越来越多企业、创业者关注这块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科创生态岛1号馆

“一岛三区”空间布局:建设线上线下服务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科研和生产的重要桥梁,也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

在总体规划布局上,成都科创生态岛充分体现了科技感:搭建“科创岛+科创通”线上线下服务体系,按照“地上一座岛、云端一座岛”一体推进,构建“一岛三区”空间布局

“一岛”即“云上科创生态岛”,集成数字孪生和智慧园区服务、科技资源链接、科创转化数据监测等三大功能,实现园区服务高效集成、科服资源一网整合、科创转化情况“一屏尽览”。

创新转化服务区: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重点承载创新成果展示、技术交易撮合、成果转化服务、创新要素聚合、现场科技体验等功能,2024年底全面呈现。 新兴产业育成区:建筑面积47.6万平方米,重点承载初创企业孵化、创新人才聚集、新兴产业培育、场景应用示范等功能,2026年底全面呈现。 社区服务聚集区:建筑面积37.1万平方米,重点承载科研人才生活配套服务等功能,2026年底全面呈现。

捕捉热点赛道,进行重点产业布局

自试运营以来,成都科创生态岛已初步形成“聚、服、展、孵”科创服务功能,集成服务事项104项,累计服务2900余人/次,集中展示“成都造”代表性科技创新成果展品155件。

精准定位是取得成果的关键。据了解,成都科创生态岛围绕成都市电子信息、数字经济、航空航天、现代交通、绿色低碳、大健康、新消费、现代农业等8个产业生态圈,捕捉前沿技术和热点赛道,主攻30条重点产业链进行产业落位。

其中,重点布局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电子信息、集成电路、光学光电子、机器人、智能终端等产业链,为全市重点产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提供坚实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科创生态岛1号馆

突出科技服务核心功能,已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对接合作

据介绍,成都科创生态岛强化全市创新转化服务平台功能,构建“园区综合运营商+产业服务运营商”联动运营机制,建设中试综合服务平台。组建转化基金集群,打造成都科创生态岛“直投、母基金”生态集群。

成都科创生态岛将强化院校企地协同转化功能,联合大院大所共建“成果转化联合体”,联合链主企业共建“链主企业生态园区”,推行“高校研究院研发、科创生态岛服务、新区科技园孵化”发展模式,多方协同打造企业成长赋能基地。

成都科创生态岛将强化区域产研协同功能。增进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创新合作,已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10余个国家高校、企业、机构进行对接合作。依托科创通打造成都科创生态岛云端平台,面向成德眉资区域开放共享科技创新资源和服务功能。

真金白银支持,推进要素聚集、服务提质

加快推进要素聚集和服务提质,成都科创生态岛支持科技服务机构入驻。据介绍,这座“岛”支持展览展示、评估咨询、转化交易、企业孵化、金融服务等科技服务机构集中入驻,对入驻机构给予第一年100%、第二年50%租金减免(房租补助面积每年不超过2000平方米,检验检测、中试熟化机构房租补助面积不超过5000平方米)。

同时,支持举办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活动。成都科创生态岛支持科技服务机构举办或承办以成果转化为主题的赛事、论坛、项目路演、对接交流等活动,对取得主管部门备案的,按照实际投入的50%给予每场活动最高10万元资助。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王俊峰

编辑 李钰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