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出世和隐世的关键节点,李白的心态也恰恰如此。25岁时他初出蜀地,穿越山川险峻,来到开阔的江南之地,意欲大展宏图抱负。安史之乱期间,他卷入永王李璘案,经济窘迫,选择投奔其族叔、时任当涂县令的李阳冰,置身山水并终老当涂。40余年沉浮,在他出世与隐世的选择中,必然绕不开当涂,这座安徽小城。

诗仙李白才情豪迈、自由不羁,一生波澜却不得志,当涂成为了他人生的最后归宿。37年间他数次游历当涂,感受天门山的壮阔,追寻偶像谢脁的踪迹,留下了几十首名篇诗作。最终,他埋骨青山,达成“宅近青山同谢眺”的夙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白赋予了当涂“长眠地”的永恒历史意义,千年之后,当涂也在用一种极致的浪漫主义在怀念诗仙——在当涂随处可见李白的元素。豪放、浪漫、自由不羁的大诗人李白,究竟为何选择在安徽小城当涂沉睡千年?如今,不少城市都在主打李白IP,当涂又有哪些优势,在众多李白主题城市中,让自己与众不同?

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走进安徽当涂,试图去理解千年前诗仙李白的人生选择,感受当涂的李白文化意义。

被诗仙李白钟情的小城

大青山脚下,是李白长眠的地方。李白文化园内,李白墓高两米左右,圆形的墓室土层上长满了青草,正面立有石碑,刻着“唐名贤李太白之墓”的字样。澎湃新闻记者在墓前洒下两杯酒拜谒李白,一种跨越了千年时光的恍惚感产生——“课本上留下那么多佳作的大诗人李白,他真的躺在这里吗?”“我们正在请李白喝酒”。

李白墓前有两个长条的石桌,上面摆放了各色各样的酒。有白酒,有女生更喜爱的梅子味道的果酒,还有来自其他国家的酒。千年之后,诗仙李白的人气依然很高。带着美酒给这位一辈子好酒的“谪仙人”,似乎已经成为世界各地李白迷的共识。

游客来到当涂,除了请李白喝酒,也必然会听上几段诗仙和当涂“双向选择”的故事。当涂对于李白是初见,更是归宿。37年间他前后七次游历当涂,在此留下56首千古诗篇。当涂既见证了他年富力强时的意气风发,也陪伴了他垂暮之年的悲凉哀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98年前,25岁的青年李白离开巴蜀辞亲远游,东出三峡,沿长江而下,行至当涂,目睹天门山的雄奇壮观,挥笔写下气势磅礴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墓守护人谷常新告诉澎湃新闻,天门山是长江两岸东、西梁山的合称,两山夹江对峙如门,故合称天门山。李白无疑是发现天门山水之美的第一位大文学家。同时,《望天门山》也是李白第一首写当涂的作品,从此成为千古绝唱。千百年来,天门山以其独有的山形水势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来此遨游题咏。

随后的三十余年之间,李白数次下金陵,到扬州、吴会(今绍兴)之际,当涂都是他途经和留宿之地。他对当涂必然是偏爱的。

谪仙人如此钟情当涂,也有自己的“私心”——用今天流行语来说,李白来当涂是为了“追星”。

李白对谢朓仰慕已久,视为偶像。据《当涂县志》记载,李白在大青山先后写下《姑孰十咏·谢公宅》与《游谢氏山亭》两首缅怀谢朓的诗词,借景抒情,表达哀思和缅怀。谢朓是著名的南朝山水诗人,生于公元464年,出身显贵,系东晋谢氏家族的后裔,文采斐然,他和沈约等人开创“永明体”,形成一代文风。

除了谢脁,当涂还有李白不少至交,比如举荐他到长安做官的道士吴筠曾一度在这里修道。还有公元747年春,李白与如今的守墓人谷常新的先人谷兰馨结为好友,俩人结伴游览青山,寻访谢朓遗迹。谷兰馨承诺,愿捐出自家田地,作为李白长眠之所。

次年李白去世,家人将他葬于城南龙山。55年后,李白生前的好友范伦之子范传正,将李白墓地迁移到了青山脚下,终于与他一生最崇拜的诗人谢朓永结为“异代芳邻”。

据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培军考证,根据李白留下的诗作及相关的记载,“他来到当涂的次数绝对不止七次,可能有十五六次。”出生地无法选择,终老地一定是“心之所向”。

构建“诗与远方”的城市想象

诗仙李白留在了当涂,也留下了他的浪漫主义。

在当涂,李白元素无处不在。比如,当涂城区有一条主干道就叫太白路,还有一座以李白命名的太白文化广场。行政区划上,当涂设有太白镇和太白村。甚至,在G4221宁芜高速上,还有一座和李白相关的主题式服务区——太白服务区。

李白是当涂重要的文化名片。近40年间,当涂以李白墓为核心,三次扩建成为了现在的李白文化园景区,每年到当涂李白文化园参观拜谒诗仙的中外游客超10万人次。从1989年至今,马鞍山市已举办了35届李白诗歌节,每年都会在李白文化园举行拜谒活动,这也成为享誉国内外的重要节庆活动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澎湃新闻注意到,与李白相关的不少城市都在主打李白文化IP。比如四川江油,打出“李白故里”的招牌,并以“李白文化+”为抓手,把分散的文旅资源串成线、还推出“少年李白寻踪游”等10余条覆盖湖北安陆、安徽马鞍山等李白重要游踪地的特色线路。

当涂如何在“李白牌”上走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让游客提到李白,就想起当涂?进行自我“丰容”,扩大城市的文化基础建设,是当涂聚焦的重点方向。

除了是守墓人,谷常新还是马鞍山市的人大代表,他在今年市两会上建议,将当涂的诗歌小镇太白街道延伸至李白墓园广场,扩建文化街,打造凸显李白文化、当涂特色的商业街。“你在特色风情街上,可以品尝李白曾经喝过的酒,吃过的当涂美食,挖掘多重李白的文化元素,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当涂式李白文化印记”。谷常新说。

在李白文化的合作协同方面,当涂也早有探索。在2015年,当涂县、四川江油市、湖北安陆市等地共同发起成立“李白重要游踪地合作联盟”,先后吸纳了19个李白重要游踪地县(市、区)加入。随后,当涂还与联盟城市合作,携手推进打造从吉尔吉斯斯坦到四川江油、湖北安陆、山东济宁、安徽当涂的李白游踪精品旅游线路,共同发布文创产品、旅游产品,扩大李白文化影响。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胡传志建议,当涂可以与其他相关城市进行更多的交流,串联盘活更多的李白文化资源,谋划以李白文化为主题的文旅项目和活动。比如,与芜湖、宣城、池州等邻居地市合作,设计还原李白当年乘船游安徽的路线,游客可以切身的感受李白在长江中看到天门山的壮阔景象。“让李白与当涂及安徽在更深层次上进行链接,给游客留下更完整的李白旅行记忆”,胡传志说。

在讲好李白文化故事方面,当涂要考虑做更多的创造性转化,比如用现代的科技手段讲述李白在安徽的故事,学习开封清明上河园“东京梦华”模式,设计观众喜欢的创意性李白主题演出。还可以围绕李白主题,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文化活动,开发更多的太白文创产品,让游客离开当涂还能念着当涂。

当涂不只有李白

诗仙李白是当涂重要的IP,不过当涂不仅仅有李白。

当涂史称“姑孰”,至今已有2200多年置县史,秦代设为丹阳郡,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定名当涂,曾为宋代太平州、元代太平路、明清太平府、清代长江水师提督衙署和安徽学政署所在地。因地处交通要道,山水秀美,适宜人居和物产富饶,既是军事重镇,也是旅游目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文人酷爱名山大川,当涂正是个高颜值的城市,在山水资源上可谓“天赋异禀”。

当涂滨江抱湖,既有豪迈的山川,也有江南水乡的温婉。除长江外,这里有“五湖四海”之一的丹阳湖,有大禹治水成功时舜帝所封的古南岳——衡山,有长江三矶之首的采石矶,有汉代丁令威羽化成仙的道教“十四福地”灵墟山。有陶渊明、葛洪、陶弘景修身之横山,有昭明太子编《文选》、读书的慈姥山……好山好水的当涂,千年之前就让李白“一见钟情”,千年之后作为长三角的后花园,对世界各地的游客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从交通区位来看,当涂三江交汇,西入荆楚、四川,南达江东、江南,东进吴越,北往中原,四通八达,故此系兵家必争之地。采石“横江渡”是跨江通达南北的重要渡口,当年伍子胥到吴国、秦始皇下江南、项羽征战中原、祖逖北伐、桓温北伐、樊若水架设长江第一桥等都由此过江。在历史的风云起伏中,也留下了不少“当涂故事”。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除了李白的诗作,当涂还有一篇重要的作品——《千字文》。当涂县太白广场千字文书院前,一面刻有《千字文》的书墙格外引人注意:“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1500多年前,它问世即“破圈”,成为蒙学“顶流”,从贵族到平民,从幼童至老叟,广为诵读传唱。这堪称中国中古时期的一部微型百科全书,短短千字,上通之天文、下涵之地理,讲生活百态、谈治国安邦,以致《三字经》《百家姓》等后世蒙学经典也受其启发和影响。当涂的千字文书院,也是全国第一家以研究《千字文》为中心的书院。

李白之后,当涂开始成为历代顶级文人的朝圣地,比如王安石寄韵太平州、苏东坡三过当涂县、黄庭坚九日知州任、陆放翁当涂七日游,600多位文豪在当涂留下1000多篇诗文,草圣米芾更是赞誉大青山为“第一诗山”。当涂籍名人才士代不乏继,比如被称为“太白身后人”的北宋诗人郭祥正、灵境山水的画坛巨匠萧云从、考据大师徐文靖、青山夏氏四兄弟……历史留给了当涂一个强大的“文化名人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靓丽颜值和厚重历史之外,当涂的经济实力也不容小觑。当涂位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和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的叠加区域,是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坐高铁到南京仅需21分钟,到上海不到两个半小时。

2023年当涂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05.7 亿元,增长 7.5%。从县域综合实力来看,当涂连续多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2023年经济总量在安徽的“县域大军”中排名第七,人均GDP更是多年位居安徽省59个县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