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丨八零姑娘 \ 燕长青

农民俨然成了这个时代的“香饽饽”

最近“农民市民化”这个概念又重新被翻上了台面,与以往的“说”不同这一回是动真格的。前段时间有专家提出,可以推进“农民市民化”来扩大拉动内需。专家分析从农民工收入看他们的消费其实是被抑制了高达23%。

可以通过户籍制度优化等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一旦实现那进城的1.8亿农民工就能释放2万亿的消费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接着7月22日浙江成为了第一个敞开大门“抢农民”的省份,并提出《浙江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方案将正式实施。这个信号不可谓不强烈,它的出台意味着农村农民将迎来一次重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阅读本文约需2分钟,这篇文章很值得一读或与你有所帮助,如果你的户口在农村那更应该好好看一看,如果是城市,那未来这一部分进城的人也将与你息息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看看浙江出台的《方案》说了哪些重点。

首先浙江自公布这一方案后意味着“农民市民化”正式拉开了帷幕。这个方案还不是说除杭州市区全面放开户籍落户政策。如果效果理想后续跟进的省份和城市会越来越多,乃至覆盖全国。这对一直想进城居住或务工的乡村农民而言是个好消息,有政策帮扶一切就能水到渠成。

不过对农民而言最难的不是进城而是在城里要放心留下来。

那就不得不提及两件事:第一城里的就业和相关保障。第二农村土地和住宅要怎么处理?根据方案提出,要求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不得以退出上述权益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农民可以放心进城落户,相关权益依然保留。同时方案为促进农民愿意留在城里,更提出6大解决方案:

一围绕就业更充分,优化就业创业服务。

二围绕居住更安定,加大住房保障力度。

三围绕教育更优质,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

四围绕医疗更便捷,完善医疗卫生服务。

五围绕保障更有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六围绕文化更丰富,优化公共文化服务。

这当中包含了就业、医疗、住房、子女教育这些公众最关心的问题,在方案中都有提出非常详细的要求,尤其是子女就读问题提高了以往公立学校就读比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往农村户口想要去城里读书限制条件很多。

现在直接简化了过程。

诚如清大社科院蔡继明说的:“农民进城需要的是保障各项权益,平等享受城市服务,而不是紧盯着农民钱袋子,想方设法将其掏空”可以说浙江这一举措对想进城这一部分人来说是福音。同时方案还专门强调:自愿二字。

总的来说浙江的做法就是为了让大家感受到,真正的市民化待遇。

说完浙江方案再说《农业农村部》。

我的感受是这并非是农民想要的。8月11日其官网上刊发了《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会议6088号建议答复摘要》专门答复了代表陈贵静提出的关于保障乡村振兴战略下宅基地退出中农民土地权益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面要注意一个关键词:退出土地权益。

官方是怎么说的呢?

第一构建在公平合理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方面,结合农民需要探索了永久退出、暂时退出、产权置换、货币补偿等多种方式,保障退出宅基地农户的居住权益。

对选择以货币形式的可以通过农民自主协商、第三方评估、参照土地征收区片价格等方法科学制订退出补偿标准,总的来说就是健全补偿机制。

第二继续进农村宅基地优化试点,加大力度,重点推动完善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总结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实践成果。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让农民肯自愿放弃宅基地放弃,放弃土地所有权。

想不通的是为什么要让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在中国农民数量高达6-8亿这么庞大一批人城市如何能全部安置?即便是搞城镇化居民定点这确实有好处,前提是补偿和支出需要对等。

在对比浙江提出方案其中有一条是农民进城落户,必须依法保护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不得以退出上述权益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那么农业部这一方法是基于哪一点呢?

第三文中提到2019年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出台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充分保障农民资格房屋财产权,不得以各种名义违背农民意愿强制流转宅基地和强迫农民“上楼”,不得违法收回农户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事实上官方通文中也明确了必须要在农民自愿有偿原则下进行的。

根据答复方案我们可以看到,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农民基本权益不受侵害,一切遵循资源合理公平等原则这是好事。但是我有一个疑惑为什么要鼓励农民退出宅基地权益的做法呢?而不是像浙江一样保留农民的基本权益。

此前报道根据官方抽样调查2019年农村宅基地闲置率为18.1%。

2000到2016年我国农村常住人口由8.08亿人减少至5.89亿人,减少了27.1%农村宅基地面积反而由2.47亿亩扩大为2.98亿亩,增加20.6%。如果以这个为依据我认为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农民为什么要去城里打工的根本原因。

无非是生计问题,谋求更好发展,追求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事实上我认为中国城市与农村的最大的矛盾在于资源的分配不均问题!一直以来城市在急速膨胀发展反观农村其实发展依旧十分缓慢。乡村基础设施一般、引领经济的产业相形见绌、人才留不住等等,还有就是县城不重视人才

这些无疑迫使年轻人只能出去打工。

再一个是粮食种植问题关键是要帮助打开销路,而非阻碍其发展之路,帮助提高产量和价格我认为农村自然发展就好了尊寻市场规律才是正解而非人为干预。

网友说法大多也是类似疑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个房地产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型产业之一,但这么多年了应该另寻他法,而非把老百姓全部绑在房子上。即便如此,想要刺激消费的前提那一定是解决公众消费的顾虑,关键是提高生活水平和工资水平。

农民作为基石为城市提供大量的粮食供应养活了14亿人口资源倾斜是应该的,现在,即便要让农民进城落户拉动内需,也应首先保证农民的根本权益。

而非地产不行了就让农民买单这是不可取的。

如果非要这么做那就像浙江出台办法一样,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他们的权益我想很多人是乐意的。但是鼓励农民放弃宅基地这一点我始终不敢苟同,如果是你你愿意放弃宅基地去城市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