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博州5月17日消息(记者胡苗苗 通讯员陈亿文)近几年,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博州)水利系统紧抓数字孪生建设机遇,将节水和数字孪生、智慧水利融合,加快大中型灌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为博州农田灌溉以及粮食丰收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智慧数字灌区是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采集全量数据,开展智能化模拟和可视化展示,把河湖库的水体运动、水网管理、工程调度等装进数字空间,更加直观地做到超前模拟推演、仿真分析,进而优化防汛调度、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等工作。让治水用水护水有了“智慧大脑”,为水利决策管理提供了前瞻性、科学性、精准性、安全性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俯瞰灌区 (央广网发 陈亿文 摄)

今年,精河县大河沿子灌区被水利部纳入“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建设”试点,成为自治区唯一入选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的中型灌区。大河沿子灌区数字孪生平台实现大河沿子干渠、九分闸片区与四分闸片区管网工程灌区水资源调度模型智能应用,建成沙尔托海水库——干渠——九分闸渠段数字孪生场景“四预”示范区,开启了灌区管理“新引擎”,为新阶段水利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力驱动。

博州水利系统坚持把发展新时代“坎儿井”输水模式作为加快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路径,对博州各灌区的数字赋能,起到提高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的作用,动态优化灌区工程、供水调度,让水源一键直达。

这几年,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小灌区改造,建设地下管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节本增效。如今,田地已经路相连、渠相通、沟配套。田地上装有测温仪等设备,田间光照、湿度、降水量等信息实现了“空中传递”,农情监测员对作物实时监测并制定田管标准,第一时间播发给农户们,让农户管得准、不误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能灌溉让作物长势良好 (央广网发 陈亿文 摄)

目前,博州有大中型灌区10个,其中大型灌区2个,为博河大型灌区和精河大型灌区;中型灌区8个,分别是精河县托托灌区、阿尔夏提灌区、青得里灌区、乌图布拉格灌区、贝林哈日莫墩灌区、大库斯台灌区、二干渠灌区、大河沿子灌区。

如今,博州各大中灌区继续发挥灌溉、防洪等作用。同时,利用智慧水利平台,实时监测灌区干支渠的水位、流量和引用水量信息,精准调配用水资源,提升灌区水利工程的调蓄能力和供水潜力,夯实博州的灌溉基础。

“州水利系统将持续提升灌溉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工作水平,优化供水配置,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强农业灌溉管理,推动农业现代化大产业高效、可持续、现代化发展。”博州水利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李鸣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