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为让公众更深刻地感知博物馆教育功能,让学术研究成果走入大众视野,成都博物馆邀请五位学术大咖,以“学术讲座周”的形式,为公众接连献上五场主题多元、内容夯实的学术公开课。 从花草中的盛唐,到漆器中的蜀郡,从古蜀文明的兴衰,到古代城市的规划,讲座甫一推出,即引来线下千余观众,线上百万观众的热捧。

学术讲座周”第一场,是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讲席教授齐东方的“花草动物说唐朝”。

齐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东方

齐东方主要从事汉唐时期考古、历史、文物、美术教学与研究。他以精微的视角切入文物研究,选择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花、草、动物”主题,引申出这些纹饰在唐宋时期的文化象征意义,揭示文物价值,弘扬花草、动物形象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左志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志强

系列讲座第二场,从我们所生活的这座城市说起。长期耕耘于田野考古第一现场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秦汉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左志强,带领观众拨开历史迷雾,还原战国至秦汉时期以漆器为代表的蜀郡手工业变迁历程,再次认识城市历史文化,见证秦汉时期的辉煌成都。

范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犁

成都博物馆艺术总监、研究馆员范犁在第三场讲座中,通过对成都博物馆具有影响力的大展,如“光影浮空——欧洲绘画五百年”“灵蛇传奇”“列备五都——秦汉时期的中国都市”等展陈设计理念、风格、思路的分析,将工作实践所得与深入研究所获相结合,阐述如何赋予展览以“美”的体验,揭秘展览空间中凝聚美学的全过程。

系列讲座第四场,成都博物馆邀请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二级研究员江章华,他将带来厚重渊远的“古蜀文明的兴衰”。

江章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章华

江章华曾主持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十二桥遗址等考古发掘。他以专业的考古学视野和数十年深入研究为基础,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公众语言,全面梳理关于古蜀文明的孕育、发展、衰落的全过程,并仔细解读古蜀文明发展各阶段的文化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系列讲座的最后一场,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三星堆研究院学术院长孙华以“中国古代的都城——中国古代的都城规划及四川的贡献”为主题,聚焦我国上古时期便已形成的“法象上天”和“缩放大地”两种不同的都城规划思想。

这场历时五天的“大咖连连听”,令许多对历史文化与文博感兴趣的观众们大呼过瘾。据馆方工作人员介绍,有观众甚至连续五天来到现场听讲。通过将前沿理论“翻译”为优质学术公开讲座,成都博物馆架构起了一座连接学术研究成果与公众普及知识的桥梁。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编辑 曾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