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女儿结婚,不管家里条件如何,父母多多少少都会给准备一些嫁妆,而嫁妆越是丰厚,也让女儿越有面子,当然这些陪嫁有物品,也有钱,主要就看女方的父母怎么安排。

小琪那年出嫁时,她父母就准备了4床新被子作为陪嫁,其他的什么都没有,但小琪心里没怨言,多年后她的父母上门要给她补嫁妆。

然而小琪面对父母补的这份嫁妆,却选择这样做,她把决定告诉父母后,她的母亲流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小琪,今年34岁,我已经结婚有7年了,而我娘家是两姐弟,我比弟弟大了整整5岁。

当初弟弟出生时,我刚上幼儿园,因为我们乡下幼儿园只有大班,所以只上一年便升入一年级。

而那个时候我们家里条件不好,我父亲也还没有出去打工,他和我母亲就在家里种地,还有养两条猪,一年下来靠卖粮食和卖猪没多少收入。

其实在我上幼儿园那年时,我父亲是要去建筑工地打工,但是我弟弟出生了,父亲怕我母亲照顾不过来,所以我父亲没有出去。

就这样我父亲继续留在家里,然而家里两个孩子让我父母他们身上的担子更加重了。

每当农忙的时候,我放学回到家里,吃过饭后,就和父母他们带着弟弟一起去地里,然后他们在地里忙活,我就在地边照看弟弟,可以说弟弟是我一手带大的,也因此弟弟从小到大都比较听我这个姐姐的话。

我上小学六年级时,而弟弟上也小学二年级,我父亲才出去打工。当时我舅舅来我们家里,他就对我父亲说:“你早该出去打工,这样要比在家里种地强。”我父亲说:“我这不是不放心嘛,也担心我出去了,芳敏她一个人要照顾两个孩子,又要忙地里,怕她忙不过来,现在琪琪也大了,博海也上小学了,我出去也就放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亲是和舅舅一起出去的,而舅舅之前在那个建筑工地干了一年时间,虽然父亲出去打工比在家里好些,但是他们那时候的工资都是年底结,平时需要用钱,可以预支,但是预支的少,也就够我父亲的生活费。

所以我们的生活费主要还得靠卖粮食和卖猪,而那个时候我母亲一年也就带了进两三次城,进城后主要也就是给我和弟弟买衣服,但是母亲却舍不得给她自己买衣服。

她每年买新衣服时,还是父亲过年回来带我们进城,她才挑那么一两件,而且都挑的都是便宜的,而且父亲让母亲多买两件衣服时,母亲就说:“两个孩子上学花钱的地方多,我屋里还有衣服穿,更何况在地里干活也不用穿那么好,有两件新衣服就可以了。”

那个时候弟弟还不懂,但是我知道母亲是舍不得花钱,所以我心里就想着将来要挣好多好多的钱,然后给我的母亲买新衣服穿。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晃我都高中毕业后,而我父亲仍然在外地的建筑工地上干活,母亲还种着家里的田地,我们家也没什么变化。

唯一的变化就是我们家的房子由原来是土墙房变成砖房,听母亲说,家里没有什么存款,但是母亲还是说:“琪琪只要你考上大学,我们就供。”可我想着过几年弟弟也要高考,如果考上,他们又要供弟弟。

到时候花的钱只会更多,而我父亲一个人在外面挣的也是辛苦钱,所以我上完高中就去打工了。而且我的高考成绩也只能上当时的三本学校,但那个时候三本学校大多是民本的,学费一年下来最低都要1万多。

所以我放弃了,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挣钱,这样也可以减轻父母他们的负担。那时候我是跟我大姨的女儿,也就是我表姐一起出去的,而我们只能进厂,我在厂里一干就是多年,直到我结婚后,才没在厂里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弟弟没有辜负我们对他的期望,他考上了大学,当他上大学时,我就和父母他们商量,我说:“弟弟的生活费我来出。”父亲说:“那怎么行,你弟弟的学费和生活费你都别管。”我说:“学费你们出,生活费我每个月给他1500块钱,我自己还有剩的。”

最后在我劝说下,父母他们才同意我负责弟弟的生活费,而弟弟上大学后,他自己也干兼职,所以他跟我说:“姐,生活费你给我1000就行了,不够,我自己也能挣。”

而那个时候像是学校放暑假和寒假,弟弟都会去打工。当弟弟上大三这年,我认识了我现在的老公,说起来,我们俩是通过相亲认识的。

他是我们隔壁镇的,当时他家托亲戚朋友给他打听合适的女孩,没想到他们家有亲戚和我们家认识,所以那个亲戚就想介绍我们俩认识,当时我是在外地,没有在家里。

而那个亲戚带他去了见我母亲,他们从我母亲那里拿到我的联系方式,我母亲跟我说了这个事情,但我没有排斥,所以那个时候他给我打电话,我是接了的,后来他就天天给我打电话,我们俩就在电话里聊。

直到那年年底我才和他正式见面,就年底到过完年,我们俩就确立正式男女朋友关系。

然后我们俩谈了一年时间,我们就开始谈婚论嫁,当时他家是刚修了房子,所以让他们在城里买房不现实,因此我父母他们没有要求房子,也就是我们结婚后,和公公婆婆他们住,而彩礼方面父母他们要了6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