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乡村白大褂整理发布

转载需文首注明来源

近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北京市“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基层医疗机构乡村医生未来3年的发展做出规划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是落实“十四五”医疗规划各项要求的承上启下之年,对此,北京市要求坚持以基层为重点,利用三年行动,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以及实现人财物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比例。

在此项政策下,村卫生室提档升级,乡村医生身份、待遇和发展问题上都将迎来新的局势。

政府明确

2年内,村医转正入编

村医的身份问题是阻碍村医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北京市明确,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全面实行“乡聘村用”,将村医纳入卫生院管理,与卫生院签订劳动合同,成为卫生院的“公职”人员。

《方案》表示,到2025年,要实现人财物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比例达到60%以上,也就说明,到明年,一大半的村医将迎来转正。

把乡村医生纳入卫生院管理后,为了增加乡村医生入编的机会,北京市为公共卫生人员编制设置了专项比例:

在国家要求的乡镇卫生院用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编制不得低于编制总额的90%的基础上,规定公共卫生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的比例不得低于25%。

这项专对于村医的“优惠”政策,大大增加了村医入编的机会,村医进入卫生院之后再也不用担心和卫生院人员竞争过大问题。

“乡聘村用”下

村医收入问题解决

我们知道,乡村医生每月基本工资,其收入主要由基本公共补助资金、基本药物制度补助经费和一般诊疗费构成。随着农村常住居民的不断减少,目前,村医的收入水平越来越不稳定了。

收入问题是留住村医的根本问题,此前,北京市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市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提升村医工资待遇,各区要创造条件保障“镇管村用”人员待遇。

如今村医的收入,已经实现了大幅提升,不再是“低保户”标准了。

比如昌平区,昌平区明确,在充分落实北京市乡村医生岗位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提高岗位人员补助标准,针对不同区域的村医设置针对性的补贴标准:

1、平原乡村医生每人每月3500元

2、半山区乡村医生每人每月4500元

3、山区乡村医生岗位每人每月5500元

4、偏远山区乡村医生岗位每人每月7000元

最高每人每月7000元,这个收入标准可以说高于全国多数的村医收入,昌平区通过实打实的补贴,为当地的村医的基本收入做出了有力保障。

再如平谷区,平谷区要求,乡村医生与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服务协议,通过政府购买乡村医生岗位服务的方式给予岗位补助。

其中,乡村医生岗位政府补助额度的60%为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40%为承担基本医疗和使用基本药物的补助。针对不同地区,乡村医生岗位政府补助标准分三个档次:

1、平原乡村医生每人每月4000元

2、半山区乡村医生每人每月4500元

3、山区乡村医生岗位每人每月5000元

另外,在补助的发放上,补助额度的40%按月发放,60%经考核合格后发放。

以山区执业的村医为例,每月可直接领取2000元的基本工资,其余3000元需要经过上级卫生部门的考核之后再发放。

这一工资标准并不算高,却远远超出了乡村医生的平均水平。而每月发放的方式,也足以让各地村医艳羡不已。

目前,在全国很多地方,村医是没有基本工资的,仅仅依靠公卫、基药补助难以维持生活。因此,像北京昌平区和平谷区为村医补助托底的政策,非常值得各地借鉴和学习。

基层医疗落后?

政府下令改造升级

实行“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对于基层医生最直接的感受就在于身份的明确待遇的落实上面。

不仅如此,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管理中的“人、财、物”等诸多问题,都得到了优化和解决。

1、建立达标乡镇卫生院,达标村卫生室

乡镇卫生院:到2025年,服务人口超过1万人的乡镇卫生院普遍达到能力标准,全市达到推荐标准的比例达到50%以上。

村卫生室:2024年达到服务能力标准的村卫生室比例达到30%以上,至2025年达到40%以上。

2、村卫生室,公有化标准化建设

加快公有产权村卫生室建设,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公办村卫生室转为乡镇卫生院延伸举办的村级医疗服务点。

实现村卫生室医保结算。到2025年,实现人财物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比例力争达到60%以上。

3、薄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短达标

到2025年,乡镇卫生院全部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能够规范开展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30%的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90%以上村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4、优化基层村医岗位,畅通职称晋升

稳步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规模,用好和争取编制资源。

落实“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提高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中级、高级职称比例。

国家下令,

放开基层编制

不管是“县招乡用”还是“乡聘村用”,政府通过乡村一体化管理,来放开基层编制,加大村医人才进入“体制内”的规模,实行身份、待遇、养老、执业上的统一管理。

不仅是在北京,从全国基层医疗发展来看,这也是一个正在深入推进的大方向。

在国家发布的《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在今年6月底前,以省为单位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同时在县域医共体内,实行县管乡用、乡聘村用。这也意味着县乡村一体化后,不仅是基层医生的编制,在收入和养老待遇上都将得到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国家卫健委针对《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提案》明确作出回复中,要求各地积极推广乡村一体化管理和“乡聘村用”经验,转变村医身份、落实村医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在配套的待遇保障上,国家卫健委下发《“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明确乡村医生应参加社会保障,政府要为村医缴纳“五险一金”,尤其是养老保险。

总而言之,相比较以往各地对执业医师、主治医师资格的要求,如今基层医生、尤其是村医的入编评聘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门槛和要求也已经被大大降低。

所以,对于基层医生来说,未来的乡村医疗事业,一定是“能者居之”。

同时,也希望在国家的要求之下,更多省市能够抓紧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通过“乡聘村用”将村医待遇落到实处,让全国各地的村医都能实现“转正”!

素材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中医特效处方大全》

本书汇集了近现代名老中医经验之精华,涉及皮肤料、外科、骨伤科、五官科、妇科、男料、儿科等临床学科,内容以临床学科为纲,以病统方,以方为主,每选一方,均按“方源、方歌、组成、用法、功效、方解、主治、加减、附记"9项内容依次排列,条分缕析,井然有序,所选方剂均为验证方,具有临床实用价值,是基层中医师、院校学生及普通患者和家庭的参考用书。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情【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