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克钦人大多信奉基督教,意识形态更接近西方。加上克钦独立军的创始人和骨干大多来自二战时期美军培训的克钦游击队,所以一般认为克钦人的是亲西方的。

但克钦邦却有一支受过毛主席思想熏陶的武装,他们与克钦独立军的立场截然不同。当年克钦独立军反对中资修建密松水电站,还威胁可能引发内战。而这支武装的领导人却在民族大会上公开支持修建密松水电站,认为这能造福当地百姓。

他们一直生存在克钦独立军的包围之中,双方经常发生冲突。这么多年过去,如今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英

克钦独立军连长

这支武装的领导人叫丁英,他年轻时在仰光读大学,算是知识分子。奈温将军上台后实施高压政策,导致1962年仰光爆发大规模学生游行示威。随后军政府动用武力镇压,所有大学被关闭两年。丁英便返回克钦邦教书并加入了克钦独立军。

上一篇文章提到过,因为反对中国收回片马、古浪、岗房地区,60年代初克钦独立组织和克钦独立军先后成立。当时他们外无援兵、内无粮弹,实力很弱,根本扛不住缅军的进攻。

克钦独立军曾提出与缅军谈判,但缅军认为“优势在我”,要价很高,双方未达成任何协议。此后缅军加大了打击力度,克钦独立军损失很大,几乎难以立足。

在此背景下克钦独立军必须需求外部支持,创始人赵相于1967年带着300多人南下泰国,驻扎在国民党残军总部所在地唐窝,寻求援助。同时将克钦邦的玉石矿卖出去,换回了一些美式武器。

当时负责外交工作、后来成为克钦领导人的布朗森也一度前往印度寻求援助,未果后又将目光投向北方大国。

这时,由于下缅甸地区发生排华暴行,彻底惹怒北方。此前已经至少有三支缅甸武装因不敌缅军躲入北方,他们分别是:缅共、彭家声领导的果敢武装、克钦人罗相领导的起义武装。

在大国的牵线下,彭家声和罗相都愿意接受缅共领导,三支武装拧成一股绳,并得到神秘力量加持,他们于1968年初杀回缅甸,震动缅北。

急需外部援助的克钦人自然早就看到了这一点,布朗森也带了一个代表团访问北方寻求援助,代表团里就有担任连长的丁英。当时克钦人的目标是单独建国,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遭到否决,北方建议他们加入缅共。

因为信仰不同,加上克钦人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他们并不愿意接受其他民族或者组织领导。经过一番复杂的磋商后,克钦人只答应与缅共结盟,双方签订了统战协议。作为见面礼,北方送给布朗森480支56式自动步枪,这在当年是非常先进的武器。

据知情人士回忆,会谈时发生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克钦代表团见到缅共领导人只是象征性地握手表示友好,但见到避居北方的克钦起义武装领袖罗相时,却连忙下跪,连头都不敢抬。

上一篇文章介绍过,罗相参加过英国殖民军以及克钦游击队,后来又是第一位率部起义反抗缅军的克钦领袖。巅峰时期他的部队有1000多人,雄霸掸邦北部,克钦独立军创始人赵相以及一些骨干都曾是他的手下。

在交谈中,罗相发现丁英思想进步,能接受新事物,便进行了重点关注。返程时,丁英借口疗伤没有随代表团一起回去,住在云南腾冲一家医院里。罗相等人前往医院与丁英长谈,让他对缅共的思想有了深刻的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克钦独立军

起义加入缅共

布朗森虽然与缅共达成统战协议,但他并不是克钦领导人。克钦独立军的三位创始人,有两人的立场是坚决反共的。所以他们一回去就把统战协议撕毁了,并开会拟定了4条针对缅共的方案:

第一,对大国采取两面手法,以期获得谅解。
第二,趁缅共还弱小,抢占边境地区,限制其发展。
第三,与国民党残军等其他民族武装搞好关系,联合打击缅共。
第四,继续与大国保持联系,试探态度。

历史上克钦邦在掸邦还有一片经济专属区,大概以贵概为中心。这里有很多克钦人居住,克钦独立军也在此活动。但同时这里又是缅北南下的必经之路,缅共武装要往南发展,必然要进入贵概地区。两支武装碰头,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

在此背景下,丁英率部投奔了缅共,随后另一个连的副连长泽龙也率部投奔缅共,就连克钦独立军创始人赵督的警卫班也起义了。

丁英起义的原因很简单:第一、对克钦独立军背信弃义撕毁与缅共的统战协议不满。第二、认为缅共不论武器装备还是兵力都更强大,与其作对没有前途。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缅北的历史人物谈及缅甸必然会提到缅族主义,这一点其实在各个民族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克钦族有7大支系,分别是:景颇、载瓦、勒期、木日、傈僳、日旺、怒。克钦军的高层都是景颇系,并且排斥其他支系。而丁英是勒期系、泽龙是木日系,他们对克钦高层的做法相当不满。

总之,丁英和泽龙等人拉着部队跑了,在北方接受完训练后,又回到腾冲境外的板瓦地区,成立了缅共101军区,由丁英担任军区司令、泽龙担任副司令。板瓦是勒期人和木日人的定居区,101军区很快发展到500多人。

当年缅共以伟人思想为指导,并要定期进行学习,会议室里挂的都是伟人的照片。丁英和部下加入缅共后,自然也受到了伟人思想的熏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英的起义让克钦军与缅共的矛盾达到顶点,双方经常发生冲突,偷袭对方据点。克钦独立军甚至不惜与缅军达成停战协议,共同对付缅共。

不过缅军太抠门,不愿援助克钦军武器。而且克钦军也意识到,一旦缅共被消灭,下一个将轮到自己,与缅军的停火并没有维持多久。

一直到1975年,克钦军的两位持反共立场的创始人赵相和赵督在泰国开会时被暗杀,而在此之前另一位创始人赵丹在与缅共的战斗中被击毙。

搞国际关系的布朗森成为克钦军领导人,并且克钦独立军在1976年与缅共的一场战斗中遭受重创,彻底被打服。布朗森再次访问北方,与缅共再次达成统战协议。

作为交换条件,缅共援助克钦军10个连的武器,克钦军的军官则参加由缅共主持的军校培训。不过据后来参与培训的知青回忆,这些军官只注重战术的学习,对思想教育则非常不在意。

缅共与克钦军的统战关系一直维持到其瓦解,这期间丁英也与克钦军保持着友好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缅共高层

最后脱离缅共

80年代末,世界局势发生很大转变,缅共失去了外部援助生存难以维系,内部也产生了很大矛盾。

1989年3月11日,彭家声在果敢发动政变,成立了同盟军并将缅共干部礼送出境,此后又与缅军达成了停战协议。彭家声成了压垮缅共的最后一根稻草,此后一个多月时间,佤邦和815军区相继宣布脱离缅共。

当时缅共东北局驻扎在勐古,缅共总部驻扎在佤邦的邦桑,果敢、佤邦、815军区相继叛变,导致曾经轰动一时的缅共竟然成了丧家之犬,根本无处可去。

此时只有丁英的101军区未脱离缅共,同时他也对缅共领导人表示欢迎,缅共北方局和总部相继搬入101军区总部所在地板瓦。此后丁英还与克钦独立军联手,打退了缅军的一次进攻。

不过丁英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首先为了防止缅共东山再起,彭家声一再派人游说丁英,让他脱离缅共。

其次,101军区下辖3个营和1个教导大队,但只有600多人,根本无法与缅军抗衡。对抗下去要么被消灭,要么被克钦独立军吞并,丁英并不想重回克钦独立军。

最后,丁英的副手泽龙和3个营长向丁英摊牌,要他要么选择脱离缅共,要么选择与缅共领导人一起离开板瓦。

与此同时,彭家声为了防卫缅军,拉拢几个与缅共有关系的武装成立“和平民主阵线”,并邀请各个武装领导人到果敢杨龙寨召开成立大会,丁英也出席了大会。

不料彭家声之弟彭家富当面发难,在会上称:如果101军区不与缅共脱离关系,不与政府军达成停火协议,就不能加入“和平民主阵线”。

无奈之下,丁英当场宣布脱离缅共,成立克钦新民主军。那是1989年11月,丁英脱离缅共的时间比其他各个武装晚了半年以上。他曾打算在缅共的旗帜下继续战斗,但无奈形势比人强,最终无力挽救缅共的命运。

不久丁英也与缅军达成了停战协议,后来成立了克钦邦第一特区。而克钦独立军则坚持与缅军战斗到1994年,达成停火后成立了克钦邦第二特区。

第一特区的旗子以红色为底色象征当年的信仰,图案是一个太阳加两把景颇刀,整体非常像数字101。可见当年的历史在丁英心中仍有很高的地位,他并不想改变这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板瓦就在中缅边境的口岸,而且附近的柚木、矿产资源丰富,丁英通过发展贸易赚得盆满钵满。有了新的财政来源,丁英于1992年就宣布全面禁毒,而彭家声于2003年才宣布全部禁毒。丁英虽非汉族,也非华裔,但毕竟是大学生,知书达理,能认清世界潮流,在与中国打交道时,远比彭家声这个山大王更懂规矩。

搞钱的同时,丁英也进一步招兵买马,防备缅军,据说巅峰时期兵力达到3000多人。

缅军从未放弃过对各民地武进行内部分化。由于丁英垄断经济大权,引起内部其他成员不满,曾遭遇多次暗杀和政变,其中最大的一次由副手泽龙策划。

当时缅军支持泽龙,并以开会为名将丁英诱骗至曼德勒软禁,但丁英承诺将来接受缅甸政府诏安,缅军便又掉头支持丁英。很快泽龙便败退至密支那附近,成为民团,目前已经去世。前不久遭克钦独立军伏击身亡的傈僳族民团首领吴瑞敏也是从丁英集团分裂出去的。

丁英保住了自己的位置,此后也与缅军深度绑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克钦新民主军

被克钦独立军视为眼中钉

2008年缅甸通过新宪法,规定民地武必须改编成边防营接受国家统一领导,每个营编制300多人,并由缅甸政府派30名军官指导。此举遭到各民地武强烈抵触,直接引发了果敢“八八事变”。缅军以武力将彭家声赶下台,扶持了白所成。

而在克钦邦,克钦独立军强烈反对改编,丁营则第一时间同意,将所部改编为1001、1002、1003总共1000多人。为了表示奖赏,缅甸军政府还让丁英于2010年当上了国会议员。

改编为边防部队其实也是瓦解民地武的一种手段,毕竟部队成了国家的财产,加上还要派驻缅军军官,即便领导人再强势,传两三代之后也必然被分化。

为了保持对权力的控制,丁英还将部分人员编入民团。在缅甸民团资金由个人筹集,相当于合法的个人武装。这一点与白所成时代的果敢类似,当时边防部队被魏家控制,白家则自行组建了民团。

丁英接受改编的同时,还不断利用自身影响力,试图说服克钦独立军接受改编。由于克钦人的媒体大多掌握在克钦独立军手中,丁英此举遭到克钦舆论口诛笔伐,甚至有人跑到丁英的住宅前抗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缅甸边防部队

几乎就在缅甸军政府逼迫民地武接受改编的同时,克钦独立军借口反对密松水电站的建设,与缅军的矛盾激化。而丁英却公开支持密松水电站建设,因此遭到克钦人的批评。

2011年6月,缅军再次与克钦独立军爆发冲突,自1994年以来的停战局面被打破。由于丁英的边防营听命于缅军,克钦独立军害怕其坐大取代自己的位置,不时进攻丁英的地盘。

期间缅军与克钦军打打停停,直到2012年4月,缅军对克钦独立军的总部拉赞发动大规模进攻。克钦独立军深谙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调集大军对丁英边防军的总部板瓦等据点发动进攻。

丁英内部有部分人员不愿意接受缅军整编,他们与克钦独立军里应外合,很快便攻占了板瓦。丁英所部有500多人投降,被编入克钦独立军。虽然在缅军的支持下,丁英又重新夺回板瓦,但从此以后元气大伤,进一步衰弱。

此后丁英将主要精力放在政治方面,并于2015年再次当选议员。不过这次选举军政府已经下台,由民盟执政,作为军政府铁杆粉丝的丁英遭到了打击。后来法院认定丁英在选举中采取威胁、诋毁等手段对付竞争对手,当选无效,被免去议员职务。

目前丁英已经退休,把领导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丁英控制的地盘大多是山区,虽然土地贫瘠,但地面上有丰富的木材资源,地面下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近些年开始开采稀土矿,让其赚得盆满钵满。

据缅甸媒体报道,在2016年到2017年缅甸在克钦邦发了148个采矿许可证,其中一半以上在丁英的地盘。丁英儿子开的公司拥有其中大部分许可证。而放眼周边,有完备的稀土矿提纯产业的国家只有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缅北的稀土矿开采

尾声

这些年,丁英所部一直非常低调,一心只想挖稀土矿赚钱。相比起从缅共独立出来的几个军区,丁英似乎从来没有给北方邻国惹出过什么大麻烦。

其实对于北方大国来说,边境的这些小军阀只要安心做正规贸易,不要整天动刀动枪,保持边境和平稳定,就是最大的贡献。

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丁英的存在对于克钦独立军来说始终是一个威胁,他们总在寻找机会想要解决丁英。这次克钦独立军发动0307行动,全面向缅军进攻,也曾多次进攻丁英的地盘。

如果缅军被赶出克钦邦,丁英也很可能被克钦独立军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