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俄罗斯的私人武装“瓦戈拉”和其创始人普里戈仁,曾经打击乌克兰军队时神一般的存在,一度进军白俄罗斯让泽连斯基和美西方极为恐慌,甚至在非洲也是俄罗斯利益的代表者。其创始人普里戈仁曾经是普京的厨师,竟然以一己之力,替俄罗斯挡住了乌克兰疯狂的攻击。但让人震撼的“进军莫斯科”匪夷所思地发生了,公开的口号就是“清君侧”,让国防部长绍伊古下台。当时显然是绍伊古赢了,私人武装“瓦戈拉”和其创始人普里戈仁都消失了,尽管俄罗斯可能需要这样一支武装,但武力如何,进军莫斯科的临阵倒戈,是一个政权,一个国家在危机时刻的大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普京毫不迟疑地支持国防部长绍伊古。尽管大家都看的出来,绍伊古指挥的俄军被称为“拉跨”,直白一点说,就是军事上是失败的,俄特别军事行动之初,批量的俄将军被斩首,也是一个失败的证据。毫无疑问,包括普京在内,对绍伊古的不满是肯定的。但早在2000年,担任副总理的绍伊古还对普京的选举提供了全力支持,一路为他保驾护航,是普京当选的重要功臣。由此可见,普京是念旧的。

看看个人履历,绍伊古其实就是一个建筑工地的技术人员成长起来的建筑企业项目的经历。1977年,绍伊古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理工学院毕业,之后的11年里,他都在建筑行业历练,风吹日晒,居无定所,足迹遍布苏联的大部分地区。从高级施工员做起,一路晋升为技工、工段长、工地主任、建筑工程师,直至经理。

这样的历程,本来是没有什么从政的机会,何况是国防部长这样的位置。但戈尔巴乔夫毁灭性操作为这个建筑经理提供了机遇,使他在1988年担任苏共阿巴坎市委副书记,随后又成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党委监督员。这次进入政府官员的行列,最后官至俄罗斯副总理,也就具有了为普京大选立功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这一次突然被撤换的原因,肯定不是翻旧账,有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绍伊古副手、前副部长伊万诺夫涉嫌受贿被捕的余波。根据报道,俄国防部副部长涉嫌受贿被捕,反腐调查负责人指出,他担任着国防部油水最多的工作。在国家危难关头连军费都敢动,一般来说都是杀无赦的罪行,这对一个国家安全来说,绝对是致命的。尤其是在美西方集团对俄罗斯打经济战的背景下,就显得行为更加恶劣,后果更加严重。

俄军队内部不断被爆出贪腐问题,国防部副部长铁木尔·伊万诺夫贪腐案,可以视作绍伊古被解职的直接信号。

说完绍伊古的问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事情,我们必须关注,并进一步思考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看新换的别洛乌索夫,他不仅被俄罗斯媒体视为“强硬派政治人物”,而且还是一位经济学家。别洛乌索夫并非军人出身,并不惊奇,原国防部长绍伊古也是“文官”,担任国防部长之前,也没当过一天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要说的关键是,别洛乌索夫是一位经济学家。不知道有多少人记得秦安战略分析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一定不单单是一场与乌克兰的火力战,而是与美西方的一场混合战,并在三个维度展开:高纬度的道义战,等维度的经济战和低纬度的火力战。

秦安战略也曾经建言,俄罗斯政府和军队高级官员和将领,最好翻译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一手一册,要坚决打一场持久战。在这场持久战中,经济战和火力战,甚至道义战,是高度混合的,这既是混合战争的特征,也是美军仓皇撤出阿富汗后,实施“代理人战争”的必然,以后任何与美西方对抗的国家,打响的绝对不可能是单纯的火力战,甚至主战场完全不在血与火的战场上。

从这个视角,再理解普京撤换绍伊古,让经济学家别洛乌索夫上任,并不是简单的信任或者不信任的问题,尤其是作为旁观者,我们更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战争的变化,二是普京的变化,三是能力需求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的变化我们前面讨论了,所有面对从美军霸权转向美元霸权的国家,面临的不单单是一场火力战,更是一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的混合战。

普京自己的变化其实也是明确的,开始在绍伊古的汇报下,突袭基辅,一定是想速战速决;在后来持续的过程中,普京还可能幻想能通过战场形势得到停火谈判,甚至寄希望特朗普扭转形势,现在看来,已经放弃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普京一直看得很清楚,作为战争惯犯的拜登,尤其是有了阿富汗战争和越南战争,早就决心在俄乌战争中持续不断地支持乌克兰,进而彻底在经济上拖垮俄罗斯,达到自己不用一兵一卒,让俄罗斯倒下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这场战争已经不可能速战速决了,俄罗斯必须论持久战。普京也一定是想清楚了,已经不得不打持久战了,这是国防部长换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别洛乌索夫作为学经济的国防部长,其实早已有舆论认为,其政治立场和经济主张与普京完全相同,强调恢复俄罗斯强国地位,是普京在经济领域的亲信。他担任国防部长,显然有利于更好推动战争经济协调运作,解决俄乌冲突延宕使得国防预算成为俄罗斯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也就是说,为确保军费开支能更好地与国家整体经济相协调,俄需要一名懂经济的官员来主政国防部。这种能力需求非常强烈,甚至作为美国最大对手的中国,也同样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然,中国毫无疑问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围攻的重要目标,其采取的方式,也应该是经济战为主,火力战是最后不得不的选项。或者说,主要的时间段内,主战场不会在火力战场上,而是在经济领域,金融领域。

一句话总结:中国军队从将领到指战员,亟待树立混合战争思维,能够在经济战以及金融战中发挥战无不胜的作用,这是时代呼唤,对手挑战,我们也必须主动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