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警严查违法改装电动自行车的新闻冲上了热搜,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交警部门在道路上随机拦下了几辆电动自行车,无一例外都被发现了违规行为,甚至有人在一辆车里配了5块电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光上海,多地都对电动车开启了整治行动,从改装电动车到上路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均开展了罚款、劝阻等举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更有不少地方明确了电动车上路有“4不允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就跟随小辣椒看看哪4不允许,又究竟是为什么不被允许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不得无证驾驶电动车
除了电动自行车以外,凡是属于机动车标准的电动车都需要考取驾照才能上路行驶。而之前的老年代步车,也就是”老头乐“,因为没有驾照,现在已经被大部分地区禁止上路行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疆、广东、宁夏等地也都明确了无证驾驶电动车的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不得私自改装、加装车辆
随着超标车的退市,新国标电动车市场的大爆发。很多车主、包括商家在内,由于不满意国标车的限速和限重,会对于电动车进行解码等一系列改装操作,但是事实上这类行为是不允许的,比如改装电动车的电机或电池,会增加车辆的速度和动力,与原厂参数不同,导致车辆在行驶中不适应而发生事故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很多车主朋友觉得我加装雨棚、挡风被不算违法行为,但电动自行车加装车篷或遮阳伞,会阻挡视线,同时加大了车辆风阻,如果在行驶过程中遇到大风天气,极易导致车辆失去平衡,引发交通事故,增加了电动自行车上路的危险系数,所以千万不能心存侥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于以上行为,市场监管部门都在对这种改装电动车进行严查,商家和消费者两手抓,比如浙江出台的《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商家违法改装,没收违法所得之外,处以二万到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而驾驶人则要被扣车,处罚300-500元的罚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无牌电动车禁止上路
电动车牌照相当于电动车的身份证,必须上牌,才能够上路行驶。但是有些车主嫌上牌麻烦或者因为买了超标车无法上牌,出于侥幸心理,选择直接驾驶无牌电动车上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下随着过渡期的结束,全国各地都加大了对于电动车上牌的管理,大到一、二线城市,小到县城都开始加强了对于无牌电动车的整治。特别是无牌的超标车,一旦上路行驶,罚款200分,并扣除驾照分12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不得违规载人载物和违规停放
很多人将电动车用于接送孩子上下学,但是存在大量的超员现象。按照相关规定,只能搭乘一名12岁以下未成年人,并且必须佩戴头盔
遵义交警就根据法律规定,明确电动轻便摩托车不可以载人,电动摩托车不允许搭载12岁以下儿童,违反法规者将被处以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范围内有近百万起因为违规载人而被查处的案例。其中大部分都是因为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同时载着两个甚至更多的儿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您是电动自行车亦或是电动轻便摩托车,一定要做到拒绝违规载人、载物,这不仅是在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也是在营造更安心的道路交通环境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起,各地对于电动车管理越来越严格,希望广大车主能在“4不准”政策的实施下,严格遵守交通规定,不能以身犯法,保护我们的自身安全和他人权益。
对于电动车“4不准”政策,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