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消息,美国白宫宣布,将大幅提高电动汽车、芯片和医疗产品等一系列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美国此次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涵盖多个领域,生效时间从2024年到2026年不等。增幅最大的是电动汽车,关税税率翻了两番。电动汽车关税今年将从目前的25%大幅提升至100%,若算上美国针对电动汽车征收的2.5%基础关税,最终税率将达到102.5%。电动汽车锂电池关税税率今年将从7.5%提高到25%,非电动汽车锂电池关税税率则将于2026年从目前的7.5%提高到25%。电池零部件的关税税率今年将从7.5%提高到25%。

商务部表示,中方坚决反对并严正交涉。美方提高301关税违背了拜登总统“不寻求打压遏制中国发展”、“不寻求与中国脱钩断链”的承诺。美国的行径,用中国话来说,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用美国话说,就是“我做了你不能学,我说了你必须做”。

目前,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风头正劲。据中方统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相关领域产品的技术、性能和品质也得到国际市场普遍认可。以电池这个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为例,从液态锂电池到半固态锂电池,从充电一次续航1000公里的麒麟电池,到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的800伏高压碳化硅平台,中国电池核心技术不断突破,续航里程更长、充电速度更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1—4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3.8万亿元,同比增长5.7%,整体表现可圈可点。其中,汽车出口仍然是最突出的亮点之一。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汽车出口量达187.8万辆,同比增长26%。这一成绩背后,新能源汽车的拉动效应不言而喻。新能源汽车不仅成为了中国在汽车制造领域内进行弯道超车的先锋,而且成为了中国拉动出口以及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彭博社分析称,考虑到前述被瞄准的中国商品并不依赖美国消费者,因此拜登对华征收新关税更多是“象征性的”。不过,放眼长远,吴心伯则认为,这一举措基本排除了未来中国新能源车进驻美国市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会对欧盟等对中国新能源车开展调查的国家产生恶劣的示范效应。实际上,今年以来,中美关系呈现止跌企稳的态势,高层互动频繁,双方在禁毒、执法、人工智能、农业、卫生、气变等具体领域取得一些进展。但需注意的是,美国仍继续在经贸、科技等领域对华奉行遏制打压政策。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商品的价格和销量由全球市场决定,真正的市场环境下,全球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各国根据自身特点形成各自比较优势,国际间分工合作、互通有无,这是国际产业分工的基本规律,也促进了生产效率和民众福祉的最大化。当前,中国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全球领先,产品物美价优,在国际市场广受欢迎。若把中国靠创新与竞争获得的产业优势冠以“产能过剩”而诋毁打压,那么,主宰全球高端芯片市场且仍不断加码补贴的美国,是不是首先要检讨自己的产能过剩?

说到产能过剩,日本汽车出口量占全部产量的比重达到了50%以上,最高时超过了85%,韩国这个比重也达到了70%,德国更是超过了75%,美国作为汽车大国,出口比重也曾经很高,中国汽车出口量仅占全部产量的16%,怎么就产能过剩了。美国政府此举,不仅是“双标”,也是政治需要,更直接地说,就是为了总统选举需要,为了争取那些给政府经济政策打低分选民的支持。需要提醒美方的是,这种滥用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行为,伤的不只是中国的汽车工业,也包括美国的汽车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自毁前程”式的保护主义之下,有危机意识的美国企业也在采取行动,他们不希望在美国国内市场的“摇篮”中打盹,因为一旦保护主义措施被取消,美国车企就会沦为“跛脚鸭”。例如,特斯拉公司就极为重视其中国工厂以及在华业务。只要竞争是公平的,对商业就是有益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先是经历了国内市场激烈的竞争,在此过程中培育出了完整的支撑配套产业,又通过持续创新来不断满足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最终才得以在全球脱颖而出。

数据显示,2024年整车出口主要为俄罗斯、墨西哥、比利时、巴西等市场,其中俄罗斯市场排名第一,为17.64万辆,巴西增幅贡献率最大,同比增长370%,而美国连前十五都进不去。换句话说,美国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关税税率增至100%,实际上对当前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影响并不大,此举更是阻碍中国电动汽车进入美国市场的步伐,但面对美国的不公平对待,中国相关部门还是作出严正交涉。

不过此举并不是单纯经济层面的考量,如今正值美国的大选年,拜登和特朗普作为总统热门候选人,必定会想方设法争取选民的支持。显然对华政策已然成为双方争夺政治影响力的主要阵地,就拿拜登近期对中国产品加征的关税来说,将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提升至100%,这意味着中企产品出口美国需承担更多成本,未来就会导致越来越少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通过这种手段来保护美国本土汽车工业的发展,以此吸引更多关心国家发展民众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主任彭支伟表示,美国这一系列行动通过施加人为扭曲阻碍世界经济调整,增加经济全球化调整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在经济上将导致一场“多输”的结果。

美国首先受损的是消费者福利,消费者将不得不面临更高的价格并减少相关产品的消费。而且,这次受波及的医疗产品具有必需品性质,短期内甚至可能影响美国部分医院的正常运营。同时还会令本已高企的美国通胀雪上加霜。更为严重的是,贸易保护主义会拖累全球经济绿色转型步伐。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美方继续将经贸问题政治化,进一步增加对华关税,是错上加错,只会显著推升进口商品成本,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更多的损失,令美国消费者付出更大的代价。汪文斌介绍称,据穆迪公司推算,美国消费者承担了加征对华关税92%的成本,美国家庭每年增加开支1300美元,美方的保护主义举措也将对全球产供链的安全稳定造成更大破坏。我们注意到,有多位欧洲的政要表示,加征关税是破坏全球贸易的下策,我们敦促美方切实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