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人间罗盘,方能阅读正文《如何一步一步成为投资人》

昨天总结一期几个月前预测房地产走向的内容,完了之后,有些读者很焦虑。

这几个焦虑的读者,都是四线城市的,而且本来是抱定了主意,今生不买房的。

那我就来打消你们的焦虑。

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件事,一夜之间,房地产的基本面,能发生什么变化?

答案是什么变化都没有,事实没有改变。

那什么变了?预期变了。

昨天我在文章里说,三个月前,我就提醒过你们,要不了多久,你们看着,专家,舆论的导向全都会变。

从清一色的看空,变成清一色的看多。

你们所谓的一夜之变,只不过是见证了咱们3个月前的预言。

这件事,提前知道舆论会变化,对谁是有意义的?对于那些原本就要买房的人,是有意义的。

我3个月前给出的策略就是针对这个。

打个比方。

我们避开中美,选择一个市场规则不是很完善的小国,选择这个国家的一支股票,一支交投冷清的股票,干嘛呢,坐庄。

你不停的砸盘,自己卖,自己接,往下砸,砸多了,持仓的散户会不会慌?

一定会,他们一定会觉得大户提前得知了什么消息,于是就跟着割肉。

同样,如果你想要拉高出货,也是自己追,自己卖,把价格拉高,就会吸引人进场。

一高一低之间,这帮韭菜就是你的利润。

你注意,我是聊中美之外的,监管不严的小国的市场,大国监管是很严的,这么做很危险,可不见得是罚酒三杯。

那么你把这个原理放到房地产市场上,是一样的。

房地产不是那种时时刻刻都能有交易数据的,类似于股票,外汇,期货那种,不是的。

所以它天然就等同于交投冷清。

房地产一个小区,一年可能只成交了几套房,大家就是凭这几套房来判断价格区间。

所以影响具体某一套房子价格的,很大程度上是什么?是心态。

是卖家的心态,是买家的心态。

3个月前我写那篇文章的时候,就是卖家心态快崩溃的时候,因为整个社会层面全都看空。

这个效果,相当于我前面打的小国股市冷清品种的比方,大户操纵价格的比方。

这种事儿,只有整个社会层面配合你,你才有可能迫使对方在情绪慌张,思维混乱的情况下,以一个无法想象的低价割给你。

那么当一夜之间,社会层面不配合你了,社会层面都在唱多,那个房东,他的心态就稳了。

你现在买当然还是低价,我不相信他敢涨价,问题是,他心态一旦稳了,他就不太可能在低价的基础上,再自杀式的斩自己一刀。

于是你要的那个击穿底部的穿仓价,也就很难拿到了。

这就是我3个月前告诉你的。

但是我们想想看,这件事本身,我3个月前告诉你们的这件事本身,适用于谁?

适用于那些原本就要买房的人。

明白我的意思么?人家原本就要,他钱准备好了,我只是告诉他们,怎么尽量值一些。

你原本要在核心城市核心地段买套高产品力的房子,你原本只够得上110平,经过我的策略分析,最后同样的成本,你拿到了139平。

你住的舒服一点嘛,就这个作用。

那如果你原本没有这个打算,这事儿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没有关系的。

你本来就不打算买房的,你打算租一辈子,这是你的计划对吗?

那么计划为什么要受到舆论的影响呢?

如果舆论昨天唱空,你就打算租房一辈子,舆论今天唱多,你就改变计划了,那么请问,你到底有没有主见?

我3个月前教读者的,是如何利用舆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是反过来,你被舆论给利用了。

如果你左一个主意,右一个主意,脑子里一团浆糊,那我能为你做什么呢?

那些在我这里找到答案的人,其实他们原本就有主见,他们缺的不是主见,仅仅是信息,或者说分析。

中国古代有对配合很好的君臣组合,李世民与房玄龄。

房玄龄这个人最擅长的是什么?是谋划,是分析。

他能把一件复杂的事情梳理清楚,找到事物的关键点。

但这是决策么?这不是。

谁是拿主意的人,李世民

换句话说,房玄龄只是谋划,负责决断的,是李世民本人。

要不要杀兄屠弟,要不要和父亲关系闹成那样,那些代价,是要李世民本人去付的。

那是李世民的生活,那是李世民的家事,那是李世民心里的苦水,那是李世民一家子不和,不是人家房玄龄的事儿。

房玄龄只负责分析要不要上位,以及要上位的方法,步骤,和阶段性预测。

然后就不管了。

回头史书上挨骂的都是李世民,心里苦的,也是李世民。

买房就是这样一件事,是你自家人商量的事,不是我能替你们做决定。

我说买,你老婆同意么?我说卖,你老公同意么?

看到了吧,我只能分析市场本身。

对于核心城市核心地段高产品力的房子,3个月前,就是拿下的好时机,因为业主的心态崩了,因为全社会都在说,援军不会到。

可是一旦放开限购,一旦外地人也可以买,一旦舆论扭转,货币政策转向,当这些核心城市核心地段高产品力物业的业主们觉得天晴了,雨停了,自己又行了。

你还想吓唬他们,那就不行了。

所以,我只是给这部分读者在最恰当的时机,出了一个玄武门之变的计策,仅此而已。

昨天,我也不过是把3个月前的计策,又拿出来整理给大家温习了一遍。

那如果你不是这种核心城市核心地段高产品力房子的买家,我都不知道你跟着焦虑个啥劲。

该吃吃,该睡睡,就像我上午说的话,咋个想法就咋个过。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的,人活着也不是为了占便宜。

那你说救助站里的泡面,都是免费的,我也没见所有人都去领吧?

如果纯粹站在经济学的视角,那咱们每天都不该下馆子吃饭,就应该去救助站蹭饭。

问题是,这个世界上依然有人愿意花大价钱,去吃高档餐厅,交智商税,你说为啥?

不为啥的,一个人一个想法,有人觉得人生有限,饭这东西,吃一顿少一顿,因此每一顿都该重视,都该有一个好的就餐环境的体验。

同样,我们都清楚,公交地铁都是用买房人的钱修的,如果你不买房,就等于蹭了便宜。我们更清楚,一个人晚上睡觉占不了一平米的地儿,住哪儿都一样。

但你会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住胶囊公寓,依然有人买几百平米的房子,大部分地方都空着。

他们傻么?他们只是觉得空间大点,清静点,受到的干扰少一点。人生嘛,就那么几万天,住一天少一天,希望自己每天都有个良好的居住感受。

所以你看到了?这个世界不是什么都可以用智商税,用划算不划算来评价的。

小旅馆很划算,五星级酒店不划算,都有人住。

所以我始终是站在读者自身诉求的角度出发。

你很想要住五星级酒店,那我跟你分析,什么时候,你可能拿到一个折扣价。

你觉得住如家性价比很高,那就不要听舆论的打扰。

我们汉人有时候把日子过太复杂了,你想想看《我的阿勒泰》里面那些放羊的哈萨克人。

汉人想要占便宜,跑去买人家的羊,砍价砍了一整天,都没有达到目的。

天色已晚,牧民留她吃饭,捧出来的是烤全羊,就是她白天要买,和人家还价的那只。

现在,人家烤熟了,送给她了。

是不是哭笑不得?

说到底,在人家哈萨克牧民眼里,是咱们汉人,活得太复杂了。

人就一辈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生着的时候在草原上放羊,死后化作肥料,变成草,再被羊吃掉。

你心打开了,幸福才会来到。

我一个职业投机者,像牧民一样洒脱,你一个不投机的,甚至都不打算买房的人,反倒每天担忧涨了跌了,精神焦虑得不得了。

你说搞笑不搞笑?
关注公众号,人间罗盘,方能阅读正文《如何一步一步成为投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