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是一个传统的北方家庭,祖上世代都是务农为生。张氏老两口年事已高,唯一的儿子张福贵在外地打工。张福贵的妻子王素珍是个温柔贤惠的好媳妇,她们有个十五岁的儿子张小明。张福贵还有三个姐姐,大姐张淑珍是家中老大,开着一家小超市;二姐张淑英在市里的一家工厂上班;三姐张淑芬的丈夫在城里经营着一家小作坊。

张氏老两口的独子张福贵年纪不小了,可一家人的重心仍然是老两口。尽管三个姐姐各自的经济条件都不错,但老两口最疼爱的还是儿媳妇王素珍,因为她体贴入微、勤劳能干,是个千金难求的好媳妇。

农历新年刚过,张氏老太太的七十大寿就要到了。一家人商量着要在老太太的生日那天一下,好好给老人家过个生日。三个姐姐都很重视这个家庭聚会,纷纷打算给老太太准备一份大礼。

张小明对于这次家庭聚会也是期盼已久。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他平时就很少能见到三个姨妈,这次能全家团聚,他是无比兴奋。不过他也为母亲王素珍捏了一把冷汗,因为她们一家很久没见过其他亲戚了,王素珍肯定会很拘束。

老太太的生日那天一早,张淑珍就先来到了父母家。她一边招呼着父母,一边打量着屋里的布置,显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她穿着一件价格不菲的旗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唇上还抹了鲜艳的口红,看上去精神焕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哟,老大,你今儿个可真是精神头啊!怪不得你的小超市生意那么好呐!"老太太笑着打趣道。

张淑珍笑着说:"妈,您就是太夸张了。我这都是为了给您过生日打扮的嘛!"

没过多久,张淑英也来了。她今天穿了一身职业装,发型也是一丝不苟的。不过相比姐姐,她的气质就朴素得多了。

"二妹,你今儿个也太正式了吧?"张淑珍打量着她,笑着说。

"姐,我可是从单位请了半天假来给妈过生日的,总得表现得专业一些吧?"张淑英理直气壮地说。

接着张淑芬和她丈夫也赶到了。张淑芬今天也是打扮得很精神,不过比起姐姐们就朴素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妹,你今儿个可把家里的活全忙完了?"张淑英打趣道。

"哎哟,我今天可是放了一天假呢,免得你们说我连个生日都陪不了妈!"张淑芬笑着说。

就在姐妹三人有说有笑时,王素珍和张小明母子俩最后赶到了。王素珍今天穿了一身很普通的家常便装,头发也没怎么梳理,看上去比往日更显疲惫。

"哟,儿媳妇,你今儿个可把我给盼坏了!"老太太看到她,连忙上前相拥。

"妈,对不住,我们来晚了。"王素珍有些不安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小明看着母亲拘谨的样子,心里很是难过。他知道母亲这次一定会很难为情。

"妈,女儿这里有五千块,希望您高高兴兴地过个生日!"

老太太接过礼盒,连连称赞:"好孩子,妈妈真是太高兴了!"

接着张淑英也拿出一个红包,说:"妈,我也给您五千块,祝您生日快乐!"

老太太高兴地接过红包,又是一番夸赞。

到了张淑芬,她拿出一个稍小一些的红包,说:"妈,我和小叔这里也给您五千块,祝您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太太脸上的笑容更浓了,连声道谢。

屋子里顿时鸦雀无声,一片的氛围。张小明的心情无比沉重,他看到母亲的眼圈都红了。

的氛围在屋子里蔓延开来。张小明看到母亲的眼圈都红了,心里难过极了。三个姨妈面面相觑,似乎也没料到会是这种局面。

突然,老太太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把大家都吓了一跳。她脸色通红,盯着王素珍质问道:"儿媳妇啊,你这是什么意思?别的儿媳妇都给我五千块,就你这么点儿钱,你是看不起我吗?"

说着说着,她的眼泪在脸颊上滚落下来。张小明看在眼里,心里更加难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哎哟,儿媳妇,你可别这样啊。"老太太的语气稍稍缓和了一些,"你也知道,我这把老骨头没几年好活了,你们就这么任性,我走了可怎么办啊?"

张淑珍看不下去了,插话说道:"妈,您就别说这些有的没的了。素珍她现在确实比较困难,您就别为难她了。"

"是啊妈,素珍现在的确比较拮据。"张淑英也帮腔道,"不过您放心,有我们三个在,您将来肯定吃穿不愁的。"

张淑芬却摇了摇头,说:"二姐,你说得太绝对了。妈现在身体还硬朗,以后的事将来再说吧。不过素珍妹妹,你这点心意可真是太小气了。"

王素珍被姐夫说中了心事,脸上露出一丝惭愧。她确实是因为家里太穷,所以只能拿出这么一点钱作为礼物。

张小明看到母亲受委屈的样子,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他知道母亲确实很努力在为家里赚钱,可是父亲的收入太低,她自己又没有正式工作,家里的开销全靠她在家里精打细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时,老太太再次拍了拍桌子,说:"行了行了,你们别吵了!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可不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伤心。"

老太太环视了一圈,继续说道:"素珍啊,我知道你现在的处境很困难,可是你也不能这么小家子气啊。你看看你姐妹们,个个都生活不错,你就是太能吃苦了。"

王素珍被老太太这番话说得无地自容,只能低下头流泪。张小明看在眼里,心里五味杂陈。

老太太叹了口气,说:"罢了罢了,今天就不说这些难过的事了。不过素珍啊,你可得改改你的老习惯了,努力去找份工作,好好赚些钱。你要是再这么贫困下去,我可担心你们一家啊。"

王素珍擦了擦眼泪,点点头说:"妈,我知道了,我一定会努力找工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太太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张小明看到母亲决心重新出去工作,心里也踏实多了。他知道,只要母亲肯努力,他们一家的生活就一定会好起来的。

大姐张淑珍虽然没有直接说什么,但她看母亲的眼神里透着一丝同情和鄙夷。二姐张淑英倒是直率了一些,不时用责备的目光扫视着母亲。至于三姐张淑芬,她的态度就更加直白了,时不时就会用看穷亲戚的眼光打量母亲一番。

张小明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母亲现在的处境确实很困难,但她也是被迫的啊。可是三个姨妈却似乎根本不理解母亲的处境,只是一味地用金钱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就在张小明陷入沉思时,王素珍拉了拉他的手,轻声说:"小明啊,我们回家吧。"

张小明点点头,跟着母亲告辞离开了。临走时,他看到三个姨妈仍然用那种奇怪的眼神打量着母亲,心里顿时充满了愤怒和不甘。

回到家中,张小明看到母亲脸上满是疲惫和失落。他知道,母亲今天受到了很大的羞辱和打击。他上前拥抱着母亲,轻声安慰道:"妈,别太难过了。我知道您一直都很努力,只是暂时遇到了一些困难而已。等您找到工作,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素珍点点头,眼里似乎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苗。她拥抱着儿子,说:"小明,谢谢你能理解妈妈。是妈妈太自私了,只顾着自己的苦处,却忘了你们一家人对我的期望。从今天开始,妈妈一定会变得更加努力,去寻找工作机会,让我们的生活重新走上正轨。"

张小明点点头,对母亲充满了信心。他知道,只要母亲下定决心,他们一家人就一定能重新获得尊严和幸福。

就这样,在这个不太圆满的生日之后,王素珍似乎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她开始积极寻找工作机会,每天都在网上和现实中不遗余力地寻找合适的职位。有了母亲的带头作用,张小明也更加刻苦用功,希望将来能够尽快自食其力,减轻母亲的负担。

一家人就这样齐心协力,互相鼓励和支持,慢慢地走出了阴霾,迎接着前方的阳光。

就这样,在老太太生日那天的不愉快经历之后,王素珍开始了新的人生征程。她下定决心要为家里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以改变目前的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妈,我给您做了早餐,您可要好好加油啊!"张小明递上一份营养丰富的早餐。

"谢谢小明啊,有你这么体贴的儿子,妈妈可是幸福啊。"王素珍感激地说着,迅速吃完早餐就出门了。

王素珍先是来到一家服装公司,向他们递交了简历。虽然只是一份普通的营业员职位,但她仍是全力以赴地表现自己。面试官对王素珍的表现也是赞许有加。

"王女士,您的经历和能力我都很欣赏。不过我们公司目前暂时没有合适的岗位空缺,还希望您能多多关注我们今后的招聘信息。"面试官如是说道。

王素珍虽然有些失望,但并没有气馁。她点点头说:"谢谢您的肯定,我会继续关注的。"

接下来的几天,王素珍像这样踩遍了城里大大小小的公司和商家,处处留下自己的简历。有时她会遭遇失败,但从没有放弃过。张小明看在眼里,为母亲的决心和勇气感到无比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明啊,妈妈终于找到工作了!就在那家大超市当收银员。"王素珍高兴地对儿子说。

张小明听到这个好消息,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他上前紧紧拥抱着母亲,由衷地说:"妈,您太棒了!我就知道您一定能找到工作的。"

就这样,王素珍如愿以偿地开始了新的工作。虽然只是一份普通的收银员职位,但至少可以稳定地为家里贡献一份收入了。王素珍每天都卯足了劲工作,生怕有任何闪失。她的勤恳和努力很快就受到了上级的赏识。

有一天,超市经理特意找到王素珍,对她说:"王女士,您这段时间的工作表现我们都看在眼里了。您很勤恳、很尽职尽责,我们都很欣赏您的工作态度。不知您是否有意向,申请我们超市的主管职位?薪酬待遇自然会比现在好很多。"

王素珍被经理的话深深地感动了,连连点头说:"谢谢经理对我的赏识!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全力以赴地去做好主管这份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王素珍很快就从一名普通的收银员升任为超市的主管。她的薪酬待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足以支撑一家人的生活开销了。张小明为母亲感到无比骄傲,他知道这是母亲几个月来孜孜不倦努力的结果。

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王素珍的生活也终于有了转机。她不但可以足够支付家里的各种开销,还存下了一笔可观的积蓄。更重要的是,她重新获得了家人的尊重和赞赏。

就连之前还对她有些微词的三个姨妈,此时也不得不改观。大姐张淑珍看到王素珍的转变,不时会送些礼物来表示赞赏。二姐张淑英也经常会打电话询问王素珍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至于三姐张淑芬,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也不再用那种鄙夷的眼神看待王素珍了。

最让王素珍感到欣慰的,是老太太对她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老太太不时会表扬王素珍的勤奋和能力,对她刚强的性格赞赏有加。有一次,老太太甚至当着全家人的面说:"啊,我这个儿媳妇啊,可真是我张家的骄傲啊!你们都要向她学习,要像她这样勤恳努力啊!"

王素珍听到这番话,内心无比欣慰。她知道,自己终于赢回了家人的尊重,也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从此以后,她将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工作和生活中,努力为家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张小明看着母亲在工作和生活中重拾信心,心里无比高兴。他知道,母亲曾一度陷入困境,也曾被家人耻笑,但她最终还是凭借自己的勇气和决心战胜了一切困难,重新找到了幸福和尊严。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张小明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王素珍重新就业,获得家人尊重和赞赏之后,张家人的生活终于重新步入了正轨。王素珍作为超市的主管,工作努力且稳定,薪酬待遇也相当可观。张小明看着母亲的转变,内心无比欣慰和自豪。

有一天,王素珍突然对张小明说:"小明啊,妈妈最近在考虑一件事。你看,现在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已经好多了,而且妈妈工作也比较稳定。不知你是否愿意,让我们搬去城里住?"

张小明被母亲的提议吓了一跳,有些犹豫地说:"可是妈,我们一家世世代代都是住在这个村子里的啊。要是搬去城里,岂不是斩断了我们的根?"

王素珍笑着说:"小明啊,你想得太遥远了。我们搬去城里住,主要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让你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更好一些。至于你说的根,那是永远也割舍不掉的。"

张小明听了母亲的解释,终于有些动心了。他想了想,点点头说:"好吧妈,听您的安排就是了。我们就搬去城里吧,也让我见识见识城里人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乎,王素珍开始筹备着搬家的事宜。她精打细算着家里的积蓄,最终在城里租下了一套两室一厅的小公寓。虽然房子不大,但比起之前的农村房舍,无疑要干净舒适得多。

搬家的那天,王素珍和张小明忙得热火朝天。他们将所有的家当全都打包好,运上了搬家公司的货车。临走前,王素珍还特意去看望了老太太和三个姐姐。

"妈、姐姐们,我和小明准备搬去城里住了,希望你们能祝福我们。"王素珍恭敬地说。

"哟,儿媳妇啊,你们这是要开启新的生活了啊!"老太太高兴地说,"那可真是太好了,咱们老两口就在这里等你们回来看望了。"

"素珍妹妹,你们一定要保重身体啊,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大姐张淑珍关切地嘱咐道。

"对啊素珍,你们搬去城里可要习惯城里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懂的就问问我们。"二姐张淑英也热情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妹妹啊,你们可要过上好日子啊,可别像从前那样苦哈哈的了。"三姐张淑芬也终于露出了真心的笑容。

就这样,在一片祝福声中,王素珍和张小明踏上了通往城市的道路。搬家的过程虽然辛苦,但他们内心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果不其然,王素珍和张小明在城里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王素珍在超市的薪酬足够支撑他们衣食无忧,张小明也在城里的重点中学就读,学习环境无疑比农村要好得多。

母子二人的生活就这样日渐向好,直到有一天,张小明突然对王素珍说:"妈,我在考虑,是不是也该为家里贡献一份力量了?"

王素珍诧异地看着儿子,说:"小明啊,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啊,怎么突然说要工作赚钱了?"

张小明解释说:"妈,我现在已经15岁了,再过几年就要上大学了。我是想在放假期间去打些工赚些钱,攒点学费。这样您就不用太操劳了。"

王素珍被儿子的体贴感动了,连连点头说:"好孩子,那就如你所愿吧。不过你也要量力而行,可不要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啊。"

就这样,张小明在放假期间开始到处打工赚钱。有时他会在超市里帮助母亲,有时则会在餐馆里洗盘子。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张小明从未喊过一句苦。相反,他很高兴能为家里贡献一份力量。

慢慢地,张小明攒下了一笔可观的学费。而且他在工作中也磨练了很多为人处世的本领,变得越来越稳重和谨慎。王素珍看着儿子的成长,无比欣慰。她知道,张小明已经完全继承了她那种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品质。

就这样,在王素珍和张小明的共同努力下,这个曾经贫困潦倒的家庭终于重新走上了幸福之路。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一点一滴地改变着命运,最终获得了应有的尊严和幸福。

这一切,都源于王素珍当初的那个决心。是她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了家人的质疑和生活的困顿,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正是她的好样子,也影响和激励着张小明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坚韧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