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刘增禄

出口,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其被关注度越来越高。据海关统计,2023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出口23.77万亿元,增长0.6%;进口17.99万亿元,下降0.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级市场中,出海概念也是持续活跃 ,2023年11月21日,大智慧出海概念指数盘中触及5683点高点,虽然之后也跟随大趋势走出了一波明显的回撤行情,但 自今年2月6日反弹以来,指数涨幅已超30% (见图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股中,TCL智家、春风动力、胜宏科技期间股价翻倍大涨,科沃斯、中通客车、海兴电力等近50家公司区间涨幅超过了50%。

国元证券认为, 往后看出口的景气仍会延续,出海的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是能够看到独立走势的赛道。

解密行业龙头的彭祖也表示, 出海是长逻辑 ,家电、工程机械、电力设备都在起涨点, 且这条主线持续时间会很长。

其实自今年1月以来,彭祖即多次提及出海概念的投资机会,其重点分析的出海概念股,此后都走出了明显的上行行情(见图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长期看, 国内家电市场已进入平稳增长阶段,出海将贡献重要增量。 海外市场中,欧美日等成熟市场规模大,也是目前中国企业出口的主要国家。另外,东南亚、中东非等新兴市场出口体量也正在快速增长,中国企业已有布局,未来将成为出海的重要增长来源。

新兴市场具有较强的经济发展活力和人口红利,家电保有量较低,成长空间广阔,同时本土强势品牌较少,中国家电企业有望享受新兴市场增长红利。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海信家电等海外布局领先的公司值得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力板块,变压器作为直接影响电网运行效率、经济性及可靠性的重要设备,在海外市场电力基建、新能源并网及老化电路等因素的推动下,需求高速增长。而与高涨的需求对应的是海外变压器产能不足,美国本土的变压器订单平均交付周期在过去一年里从75周延长至100周,价格上涨了60%~70%,且受主要原材料取向硅钢和铜价格上涨,及变压器产线扩建的投资回报周期长的影响,海外主要厂商的扩产意愿较弱。海外变压器市场供需失衡的现状为性价比高、产能充足的国内厂商提供了广阔的进入空间, 在过去5年里,中国变压器出口规模增长了58%,且未来国内厂商进一步开拓占领海外市场的趋势仍被看好。

此外,国内电表企业在内部竞争中已形成强大优势, 2023年电表出口总额达99.27亿元,其中单相和三相电子式电表占据主导地位。 国内电表市场竞争相对稳定,而海外市场拥有明显优势,一些企业已在东南亚、巴西等地设立多个生产基地。亚非拉地区电表智能化进程较缓慢,未来将持续向智能电表转型。

工程机械领域,2022年以来,企业亦积极谋求出海且成效显著。 伴随我国制造业自2023年下半年至今呈现的结构性复苏,设备更新与出海有望形成共振,为板块带来新一轮投资机会。具体公司如三一重工,2023年,公司坚定“新三化”战略,取得了优于行业的表现。全球化方面,国际收入达432.6亿元,同比提升18.28%,国际收入占主营业务比达60.5%。

随着出海能力的提升,海外业务对上市公司业绩也产生了正贡献 (见表1)。2023年,全部A股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11.3%提升0.4个百分点至11.7%。全年海外业务收入上升+归母净利润增速趋势上升+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为正的二级行业主要有:工程机械、商用车、航海装备、小家电、消费电子、油服工程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申万宏源分析表示,根据2023年A股上市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对公司分组,呈现出出海能力越强、企业盈利越好的特征。2023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在(60%,80%),(80%,100%)区间的公司,2024年一季度营收增速均超过8%,扣非净利润增速均超过40%。而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在(40%,60%),(20%,40%),(0,20%)组别的公司,2024年一季度的收入与利润增速则依次下降,营收增速分别为4.1%、3.6%和-2.5%,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3.6%、5.4%和-4.8%。

观察发现,海外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偏高的公司,今年以来也得到了外资机构的高度认可。

如三柏硕,公司2023年度的营业总收入为3.32亿元,海外业务收入同样为3.32亿元,海外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了100%。在今年1月初的的投资者互动平台交流中,公司表示其境外业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90%,产品主要销往北美和欧洲地区。与迪卡侬等国际知名零售商及体育品牌建立了良好、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今年一季度末,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中出现了4只QFII的身影,包括高盛集团、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摩根大通证券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再比如联域股份,公司13.17亿元的海外业务收入也占到了公司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90%以上。今年一季度末,公司也同时得到了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巴克莱银行有限公司、摩根大通证券有限公司的集体重仓。

另外,结合今年以来北上资金的动向,多家海外收入占比较高的公司还得到了“聪明钱”的加仓,如立达信,当前北上资金持股占公司流通股本的比重为16.55%,而2023年底,北上资金持股占公司流通股本的比重为10.17%,北上资金占比提升了6.3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新宝股份、雅克股份、柳工等公司,今年以来北上资金持股占比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