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有许多的领袖或者是伟人被我们铭记着,但是也有数不清的人,默默无闻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可能是一位基层干部,也可能是一位市长,或是一位省长,虽然没有处在权力的正中心,但是他们在任职的范围内却兢兢业业,受到了当地老百姓们的尊敬和欢迎,对于当地的百姓们来说,这就是人民的好干部,而张劲夫就是这样一位让人民无法忘记的好干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4年张劲夫出生在安徽省肥东县的一个农民的家庭里,从小张劲夫就非常的听话懂事,聪明好学,乡亲们时常称赞他只要好好上学,将来一定大有出息,但是那个时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家里能有口饭吃就已经不错了,供孩子上学简直是天方夜谭,这个时候张劲夫的祖母站了出来,不顾所有人的反对硬是将张劲夫送到学堂去读书。后来张劲夫在晚年回忆起这段时光时,眼中总是充满着泪水,自己因为参加革命工作太忙,没有一天在祖母身边尽孝,每每想起心中充满着惭愧。这些虽是后话,但是也不难看出张劲夫是一个重情重义懂得感恩的人。

因为祖母的坚持,进了学堂的张劲夫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勤奋学习,15岁考入了南京晓庄学校读书,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并且积极的吸收先进思想,他清楚的看到国家的局势并不乐观,爱国之心油然而生,就这样一颗投身于革命事业的种子在心底萌发。他将爱国之心化为行动力,和同学们积极地讨论国家大事,和有志青年一起探讨如何才能救国救民,并且在朋友的介绍下,21岁那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此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在抗战期间他没有奋战在抗战第一线,但是他在特务和汉奸的眼皮子底下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抗战宣讲,给我党挖掘了一批又一批的爱国青年。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派到浙江主持财政经济工作,在工作中无论事情大小他都亲力亲为,认真对待,因政绩突出后被组织调到中央担任财政部部长一职。后来他的故乡安徽正好需要一位精明强干的领导人,经组织的观察,发现了张劲夫正好符合,他是安徽本地人,熟悉那边的风土人情,能够更好的对安徽的未来发展进行规划,就这样在1980年张劲夫调回到自己的家乡安徽做省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家乡工作虽然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是张劲夫不敢有丝毫的懈怠,那个时期全国各地都在大力的发展经济,而张劲夫自然知道身上的担子有多重,他下定决心要交一张满意的答卷给家乡的父老乡亲。于是他先是到基层进行走访调研,得到了充分的考察结果后,开始鼓励乡亲们实施“包产到户”,这一举措调动了乡亲们的积极性,同时也拉动了安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张劲夫看到乡亲们的脸上开始挂上满意的笑脸时,心里也是鼓足了干劲儿,后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让安徽从单一的以农业发展为主的经济模式转化为多种经济模式并存的新模式,这种经济模式下让安徽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也愈加的富裕。可见,张劲夫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确实给自己的父老乡亲们交了一张满意的答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张劲夫又被调回了中央任职,担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一职,后至离休。纵观张劲夫的一生,他不仅为国家的经济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为教育事业同样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不仅积极的推进了中央科学院的建立,还极大的促进了国家科学事业的发展,他做出的这些贡献会始终铭记在我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