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帝刘义隆是南北朝的南朝宋第三位皇帝,其开创的“元嘉之治”也是整个南北朝少有的治世。但刘义隆最后却是被自己的儿子、太子刘劭弑杀的。更讽刺的是,刘义隆被儿子弑杀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刘义隆加强皇权的改革。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了解中国历史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汉末到南北朝的几百年是士族门阀崛起、主导社会、衰落的时代。到了宋文帝刘义隆登基的时候,“王与马共天下”的门阀政治虽然已经结束,但士族门阀依然强大。士族门阀对皇权是很大的威胁,更不要说南朝宋的刘氏皇族还是寒门出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士族门阀之外,由于刘义隆得位不正,南朝宋的开国勋贵也对刘义隆的皇位形成了威胁,这是刘义隆冤杀檀道济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对士族门阀和开国勋贵的威胁,刘义隆采取的办法是重用皇族宗室来制衡士族门阀和开国勋贵,为南朝宋的各种宗室内乱埋下了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义隆此生重用的宗室主要有两人:一个是自己的弟弟、彭城王刘义康;一个是自己的儿子、太子刘劭。刘义康和刘劭又可分为一文一武:刘义康负责处理朝政,是文;刘劭负责宫廷防务,是武。因为担心掌握兵权的开国勋贵再行废立,所以刘义隆一直在加强刘劭的兵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元嘉十五年(438年),刘劭统率的东宫军队已经拥有一万以上的甲士(上忧有窃发,辄加劭兵众,东宫实甲万人),规模与负责保护刘义隆的羽林军相当(东宫置兵,与羽林等)。再算上支持刘劭的始兴王刘濬等人,刘劭在都城建康的总兵力甚至超过了皇帝刘义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因如此,当刘义隆和刘劭矛盾激化的时候,刘劭立刻集结了数千兵马攻入了皇宫。由于兵力上的差距和刘义隆赋予太子的负责宫廷防务的权限,保护刘义隆的宫中禁军既没有抵抗也没有给刘义隆报信,最终导致刘义隆被儿子的亲信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