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开始着手发展经济,当时,为了充实地方管理人才,毛主席专门从部队中抽调一部分干部,并到地方出任省委书记、市委书记等职,因为工作性质的变化,这些干部后来并没有参与军职,如此,他们便与军衔失之交臂。

在中央派驻地方任职的干部中,有一位名叫戴季英的人,他被任用为河南开封市委书记,并在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张玺麾下任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季英是当之无愧的开国元勋,他对革命有功,对人民有过一定的贡献,然而,随着其到河南任职,他却逐渐无法正视自己。因为利欲熏心,在开封任职期间,戴季英竟然无视党的纪律,并向毛主席伸手要官。

共产党员为革命绝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所以对于戴季英这种做法,毛主席十分震怒,为了严肃党的纪律,1952年,戴季英遂被开除党籍,并被撤销了一切职务。

戴季英虽然犯了严重的错误,但实事求是的讲,他也不失为我党一位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特别是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戴季英也曾为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戴季英于1906年2月28日出生在湖北黄安一户地主家庭,因为生活富足,他从小便受到了父母疼爱。当时,戴父为了培养戴季英,专门将其送到武汉省立第一中学读书,在这里,戴季英第一次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其他地主子弟不同,戴季英十分同情弱者,在武汉省立中学读书期间,他就经常走出校门,并帮助和资助工人、农民,因为其思想开明,又活跃积极,1927年,戴季英遂被组织提为共产党员。

1927年的中国动荡不安,这一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他们疯狂屠杀革命者,并蓄意制造反革命事变,在这样的局势下,戴季英等共产党员不得不转入地下进行斗争。

1927年9月,中共黄安、麻城等地兴起农民运动,戴季英受到组织指示,遂回到黄安协助潘忠汝、吴光浩等人领导武装起义,他们于当年11月发动暴动,并成功组建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革命军。

鄂东革命军的组建,是戴季英参与军事斗争的开始,也是其进入红四方面军领导阶层的开端。在鄂豫皖地区,戴季英一边协助潘忠汝等发动军事斗争,一边又在根据地努力开展土地改革,因为其公平公正的做法,1928年,戴季英遂被组织破例提拔为黄安县委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2年,国民党对我鄂豫皖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围剿”,由于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坚持左倾领导,红四方面军在这次战斗中遂损失惨重。为了保存主力,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主力则撤出了鄂豫皖苏区,而戴季英则被留下来在根据地坚持作战。

鄂豫皖省委之所以留戴季英在根据地工作,一是因为他是黄安本地人,熟悉根据地现状,二则是因为戴季英有领导地方工作和军事工作的经验,便于根据地的恢复和重建。因为其政治工作能力突出,戴季英这一时期遂出任鄂东北游击总司令,并协助吴焕先、徐海东等人指挥作战。

鄂豫皖根据地的恢复和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在国民党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恢复工作就更显得尤为艰难的。红四方面军主力走后,戴季英继续遵照原张国焘的指示在苏区实行整肃,他在七里坪等地错误处决了一批红四方面军干部,并给根据地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1933年夏,蒋介石对我鄂豫皖根据地发动了新一轮“围剿”,在这样的情况下,徐海东、戴季英、程子华等人便不得不率领红25军进行长征。

漫漫长征路,红25军亦是历经艰难,在这期间,戴季英相继担任红25军政委、红25军参谋长和鄂陕特委书记等职,其也为红25军长征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25军长征胜利后,身为参谋长的戴季英正式就任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保卫局局长,这一时期,戴季英身兼数职,又开始了整肃。在陕北,他与聂洪钧、朱理治等人掀起整肃运动,并逮捕了刘志丹、高岗等陕北红军干部,后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在毛主席的亲自过问下,戴季英才将刘志丹等人放了出来。

戴季英对鄂豫皖根据地和红25军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他在根据地的两次整肃,却是不得军心民心的,也正因为如此,陕北“整肃”事件后,中央则给予戴季英记大过一次。

1944年,中央着手组建河南军区,为了发展河南抗日根据地,戴季英、王首道、王震、王树声等人率八路军359旅等部挺进中原。在这一时期,戴季英成为了河南军区的实际领导,他与王树声、李先念等人长期坚守在中原,并为中原解放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46年6月,蒋介石对我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时任中原地区第1纵队司令员的戴季英,配合王树声等人率解放军挺进鄂西北,因为其卓越的指挥与领导,鄂西北根据地很快便创建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季英在中原解放区的优秀表现,为他后来出任河南省要职奠定了基础,然而,随着其地位的提升,他却生出了留恋权位的心思。

戴季英就任河南开封市委书记时,他的上级为吴芝圃和张玺,当时,吴芝圃正任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张玺为河南省委书记,他们都是河南省委的正式委员。

在戴季英看来,无论是张玺,还是吴芝圃,他们都没有自己资历高,功劳大,于是,在1951年底,戴季英便主动给毛主席写信,并要求自己担任河南省委书记。

对于戴季英的错误要求,毛主席等中央领导自然不能容忍,为了严肃党的纪律,1952年,戴季英遂被撤销了一切职务。

应当说,戴季英在革命年间是立有功劳的,不过,功劳大,不代表就可以伸手向中央要官。1952年后,戴季英长期在郑州生活,1997年11月,其在郑州去世,终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