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一个人要变得强大,更需要的是敌人,而不是朋友。

一个国家同样如此。

近期,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经济论坛上的惊人言论搅动了整个亚洲货币市场,掀起了一场风暴。

日元一度创下34年新低,日本政府不得不出手干预汇市。

然而,尽管如此,日元再度探底,如今又回到了155的警戒线。

这场风暴不仅席卷了日本,还波及了越南。

越南盾惨遭重创,汇率跌至1:25455的历史高位,近三成的国际资本撤离越南,仿佛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事实上,美国的真正目标是中国。

耶伦明确表示将全力遏制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称人民币有自己的“圈子”。

她的言论点燃了华尔街空头的激情,纷纷开始做空人民币。

颇有一种不将人民币干倒誓不罢休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究竟是如何针对我国人民币的?

我们又会如何面对,这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经济一直未能完全复苏。

即便是经济实力强大的美国,也难以避免这种压力。

自2022年以来,美国在科研和经济领域虽然表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但实际上,其财政状况早已陷入增长缓慢、复苏艰难的困境。

国债高企,经济赤字同时加剧,这一系列问题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美国的经济实力。

美国政府虽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但结果并未如预期般显著。

财政赤字逐年扩大,国债规模持续攀升。

在普通民众的生活中,这些宏观经济问题体现得尤为明显。

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许多家庭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

就业市场虽有回暖迹象,但许多岗位的薪资增长仍未能跟上通货膨胀的步伐。

人们的消费信心不足,经济活动难以全面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汇率和国债同时陷入负增长,通货膨胀也随之而来。

目前,美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财政压力,国债高达36万亿美元,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

自建国以来,美国从未经历过如此严峻的财政危机。

经济学家们频频发出警告,如果继续无节制地增加债务而不采取有效的财政政策,整个国家可能会陷入深不见底的经济泥潭。

通货膨胀如影随形,物价飞涨使得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大幅上升。

工资增长却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许多美国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

房贷、学贷、医疗费用……每一项都让人喘不过气来。

美国梦似乎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幻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危机,只能通过各国购买美国国债以缓解其债务压力,但美元不稳定且利息不断增加。

美国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国内通货膨胀,短期有效但长期问题显现。

美国经常违背国际政策,将国内危机转嫁他国。

然而,我国领导人聪明地分批卖掉大部分美债,目前持有的美债数量安全,对我国经济无影响。

美国对此不满,但无法动摇我国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有一个国家可不好过了,它就是日本。

日本近年来的经济困境,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咎于它对美国的盲目信任。

作为美国的忠实追随者,日本一直对美国言听计从。

然而,美国为了保护自身利益,暗地里在进行经济策略转移,试图将经济矛盾转嫁出去,日本却没有察觉到这一点。

这一局面导致日本一边积极支持美国的经济政策,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另一边则面临着国内经济的重重压力。

美国不仅没有在关键时刻给予实质性的支持,反而在日本排放核污水的问题上大力推波助澜。

随着各国纷纷抵制日本的相关产业,日本的经济状况日益恶化。

国内经济数据不容乐观,多个行业受到重创,失业率上升,民众的生活水平下降。

企业纷纷破产,市场信心低迷,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日

本政府虽然试图采取措施应对,但效果甚微,经济复苏的道路仍然遥遥无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的行动直接拉大了美元与日元之间的差距,几乎让二者的价值差距如天壤之别。

日元汇率迅速滑落,出现了直线式的暴跌。

这一切都显示出日本成为了美国金融操控的最大受害者。

面对这样的局面,日本可能百思不得其解,昔日的“盟友”为何要如此对待自己?

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日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与其他国家不同,早早识破美国真面目的国家已经为自己找到了安全的避风港,不再受美国的摆布。

然而,日本显然没有如此幸运。

美国的这一系列操作不仅打击了日元的价值,还深刻影响了日本的经济稳定。

曾经依赖美国的信任和支持,如今却被推向了深渊。

经济的震荡不仅让日本企业承受重压,普通民众也感受到了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的压力。

许多人开始质疑,这样的盟友关系到底值不值得继续信赖?

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看着日本的遭遇,纷纷开始重新审视与美国的关系,避免重蹈覆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外汇市场对日元加剧抛售,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更是暴跌,甚至在4月底的时候,直接破160比1,创造了三十多年以来的新低。

日元的贬值直接反映在物价上涨上,让居民的生活成本大幅增加。

一位居民感叹道,过去一棵白菜只需七八百日元,但如今价格竟然翻了四倍。

肉类的涨价更是令人瞠目结舌,进口牛肉价格翻了几倍,鸡肉也从原先的400日元涨到了600日元。

这种物价上涨的压力不仅限于居民的日常生活,还波及到了各个方面。

日元贬值使得日本的进口成本显著增加,经济压力也随之而来。

每一位在超市结账时皱眉的顾客,每一位重新计算预算的家庭主妇,都在感受着这场货币贬值带来的冲击。

日本社会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显得愈发紧张和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作为一个高负债国家,如今债务已经飙升至惊人的250%。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日本政府并非坐视不理。据日本央行近期的数据分析,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干预汇市,试图稳定经济。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对此做出了微妙的回应。

她表示,希望日本在汇市干预方面能够更加谨慎。言语间隐含着对日本政府行动的指责,暗示其操作可能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早在4月23日表示,为应对日元贬值,将不排除任何选项,暗示可能干预汇市。

4月22日,日元对美元跌至1美元兑154.85日元,创34年新低。

主要原因是中东局势缓和和日美利差扩大,投资者抛售日元买入美元。

3月,日本央行调整货币政策框架,结束负利率,但紧缩力度不及预期,日元继续贬值。

国内资金流向海外,套利交易加剧日元贬值。尽管财务省多次口头干预,市场预期美元和美国利率仍会上升,日元可能进一步跌至155的“危险”阈值。

目前来看,这个“愿望”已经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早着手去美元化

在过去,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中国曾持有大量美国国债。

曾几何时,中国一度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

然而,随着中国的逐渐崛起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

近年来,中国逐步减少了对美国国债的持有。

中美两国关系一向敏感复杂,作为全球最具实力的两个国家,美国时常试图干扰中国的全面发展,以维护其资本霸权的地位。

两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使得中国在处理美国国债问题上更加谨慎。

减少持有美国国债不仅是对外部风险的应对,也是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谋求更大自主权的重要举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我国早就已经陆续抛出美国债券。

目前,美国面临着960亿美元新发国债无人敢接的窘境,显示出全球不少国家已经觉察到美国通过债券收割利益的行为。

因此,各国纷纷开启自己的货币保卫战。

我国停止购买美国债券,在美国看来,这无疑是一个对抗行为。

美国财政部表面上宣称不会与我们脱钩,实际上却图谋通过金融市场打压人民币。

然而,我国早有准备,不仅不给美国任何机会,还不断与其他国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巩固我们的经济状况。

这种前瞻性的策略使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占据了主动权,彰显了我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的决心和能力。

通过稳步推进“去美元化”战略,我们不仅保障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也为全球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和稳定性作出了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中国通过多样化的金融手段,逐步在全球金融博弈中占据了主动地位。

无论是数字人民币的推出,还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金融合作,中国正在重塑国际金融格局。

这种主动权的掌握,不仅为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为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

然而,在这场金融暗战中,中国能否保持这一优势,仍需时间的考验。

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中美贸易战的起伏、欧洲经济的动荡、新兴市场的崛起,无不对中国的金融战略提出新的挑战。

对于全球其他国家来说,这意味着在面对一个金融力量日益强大的中国时,需要更加谨慎和战略性地应对。

在这片汪洋大海中,所有国家都必须系好安全带,做好长期迎战的准备。

无论是通过调整自身的金融政策,还是加强国际合作,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未来的国际金融格局。

对于中国来说,前方的道路既充满机遇,也充满了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信息源:
【1】新京报-《在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创逾一个月新低 预计短期汇率波动或增大》(2024-05-06)
【2】环球网-《关于“超强美元引发动荡,日元韩元首当其冲!货币贬值令亚洲多国紧急应对”的报道》(2024-05-09)
【3】财联社-《关于“美国财长耶伦:不担心GDP数据 微妙回应‘若日本干预汇市’”的报道》(2024-04-26)
【4】上观新闻-《日元彻底崩盘,跌至34年新低!》(2024-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