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非常和蔼可亲的宋庆龄,在八十多岁的时候被气得发抖,直言这是污蔑,我不干了!她为何这样生气呢?发生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6年,我们最亲爱的周总理永远离开了我们。这是一个举国悲痛的消息,当时八十多岁的宋庆龄也非常悲伤,在家里为这位老朋友,痛哭流涕,整整两天。

她非常想最后看看这位老朋友,非常想送送这位革命战士。于是她不顾别人的劝说,执意要到北京参加总理的追悼会。谁知却发生了非常荒唐的事,结果宋庆龄追悼会都没有完成就愤然离场了!

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荒唐之事?是关于总理的吗?宋庆龄和总理之间深厚的革命友谊是怎样建立的呢?

宋庆龄和总理的初次相见

宋庆龄第一次见到总理就对他印象非常深刻了,不仅仅是因为他长相帅气,而是因为总理那意气风发的模样,尽管十分年轻,但是却是一位革命离场坚定,旗帜鲜明的人了!

当时的总理,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工作能力非常出色,多才多艺,有着成熟的思想。当时孙先生和我党一起在广州建立黄埔军校,总理当时刚刚从法国留学归来,所以在我党的安排下,进到黄埔军校任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孙先生非常赏识他,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所以在孙先生的引荐下,结识了孙先生的夫人宋庆龄。

两人认识之后,常常会交流革命思想,一来二去,就成了朋友。甚至有一次,总理还亲自邀请宋庆龄到黄埔军校演讲,而宋庆龄的演讲逻辑清晰,慷慨激昂,让学生们感受到了革命的热情,中华民族的希望!而总理便更加钦佩宋庆龄的学识了!

在北伐战争期间,宋庆龄和总理也有非常多的合作和交集。宋庆龄是一个非常爱国,关心同胞的人,当他看到士兵们伤痕累累时,觉得非常心疼。为了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了可以及时救治北伐战争的受伤士兵,宋庆龄还组织了北伐伤兵救助红十字会。

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成立当天,宋庆龄还邀请了总理到成立大会上讲话,希望他可以对伤者有所慰藉。

当时总理发自肺腑地感谢宋庆龄所作的一切,因为成立这样的组织是不容易的。他十分感谢宋庆龄可以为救治伤员尽一份力量,并且总理还为红十字会的工作提了非常多具体建议,为红十字会后来的工作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

宋庆龄的选择

虽然两党是一片祥和的景象,但是好景不长。在孙先生去世之后,老蒋开始越走越远,宋庆龄就越来越尴尬。本来是积极投身革命事业的两位爱国之士,变成了需要避嫌的不同立场的人,可明明都是中国人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宋庆龄被迫陷入了两党博弈的漩涡中,她已故的是爱国的,救国的。但是他已经离去了,老蒋将自己的野心家身份暴露。但是老蒋还是自己的妹夫,所以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位国民党创始人孙先生的遗孀,很可能会站在老蒋的那一边。

但是他们都猜错了!因为在宋庆龄的心里,国大于家,只有把同胞们救出这个水深火热的牢笼,把敌人赶出祖国,祖国才有新生的可能!而宋庆龄看出我党才是新中国的未来!所以她毅然决然地站在我党这边,甚至以后都非常坚定地跟随我党!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政策,南昌起义发动,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被打响。

宋庆龄知道南昌起义后,便发表了中央委员宣言,表示支持南昌起义,声援总理,谴责蒋、汪等人叛变国民革命的行为。虽然老蒋是他的妹夫,但是她一直的立场坚定!

因为宋庆龄在国民党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很多人都很尊敬他,所以老蒋就非常不爽她支持我党,老蒋觉得,宋庆龄怎么说也是自己老婆的姐姐,竟然不站在他这一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老婆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所以就不能对宋庆龄下手,只能到处派人劝说宋庆龄。但是宋庆龄的态度一直都非常坚定的,所以是不可能和老蒋同流合污的!

后来,老蒋想来硬的,就威胁他,甚至还有过杀她的念头。当时宋庆龄的弟弟宋子文提醒宋庆龄千万不要再回上海了,毕竟老蒋已经丧心病狂了,万一宋庆龄再遭遇不测,后果不堪设想。

而老蒋那边虽然碍于种种原因,没有对宋庆龄下手,但是也下令对宋庆龄进行严密的监视。当时宋庆龄心里全是丈夫的遗愿,所以她决定前往苏联。

在朋友的帮助下,宋庆龄来到了苏联,他看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片繁荣,心中觉得十分颤抖,她对于马列主义有了更加高度的认识。宋庆龄多么希望,祖国也可以安宁,不再有战争和苦难!

宋庆龄和总理的革命友谊

918事变爆发,老党贼心不死,加大了对我军的围剿,宋庆龄觉得自己应该要有自己的使命!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她不怕艰险,回到了国内。即使面对老蒋的监视和自身在刀尖上的生命,她也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害怕!

她想起曾经那个有头脑,有抱负的周总理,所以即使她现在也十分困难,还是对他说,革命事业有什么困难,她都愿意帮助!因为此时的她,情况还是比我军要好一些的。

当时总理听了这句话非常感动,他知道宋庆龄是真心想帮助我党,是真心爱国的。所以为了我党内的机密文件的安全,为了避免被国民党毁尸灭迹,所以总理也不和宋庆龄客气了,请求她代为保管党内机密文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宋庆龄把这些十分重要的文件藏在自己的家中,而这才躲过了国民党特务的盘查,才得以保存!

长征即将胜利的时候,世界各国都开始对我军十分好奇,因为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所以有记者找到宋庆龄,希望可以通过她的关系,去到陕北进行采访。

于是宋庆龄马上书信一封给总理,说明了当时的情况。他们二人在交谈中,都知道,这将是让世界了解我军的大好机会,便同意了那位美国记者的请求。

在宋庆龄的安排下,那位记者躲过了层层盘查,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拜访了我党很多领导人。当时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了下来,写出了非常著名的一本书,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那本书叫做《红星照耀中国》。

在上海沦陷之后,宋庆龄去到了香港,但是他仍然不遗余力地支持我党,为我党提供帮助和支援。甚至利用她的人脉和才学身份等,牵头成立了保卫中国同盟,希望得到更多国际友人和海外华侨的援助。宋庆龄和总理一起,积极解决了非常多军需民用。

1938年,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去香港办事,便主动去到了宋庆龄住所看望,两人一见如故,聊了非常多的有关革命的话题,邓颖超还邀请了宋庆龄参加我党组织的救国活动,一来二去,俩人也成了好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两年之后,为了宋庆龄的安全。总理派人到香港把宋庆龄转移到重庆,而宋庆龄也没有闲下来,一直坚持自己的革命事业。虽然她和她的好友周总理已经很久未见了,但是一直保持着书信的联系。

新中国成立前夕,主席和总理联名邀请宋庆龄来参加会议,但是当时上海仍未解放,宋庆龄也处在严密的监视之中,老蒋也非常丧心病狂,所以便遗憾没能参加那次会议。

所以在上海解放之后,总理便提议将宋庆龄接到北京参加开国大典,还提议了自己的夫人邓颖超去接宋庆龄。于是,邓颖超带着主席和总理的亲笔信见到了宋庆龄。

当时二人久别重逢,紧紧相拥在一起。但是宋庆龄却说自己不愿意去到北平,因为自己的爱人孙先生因病去世的地点就是北平,所以北平对宋庆龄来说就是一个伤心地。

不过,当读完主席和总理十分真诚的亲笔信之后,大为感动,所以便决定和邓颖超一起回北平参加开国大典!

宋庆龄到了北平之后,主席和总理亲自迎接她。宋庆龄在开国大典上看到了自己最爱的人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她望着孙先生的画像,感到十分欣慰,默默流下了泪水,她知道孙先生如若泉下有知,也会为这一天感到幸福和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之后,总理为了让世界更加了解我国,想要办一个英文杂志,于是想到了宋庆龄。因为宋庆龄是一个十分有才学的女子,还曾经在香港办过英文杂志。

宋庆龄对于这个提议当然是十分支持的,马上就联系了一些国际专家和记者,结合众人的力量,1952年创办出英文杂志,把新中国的真实情况,介绍给了150个国家和地区。

总理的离世

我们伟大的总理也许因为太辛苦,确诊了膀胱癌,但是他却没有停下工作休息。甚至更加殚精竭虑地工作。即使别人担心地问他,他也只会说自己没什么大事!总理为了我国人民,为了祖国的事业,真的付出了很多。

1976年,周恩来逝世了,接到消息的宋庆龄,十分难过,即使自己的身体不怎么好,还有着多种疾病,也匆匆到北京送别老友。当时为了防止有什么意外,所以她还带上了自己的两个养女一起去。

在总理的遗体告别仪式时,宋庆龄在两个养女的搀扶下,伤心赶到。当时的总理面容憔悴,宋庆龄仿佛又见到他年轻时意气风发的模样,深感悲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也只是老友之间的最后一面,两人相识多年,这最后的仪式,虽然很伤心,但是肯定得送送好友。但回到住处休息的时候后,秘书告诉她,很多人都在讨论为何她会去参加遗体告别,还带了两个不相干的人!

宋庆龄觉得十分气愤,难道老人家带俩女儿扶我也不可以?而且这俩孩子还是总理看着大的,为何不能去!

委屈的宋庆龄觉得非常无奈,但是几天之后是总理的追悼会,所以便不和其他人斤斤计较,忍了下来。

在总理的追悼会举行,宋庆龄带着病体来送他好友的最后一程。但是却又有人在现场嘀嘀咕咕,说什么总理帮,和总理是一伙儿的!

当时宋庆龄气得颤抖,又想到前几天发生的事情,忍无可忍,但是又不好发作,便愤怒地在众目睽睽之下离场了!

宋庆龄回到家中勃然大怒,问秘书,总理帮是什么?总理这么多年来,为国为民,即使生病了也在所不惜,但是却有人这样子污蔑,这样不明事理,简直是气愤!而且总理什么时候搞过帮派?从未有过这些乌烟瘴气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庆龄直接说她听不得他们这样子污蔑总理,我还是马上辞职回家养老好了!

虽然宋庆龄很生气,但是众人都劝说她顾全大局,所以最终没有辞职,只是回家休息了一段时间!

我们不仅要记得革命战士的牺牲,我们还不能忘记总理对我们的好!那些人说的话,显然是不对的!另外,无论在什么年代宋庆龄与总理的革命情谊都是令人动容的,他们为了中国而奋斗,为了同胞不惧生死的精神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