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万云同志原名许香云,又名许健,饶阳县南合村人。一九二一年,许万云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就有较强的求知欲,渴望能上学堂学文化。

由于她家境贫寒,美好的愿望不能实现。她只得在家帮助母亲烧火做饭,喂猪养鸡,跟嫂嫂学做针线画,父母兄嫂都夸万云聪明、勤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十二岁时,霍乱病夺去了母亲的生命,一年之后,父亲又患病去世,她只好和兄嫂相依为命,哥哥万书待人温厚,嫂嫂也十分贤惠,对她关怀备至,长期的同甘共苦,使万云与兄嫂感情十分融洽,万云出嫁之后,还经常回家探望兄嫂。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万云的哥哥投身革命,当了村党支部书记,后又担任抗日区长,嫂嫂也参加了革命工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哥哥嫂嫂经常向她讲革命的道理,万云深受教育,回村积极参加抗日工作。

万云的公公是个老中医,思想比较守旧,对万云参加村里工作看不惯,极力阻挠,万云好言相劝,耐心解释,可老人的思想一时难以转变,婆婆和小姑也经常冷言冷语。

万云开会回来,常常吃不上饭,叩不开门,面对困难和阻力,万云不灰心,不泄气,继续满腔热情地从事革命工作,后来党支部想方设法做通了公婆的思想工作,二位老人终于转变了对万云的态度。

万云虽然没有文化,但聪明伶俐,学会了许多抗日歌曲经常在村里青年妇女、学生中教唱,她还不分白天黑夜走门串户发动妇女募捐、做军鞋、送郎、送子参军。

由于万云工作出色。不久当选为村妇救会主任。一九三九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九四0年秋,上级选派她到军分区政治处受训,她非常珍惜这一学习机会,刻苦努力,进步很快。

当时津浦铁路沿线,是敌人重兵把守,严密控制的地区,上级决定,抽调一批干部,加强这一地区的抗日工作。

训练班结束时,万云同志主动找领导请求到津浦路附近开辟工作,领导看她很坚决就批准了她的请求,分配她到建国县四区任妇救会主任。

当时,四区的环境十分残酷,工作条件很差,万云和同志们只能白天隐藏在堡垒户家里,晚上出来活动,向敌人喊话,走村串寨,发动男青年参军参战,组织妇女拥军优抗,做军鞋、军袜,积极支前。

家里的婆婆总怕她有什么意外,多次托人带信,要她放弃工作回家去。万云同志十分坚定,一方面想办法做老人的思想工作,一方面通过嫂嫂,要了自己的全部衣服,准备长期坚持战斗。

一九四一年麦收前的一天,许万云同志刚到建国县一个村庄,召开妇女干部会,她派一个可靠的女同志到各村去送信,这位同志刚出村北口,不料被迎面闯来的十名伪军堵住,躲闪不及,藏在脑后发卷里的信被搜出。

敌人知道村里只有一名妇女干部,便连放数枪,向村里冲去,许万云听到枪声,镇静而又迅速地带好文件向村西突围,出村不远,被一颗子弹击中腹部,她很快掏出手绢按住伤口,迅速趴在地上用手枪还击。

被打断的肠子不断向外流出,伤口剧疼难忍,万云的气力越来越小,汗流满面,口渴唇燥,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清醒地知道自己就要支持不住了,于是紧咬牙关,将断肠重新塞进腹内,手绢湿透了,又拿出白毛巾堵住伤口。

接着,用颤抖的手掏出文件,拼力撕揉,还用牙咬。疯狗般的敌人,从四面围上来,得到的只是满地的碎纸屑,敌人气急败坏,当即用刺刀把许万云同志刺死。

等战友和乡亲们赶来,看到倒在血泊中的万云同志,都禁不住失声痛哭,党的好女儿、人民的好干部许万云同志为民族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牺牲时年仅二十岁。

噩耗传回烈士的故乡,曾和烈士朝夕相处过的亲人,并肩战斗过的战友,更是悲痛万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万云烈士被隆重地安葬在她曾经战斗过,并洒满鲜血的建国县的土地上,她忠诚、勤奋的工作态度,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动着革命的后来人奋勇前进。

《烽火巾帼 抗日战争的女英》、《河北女英烈》1、2辑,《中华女英烈》1、2辑,《革命烈士事迹汇编》、《广东英烈传》1、2辑,《泰安女烈士》、《长征中的故事 巾帼英雄》、《自卫反击战》、《渤海边上的女英雄》、《烽火巾帼 抗日战争中的女英雄》、《妇女运动史料》第一集、《浙江革命女烈志》、《忠诚》、《中华英烈事迹读本》第一卷,《上海女英烈》、《东纵女英烈》、《黑龙江女英烈》、《白山黑水女英烈》、《划破夜幕的红星 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