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军是什么?

是当年后金建立的东北亚最强军事集团。

这支军队战斗力彪悍,借力明朝的内乱成就了清朝的入关伟业,还有后续的定鼎天才,也算历史上的知名强军。

但是这强军,却在多尔衮死后渐渐萎靡,面对吴三桂叛乱时,尚且年轻的小康熙,看着八旗军的混蛋样,差点就要寻死回老家,如果不是孝庄太后稳住局面,清朝估计要完。

是什么让这支强军,变成这样?

回归历史,追溯前世今生,或许就懂了军队战斗力强大的根源和衰弱的因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旗军服饰)

后金的崛起源自努尔哈赤的奋斗,还有随后的统一女真各个部落,进而开始践行八旗制。

但在统一女真之前,努尔哈赤所率领的军队,其实战斗力不咋滴,反而非常拉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点上也有一段趣事证明。

公元1585年(万历十三年),当时还是建州女真酋长的努尔哈赤带着自己的81个部将征讨女真哲陈部。

这80多人的小队伍,能跟着努尔哈赤一起出征,足见都是部落中的精锐之士,但后续的战斗却打得非常有戏剧性。

小分队出发后没多久,不知咋滴消息就泄露了。一看努尔哈赤来进攻,对手就联合起五个女真小部落,凑了支八百人的部队,准备包围消灭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曾经读过三国演义,知道行军打仗情报的重要性,也知道要在后方留暗哨以防偷袭,于是就留下了一个暗哨放在后方,随时通风报信。

就这样,81人的小队伍,留下一个人还剩下80人。然后努尔哈赤就放心地进军了。

潜伏在后方的暗哨,也观察到了小部落联军的踪迹,一看情势不对,立马去找努尔哈赤报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曾想,这暗哨不咋聪明。

一溜烟追努尔哈赤,一追追不见了不说,自己还迷路了。

不知道消息的努尔哈赤,一路往前走,以为后方没人偷袭,谁曾想就倒霉了。

八百人的联军,将努尔哈赤给包围了。

这下努尔哈赤懵了,我的暗哨咧?

蒙完之后,一看情势不对努尔哈赤开始准备战斗。

80对800,这仗不好打啊,更不好的是,就在努尔哈赤寻思如何打时,自己两亲戚,札亲和桑古里脱下战甲一溜烟跑了。

这两人以身作则,快速闪退让努尔哈赤气疯了,临阵脱逃,还是在关键时刻,其他人也纷纷准备逃走。

一看部下要乱,努尔哈赤立马呵斥,然后一番诸如不打就要死的话语后,终于让这群彪悍的汉子们,有了对战的信心。

然后就是一场混战,800人对78人!

结局却让人大跌眼镜,努尔哈赤带着77个人,不要命地冲进敌人阵中,用打群架的方式,居然打败了对面800人的队伍。

这场战斗的胜利,让努尔哈赤深受鼓舞,自己的对手太弱了,我的人能以一当十!

这就是曾经女真人的战斗力,也是努尔哈赤能搞定女真部落的根源,他们都太弱了,完全不会打仗,只要自己能将军队组织好,打他们易如反掌。

这样的战斗打多了,才有后续努尔哈赤率领下的军事改革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度化,组织化是军队战斗力的根源,成建制有组织的军队,经过训练就会成为一支强军。

如何让彪悍的女真人脱离原始,成为强军,成了努尔哈赤最关注的问题。

当时还是明朝将领的努尔哈赤,有样学样地学习明朝军事制度,将明朝卫所制度移植到了女真社会中,还做了不少改良。

明朝卫所,有抽丁制,八旗军也有抽丁制度,明朝卫所耕战结合,八旗军也如此。

唯一区别是,曾经强悍的明朝卫所制,在时光流逝后因为腐败问题,吃空饷问题成了民夫根据地,难民营,反而是新生的八旗军个个都是精兵强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支军队强不强的根源是什么?

除了身高体壮之外,最关键的就是军队的组织度,换言之就是令行禁止的执行力。

拥有执行力的军队,才算精锐,没有执行力的军队,即便个个都是彪形大汉也没战斗力,更何况这明朝卫难民。

两相对比,明朝是号令不动的民夫,清朝是令行禁止的军队,两方交战结果如何也是可以想见的了。

这就是清朝八旗军之前纵横天下的因由,一场改革,还有跟随而来的制度化,军事化,以及合适的激励,让他们成了强军。

那么成了强军之后的八旗军又为何在多尔衮死后渐渐颓势?

关于这个问题,答案则是权力的锅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朝统治者在入关之后,占据中原之后,就不断寻思起如何遏制八旗军的心思!

这种心思产生根源,在于政治体制的转换。

清朝入关前,政权还有部落联合的残留,八王议政甚至可以影响皇权,这无疑会让当政的帝王不安。

多尔衮时代,这不安就让清朝多尔衮有了压制八旗的心思,多尔衮死后这心思就变成了实践。

如何压制,答案也很简单。

清随明制弄汉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朝的制度是,科举选拔官僚,官僚经过历练再提拔,这是文臣序列的升迁。文臣都是科举官员,随后再基于以文抑武的政局设置,让武将面对文官低人一等。

满清有样学样,提拔科举文官,降低武将在政治上的地位。

这一番举措后,八旗军各个旗主王爷的政治地位纷纷下降,骄傲的军人面对文臣成了二等官员,也失去了傲气。

失去了傲气就容易管理,旗主王爷政治地位下降,就容易控制。

完成了这一切后,清朝皇帝稍许安心了,但他们依旧不放心,不放心的根源则是,这旗主王爷依旧有军队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时局咋办咧?

八旗制度是祖制,也是满清统治根基,八旗军是废除不了的。废除了,清朝的统治根基就会在汉臣侵蚀下陷入万劫不复之境。没有同盟者的皇权是不稳的,这点上也有不少历史经验可循!

比如:北魏经过孝文帝彻底改革,跟原本的鲜卑贵族翻脸,最后成了傀儡。

所以,八旗制不能丢,丢了等于丢根本,可八旗军事力量又是威胁,要遏制。

于是天才的清朝帝王们,开始践行优渥对待,八旗制不改,八旗子弟国家养,只要你们听话,就是同盟者,就是好帮手。

然后,八旗军进入了厚养状态。

厚养厚养,简言之就是特权给你,好吃好喝供着,还有俸禄拿,也没啥事情做。

福利这么多,当然出懒人啊。

在无数福利制度孕育下,一个曾经彪悍的军事组织变成了只会享乐的纨绔集中营,飞鹰走狗是他们的特长,双枪林立是他们的标签,精神上的堕落带来了身体上的孱弱和意志上的薄弱!

这样的军队,还有战斗力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八旗军战斗力的孱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下就失去了战斗力的。

八旗军刚入关时,那战斗力依旧没得说。

后来康熙时期,八旗军的战斗力虽然开始下降,可打仗还是能打的,特别是驻防在外地的八旗常备军,战斗力因为身处的环境不同,还有时局的相对不稳定,在各种威胁下还保留了一定战斗力。

但驻防在外的八旗军并不是多数,更多的八旗军都是驻扎在北京皇城根下的!

天高皇帝远的,战斗力还行,离皇帝近的,因为待遇好,环境安全,没有威胁,就不可避免地成了弱兵。

雍正年间的和通泊之战,让八旗军中大量还有战斗力的精锐几乎都阵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大量精锐的阵亡,让八旗军失去了最后的祖先荣光,以至于乾隆上台之初,面对八旗军糟糕的战斗力,开始下令整肃,指望能让八旗军恢复战斗力。

可这整肃效果并不好,习惯了安逸的八旗子弟,并不鸟乾隆

面对这群弱军,乾隆决定给他们弄个狠的,这狠的就是末位淘汰制。

养你们那么费钱,还不能打仗,不能打仗就给我滚!

可这看似好用的手段,在面对八旗军时依旧没效果,制度设置得不合理,还有各种关系疏通,让这轮裁汰成了一个笑话。

被裁的都是无钱无势,地位低下的汉军旗人和底层旗人,这群人战斗力因为无钱无势,大多还强点,留下的都是有关系的旗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轮逆淘汰后,八旗军反而进入了阶级固化阶段。

有钱有势有关系的地位稳固,不害怕裁员,没钱没势的穷旗人,还有汉八旗成了牺牲品。

尾大不掉后,乾隆也没了整肃的心思,只能放任八旗军摆烂。

时间到了嘉庆年间,嘉庆又想整肃八旗军,为此他又弄了一出让八旗军忆苦思甜的做法。

以奖励和升迁为诱惑,指望能吸引在京城当蛀虫的八旗子弟,前往八旗军曾经的起源地赫图阿拉屯垦,让这群人在祖先耕耘的地方感受祖先的生活,锻炼意志!

可即便嘉庆开出了,屯垦满五年就授予五品顶戴的优渥条件,八旗子弟依旧没多少人报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数八旗子弟,家里有钱有势,根本不在乎官位,京城多好啊,要啥有啥,去赫图阿拉屯垦,待上五年有没有命哦?

这群人为了能不去,还组团建言嘉庆,停止这无聊的做法。

弄得嘉庆也怒了,你们不报名是吧,那就抽签,看谁运气不好。

最后,三千个倒霉蛋被抽中,送到关外!

送过去指望屯垦锻炼意志,更搞笑的事情来了,负责管理赫图阿拉的盛京将军慌了。

因为这群八旗子弟都是有权有势人家的孩子,真要在赫图阿拉出什么事,那不是自己遭殃?

一看嘉庆心意坚决,不好反对的他就曲线迂回,让这群八旗子弟去了条件更好的沈阳城外屯垦。

为了他们生活方便,还专门安排厨师和大房子,供应他们吃喝拉撒,照顾得可谓无微不至。

可即便这样,这群纨绔依旧嫌弃日子不好过,不停闹事,弄得盛京将军也头疼!

至于种田,财商不错的这群人,居然将朝廷分给他们的土地,直接租给了那边的汉族流民,让他们种田,自己拿着家里给的钱还有土地的租金,继续花天酒地的生活,闹出了不少事情。

地方官员面对这群大爷也是一筹莫展。

这件事发生之后,嘉庆帝终于认怂了,这群人完全无可救药,烂泥扶不上墙,从此再不提八旗军恢复战斗力的问题。

随后的道光、咸丰、同治时期,八旗军的腐败,成了朝廷上不能提的事。

原因无他,经过折腾的八旗军,形成了共识,谁说我们不行,就干他。

清朝政府面对这群纨绔子弟,办法也不多,在镇压太平天国之后的汉族军事武装崛起后,就不管这群鸟人了。

你们该干嘛干嘛,飞鹰走狗跟我无关!

清朝这支曾经强悍的军队,就此堕落成了京城市井中的废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是所有事物最大的敌人,他能让美女变太婆,让帅哥变老头。

这是岁月的力量,同样的,跟时间一样有破坏力的还有制度。

制度的松懈和偏差能让一切发生变化。

八旗军战力蜕变,根源在厚养政策,偏差在八旗军阶级固化。

固化后的八旗军,失去了新鲜血液的冲击,没有了地位的担忧,有吃有喝谁又愿意振作奋斗?

更让人难堪的是,他们还在后续受到遏制后,形成了攻守同盟,但凡有人对他们的堕落提意见,就要群起而攻之。

我吃香喝辣,是祖先奋斗换来的。

我飞鹰走狗,是祖先奋斗换来的。

我堕落我有理,你管得着吗?

面对这样的军队,我只有一句话奉送。

时间会教你做人,时代会教你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