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是一部非常有趣的历史,可以看出来更多的有影响力的将帅出自南方。比如彭德怀元帅是湖南的,朱德元帅是四川的。这是由于近代辛亥革命时,北方为清朝统治更为坚固的地方的原因。但是徐向前元帅却是20位开国将帅当中,一枝独秀的北方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向前

可见徐向前能够在那样的环境崛起,绝对是为当时的进步做了巨大的贡献的。那么,为什么他在临终时提出的三个要求,却仅仅只被同意了最后一条呢?是他的条件太‘出格’了吗?咱们就来讲讲这个十大元帅当中最低调的一个‘文青’元帅:徐向前。

徐向前元帅有一个外号,叫做“布衣元帅”。为什么徐向前元帅会有这么个称号呢?因为他的一生实在是太过于简朴,尤其是特别的不喜欢搞特殊待遇。

这当然也是与他的个人少年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徐向前元帅祖上也是个有名的文人。不过到了他那一辈家道已经中落,中落到了他跟当地所有贫苦的农民一样。他的父母需要跟几户人家合作耕种几亩薄田糊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究竟是祖上曾经也是书香门第,虽然家里比较穷,他的父亲还是特别的有眼光的。所以在徐向前到了合适的年纪,就把他送去了学校读书。

而正所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在他稍微大了一点儿之后,供不起他读书的父亲,只好想办法让他去河北姐夫那里打工。

不过这个工作徐向前还蛮喜欢,因为河北姐夫那里是书店,他在书店里当学徒自然也能看到许多书。尤其是对于一些古代英雄的书籍,极大地吸引了徐向前的兴趣,这也为他后面打仗的战术灵活多变提供了理论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阎锡山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不久之后阎锡山在当地开办免费学校,徐向前轻易地考进了学校学习,并且毕业后成了一名老师。

但是因为他的思想太过于先进,并且把自己的思想传播给了学校的学生。所以他先后被好几所学校给开除了。

后来徐向前干脆去考了黄埔军校,学起古代的班超一般投笔从戎。

在黄埔军校里因为这个后来的布衣元帅,一方面长相实在是太过于普通,甚至还因为过于瘦弱被人当作抽大烟的,所以基本上没有被当时的许多人看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

老蒋当时想尽办法在学生当中笼络人才,但是也觉得徐向前笼络的价值不大。

另一方面徐向前性格也很文静,甚至有的时候看起来还呆呆的,不像那种千军万马当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人。所以尽管黄埔一二期学生非常被重视,但是却没有太多的人关注他,之后老蒋和他的同僚们却为此深感遗憾。

因为徐向前虽然长相非常一般,但是真的是个超级会打仗的人。甚至在打仗的手法中,隐隐合于古代名将的手段,一度把自己的同学甚至师长给打得狼狈逃窜。

比如1929年6月的时候,徐向前被任命为副师长,但是手下却只有300多个青年农民,战斗力那自然是相当的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徐向前不跟敌人硬碰硬,反而处处避实就虚,以一个个小小的胜利提升士气锻炼人才,很快就把这300人带成了一个身经百战的大部队。

在1930年年初的时候,徐向前抓准了老蒋跟阎锡山等军阀恶战,一口气取得了三战三捷三扩编的战绩。后来在四川地区与川军军阀作战,徐向前更是发挥了高超战术,以1.4万人依靠诱敌深入,逐步杀伤敌人有生力量的战术,居然击溃了当地川军军阀6万多人的围攻。

紧接着他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战绩,粉碎敌人20万大军围攻,并且歼敌8万多人,自己的队伍还获得了巨大发展的重要战果,可见徐向前元帅在在战术上的出神入化。

抗日战争期间徐帅作为山西人,成了与当时山西军阀阎锡山合作的牵线人,当时大家都想着找个跟阎锡山熟悉的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当时高级将领当中,比较少的北方人之一,而且还是阎锡山的山西老乡,徐向前当然是作为一种重要的人选。

在前往山西的同时,也是徐向前回自己家乡的同时,他却坚持先完成了组织的任务之后,才去了其实与他们住所不远的老家看望父母。

一时间看到自己多年未见的老父亲,和已经撒手人寰的母亲,让徐向前感慨万千。好在这个阎锡山没有像其他军阀那样,祸害徐帅的家人和亲戚,日子虽然过得艰难一些,但是总算是磕磕碰碰地走过来了。

虽然十分留念自己在家的老父亲的健康,但是徐帅却不得不抛弃自己的小家,来实现为国家这个大家的奋斗。

不过在他从家里回去的时候,还带走了两个‘生力军’:他的姐姐把自己的两个孩子送给了他,让外甥跟着自己的舅舅去打仗去。

而这两个徐向前的亲侄子,却并没有在战场上受到徐向前的特殊照顾,他们在战场上英勇作战,最终牺牲在了日军的炮火之下。但是战争当中牺牲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徐帅也只能怀着对自己姐姐的愧疚,继续在战场上去与日军厮杀。

抗日战争当中徐帅为八路军129师副师长,在抗日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在之后的解放战争当中,徐帅再次发挥了他那超强的战争艺术才华,并且把之前的老乡阎锡山打得节节败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在晋中战役当中,徐帅对这个山西军阀重拳出击,以自身6万多的兵力,对战有着十万大军盘踞山西几十年的阎锡山,最后徐帅凭借着高超的战争艺术,居然打败了经营数十年的阎锡山,把他手下十万大军化为灰烬,这也为彻底解放山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徐帅的戎马生涯虽然让人觉得十分豪迈,但是他个人的生活却是特别的简朴,甚至被大家戏称为文艺青年。因为他在日常生活中确实非常的文艺,而且还特别地接近老百姓的生活,就像一个普通的热爱生活的山西大叔。

比如说他非常的善于织毛衣,这门手艺对于现在的许多女生都是个绝活,但是在徐向前这个戎马一生的元帅手上,却被他弄得特别的给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他自己织的一件毛衣被他穿了30年,30年都不能穿坏的毛衣现在买都很难买到,现在这件毛衣还躺在博物馆里。可见徐帅织毛衣的手艺,那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既然被称作文艺青年,自然还得懂一些文艺方面的东西。徐帅就特别的喜欢戏曲艺术,不仅仅没事的时候自己听一听戏曲,听到兴头上略微沉默寡言的徐帅还会自己唱。

除了唱戏曲徐帅也会搞乐器,扬琴、二胡他都能玩得很好,这大概也是军旅生涯当中战士们娱乐的方式。

更加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徐帅在到处打仗的同时居然还养着一只猴子,甚至骑马打仗的时候猴子还会挂在他骑的马身上,这种机灵的小动物自然也给战士们增加了不少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因为徐帅这些看起来非常朴素,甚至显得有那么一点儿‘土’的行为,让大家都喜欢称他“布衣元帅”。

而徐帅也一直在保持自己的朴素作风,即便是后来建国之后的他,有了足够的条件过享受的生活,但是他仍然坚持讲自己浓重的山西话,吃着山西人经常吃的各种杂粮,并且为此而自得其乐。

甚至于让他觉得非常遗憾的两个姐姐,在找到他想要几套缴获的家具的时候,都被徐向前婉言拒绝了,并且向她们说明自己并没有特权,也无法决定这些缴获物资的归属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的许多他的亲戚,在看到徐向前当了大官之后,也颇想要像阎锡山的亲戚一般,一起来他这里讨个一官半职。但是看到他对自己的亲姐姐都这样公私分明之后,便一个个的都打消了念头。

他的子女们也受到了他的严格教育,没有因为他而过上什么特殊的生活。

那么,一生简朴的徐向前元帅,为什么在晚年的时候居然一连向组织提了三个要求,而这三个要求居然最后只被答应了一条呢?原因也是非常的让人泪目。

因为直到徐帅临终前,他仍然想着要如何保持自己的朴素风格。出生于1901年的徐向前元帅,虽然一生打仗而且体弱多病,甚至在许多时候不得不去养病或者带病指挥。但是由于他生活特别的恬淡简朴,大概暗中特别的符合养生原理,所以活到了1990年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他临终前给了儿子三个遗言,希望到时候组织能够答应他。

第一条是不要搞遗体告别,第二条则是不要开追悼会,第三条则是把自己的骨灰撒在大别山 大巴山、太行山等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但是他的这三个要求最终却并没有被全部答应,因为这么一代伟大的英雄去世了,当然还是要举行一个仪式,来送这位开国元帅离开这片热土。

不得不说徐向前元帅的一生确实是‘布衣元帅’,直到自己去世的时候,仍然还要想做一个朴素的、没有特权的人,放在历史当中也是极为高风亮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