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布斯新公布的”2023年财富增长最多的十大富豪“榜单上,一个华人企业家的名字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22年福布斯所公布的一系列数据中,该企业家的财富还仅为51亿美元。

短短一年时间之后,他的个人财富总值暴涨了900%,净增4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00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数据也让他成为了印尼首富,同时也超越李嘉诚,登顶全球华人首富。

这个以每日进账9.3亿人民币创造财富神话的牛人,就是印尼籍华人首富彭云鹏。

和其他富豪靠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荣登榜单前列不同的是,彭云鹏靠的是新能源——地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云鹏的祖籍是广东汕尾的陆河县,当年祖父为了躲避国内的战乱,便举家移居南洋讨生活,最终来到”婆罗洲“,也就是如今的印尼加里曼丹岛。

1944年,彭云鹏在当地出生,父亲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除了每天到橡胶园给人割胶之外,还兼做裁缝生意,以便多挣些钱,养活一家老小。

可即便如此辛苦,彭家的日子依然是过得捉襟见肘。

也是由于家境实在贫困,彭云鹏9岁时才开始上小学,天资聪颖的他非常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学习非常刻苦,仅用三年时间就学完了小学全部课程。

小学毕业后,彭云鹏到堂兄的店里帮忙照顾生意,可天生爱学习的他只要有点闲暇时间,就赶紧拿出借来的书读。

堂兄见他求知欲强烈,便干脆掏了一笔钱,资助他继续去读初中。

仅用两年时间,勤奋聪慧的彭云鹏又学完了全部初中课程。

但初中毕业后,仍未成年的彭云鹏也只得结束求学生涯,只能到社会这所大学去增长智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开始求职,他尝试过各种基础类工作,也接触过各种各样的人,每一份工作都让他收获了人生的经验和智慧。

有一段时间,彭云鹏还成了受人尊敬的小巴车司机。

对只有初中学历的他来说,这倒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岗位。

可他并不安于一辈子做个巴车司机,而是时刻在寻找下一个更好的工作机会。

1970年,彭云鹏遇到了生命中那个改变他命运齿轮转动方向的贵人,老板黄双安。

黄双安祖籍福州,当时的他虽然年龄也不大,但已经是创办两年的材源帝公司的老板。

材源帝的主营业务,就是木材生意。

黄双安很赏识同为华人的彭云鹏的精明勤奋,力邀他加入自己的公司,彼时他的公司也正是用人之际。

遇此良机,彭云鹏自然是很爽快地答应了黄双安的邀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入材源帝后,他先是从财务工作做起,后来又做起了销售,再后来又负责材源帝公司的核心业务,搞林木开发和胶合板生产。

在材源帝工作的日子里,不管负责哪份工作,彭云鹏都很敬业,在大小事务的处理上显现出独到的眼光、果敢的决断能力。

随着在工作中接触到的人越来越广,地位也越来越高,从一般商人到工厂老板,再到政府官员,彭云鹏都能应对自如。

他在材源帝前后工作了8年,由一个普通职工成长为总经理,也为公司逐渐做大做强并升级为集团立下了汗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能力的人不会甘于一辈子为别人打工,哪怕是处在一人之下无数职工之上的地位,彭云鹏也是如此。

1977年,已经有了丰富职业经验的彭云鹏果断辞职,自立门户,创建了自己的巴里托·太平洋木材有限公司。

巴里托是一条河流的名字,彭云鹏以河流和太平洋的组合来命名自己的公司,可见其招财之意,也能窥见其高远的志向。

巴里托·太平洋公司运营不久,彭云鹏就搞了一个大动作,那就是向印尼政府申请芒哥勒岛的森林经营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知道,印尼是一个由近两万多个岛屿组成的群岛国家,素有热带宝岛之称,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而芒哥勒岛是地处印尼东部的一个小岛,虽然森林资源非常丰富,但基本处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交通运输极为不便。

也曾有好几拨野心勃勃的外国大商人试图开发该小岛,但都以难度系数太高而打了退堂鼓。因此,许多人叫它死岛。

所以当彭云鹏申请该岛的森林经营权时,很多人都等着看他半途而废的笑话。

可是彼时不过三十多岁的彭云鹏,表现出的超强魄力很快让他们几乎惊掉下巴。

彭云鹏先是说服私人银行给他提供了大笔的贷款,然后又招募了一万左右工人移民到芒哥勒岛,等拖家带口的工人们安顿下来后,便立刻组织工人在岛上建港口,积极打通运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万多工人及其家属的辛勤劳动下,芒哥勒岛的生产、生活设施基本到位后,港口也基本建成。

大批投资商看到了芒哥勒岛的发展潜力,纷纷前来投资,而印尼政府见彭去鹏真的盘活了一个死岛,也为他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很快,源源不断的木材和橡胶制品,就从芒哥勒岛内运往印尼甚至世界各地。而这个岛的成功运作,也让彭云鹏拿到了更多地区的森林经营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初,彭云鹏开始在木材生意基础上,开设胶合板工厂。

到80年代末期时,已经拥有了68条胶合板生产线,其产量占到了印尼胶合板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木材厂、胶合板厂都是消耗森林资源的产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彭云鹏一边砍树,一边种植雨林,到1991年时,他的造林面积已经是新加坡国土面积的十倍。

彭云鹏有一段名言:坐在直升飞机上,从窗口看下面的林海,那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彭云鹏用人力种植的森林中,其中有40万公顷的速生纸桨林,依托这些速生纸桨林,他又建立了自己的造纸厂,其生产能力也很可观。

至此,彭云鹏早已经超越了自己的东家黄双安,成为印尼响当当的木材大王。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永远不会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彭云鹏的目光又开始寻找新的财富增长领域。

1993年,是彭云鹏事业发展再次上台阶的一年,他接连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收购了印尼最大的汽车零售集团Astra的一亿股权,从而成为这家企业最大的股东。

第二件大事,就是让自己的巴里托·太平洋木材公司上市,借股市的力量获得最多的发展资金。

而第三件大事,则是为进军石化领域做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云鹏早就发现,石油、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的印尼,居然没有一家大型的石化厂,这很不正常。

本土那么多的天然资源,全都低价卖给了美日等国的石化企业,这些企业把原料进行加工后,又把石化产品高价卖了回来,大赚印尼国民的钱,彭云鹏看得很是着急。

1994年,彭云鹏投资22.5亿美元建立了自己的大型石化工厂,还积极与中国石化合作,开办了中印合资的炼油厂、尿素厂等。

很快,彭云鹏公司旗下的石化厂年总值超过了30亿美元,成为印尼民族工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而进一步扩展了自己商业版图的彭云鹏,也成为印尼工商界更加举足轻重的商业大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1977年创建自己的木材公司开始,彭云鹏在商海的搏击可谓一帆风顺。

他的商业版图,早已从为人打工起就熟悉的木材行业,发展到造纸、汽车、石化等领域,不断的开疆拓土,让他的财富值滚雪球一样日渐庞大起来。

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久经沙场的大将,也总有走麦城的时候。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让无数富翁的财富迅速缩水甚至负债破产,多少曾经风光无限的大佬泪洒股市,也有人绝望跳楼。

而彭云鹏也没有幸免,公司市值由原来的50亿美元,缩水至300万美元,由巨额财富的拥有者变成了巨额债务的背负者。

但是,年过半百的彭云鹏并没有气馁。

面对不断找上门来的债主,他始终以礼相待,并把自己旗下生意如何自救、如何转向新型产业的蓝图描绘了出来。

大家毕竟都见证过他曾经的辉煌,此次败北又属大环境所致,多数债权人都被说服,允许他用15到20年的时间偿还欠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稳住了债权人,想法让各个领域的生意维持下去的同时,彭云鹏又积极谋求旗下的生意转型。

他清醒的意识到,时代的发展,已经让劳动密集型产业丧失了优势,要想扭亏为盈,必须走技术型密集型路线。

彭云鹏把自己敏锐的目光又聚焦在了清洁能源领域。

印尼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但已经开发出来的,尚不超过总量的5%。

利用印尼地热发电,既能就地取材扩大财富,又不污染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从2010年开始,彭云鹏就筹集资金建立了自己的能源公司。

到2017年的时候,经过数轮艰苦的谈判之后,彭云鹏又收购了美国设在菲律宾的雪佛龙地热发电站,这样他旗下的星能源(Star Energy)就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国地热企业。

2023年,经过重新整合的星能源公司上市,其股价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一涨再涨,其市值也随之不断膨胀,日入9.3亿的财富神话就此诞生。

这一年,彭云鹏已经是80岁的耄耋老人。

这让网友们不得不由衷地喟叹:姜真是老的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彭云鹏80年的人生轨迹,可谓无一日不奋斗,无一日不励志。

幼年贫寒,没有阻止他求知的脚步,十几岁即入社会,无一日不在社会大学里提升自己的能力。

当遇到职场上的伯乐时,他忠心耿耿、殚精竭虑地付出,成就企业的同时也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完成历练后,他没有贪图既有的舒适生活,而是勇敢迈出了自己创业的第一步。

建立自己的公司后,他敢想别人不敢想的,敢做别人不敢做的,而立之年就下了一步大棋,为自己的商业帝国书写了一个精彩的“凤头”。

有了这个精彩的“凤头”后,他又不断起承转合,不断书写自己的商业美文,为印尼数十万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半百之年,半生心血一夕之间化为乌有,还成了亿万“负翁”,他没有服输,没有颓唐,用自己的从容淡定说服债权人与他共度难关。

一个如此大智慧的人,怎么可能永远处在逆风中,只要让他看到哪怕头发丝一样的机会,他也能牢牢抓住。

果然,老天爷垂青于他的眼光与格局,让他在80岁的高龄上创造了空前的财富神话,一代财富大神自此诞生。

所以说,彭云鹏的财富故事,值得每个创业者仔细研究。

也许我们难以企及其远见卓识的超强思维,更没有把荒岛打造成一个工业城市的超常谋划能力,但我们起码可以学习人家成为“负翁”时,绝不言败从头再来的勇气。

作者:柳岸花茗

编辑: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