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声称,美国计划于2025年左右再次实现载人登月,从而在这一领域“击败中国”。

此次美国重启登月计划,是因为认识到了月球的重要性,想要拥有“太空霸权”。

如果在月球建立基地,月球就是前往火星的中转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月球引力小,从月球发射火箭所需的燃料比从地球发射火箭要少。

我们可以把月球看作一块垫脚石,帮助我们征服星辰大海。

美国虽然放出了“击败中国”的狂言,但事实证明,美国在载人登月进程已落后于中国。

这不禁让人想到一个问题——美国不是半个世纪前就登月了吗?为何现在却这么费劲?

事实上,对于美国当年登月,一直有很多人认为是骗局。

美国本来可以公布更多的资料来证明登月的真实性,但2006年,美国宣称上世纪60-70 年代登月的一切资料全部丢失。

这不由让人怀疑当年的登月是骗局,一个科学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的最大骗局。

通过观看当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制作的“阿波罗登月”发布视频宣传片,我们确实可以发现不少可疑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视频中有美国国旗在月球上顺风飘扬的画面。我们知道,月球上没有空气,国旗怎么可能顺风飘扬?

对此,有支持者解释称:这段国旗顺风飘扬的画面是因为旗面的自由振动。

但自由振动具有周期性,而这段国旗顺风飘扬的画面没有周期性。

又如视频中在月球上看太空一片漆黑。

现在我们都知道,在太空的宇宙飞船中向四周看,太空是比较明亮的。视频中的画面与事实不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如从月球返回的巨型推力火箭在哪里?

人不光要到达月球,还要返回。在出发时,发射场需要的火箭非常巨大,那么返回的火箭在哪里?

此外,还存在那个鞋印怎么产生的、宇航员服装的形状、月球车是怎么带上去的等疑点。

当然,最大的疑点还是,美国半个多世纪前就能登月,再次登月应该会简单很多,尤其是科学发展了半个多世纪之后,但是美国如今的登月进程却一拖再拖。

事实上,如今美国的航天配套技术和产业衰弱,并且没有解决火箭发射的技术问题。

美国早在2019年就宣布了新的登月计划——“阿尔忒弥斯”,但至今尚未成功实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尔忒弥斯”计划由6个主要部分组成,以火箭“太空发射系统”为主,“猎户座”载人飞船、地面探索系统、载人登月系统为辅,最终完成月面太空站以及阿尔忒弥斯基地。

但几年来,美国的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多次错失发射机会,其中包括严重的发动机故障和燃料泄露问题。

美国的发射计划一直延期推迟,表面上看是技术问题,往深层次看则是资金问题。

登月计划的花费远超预算,一直以来受到多方争议。

“太空发射系统”每次发射成本大约是41亿美元,到2025年将耗资千亿美元。

最为重要的是,这个项目不仅开发成本高,而且大部分钱都进了军火承包商口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ASA网站上列出了总计3800多家承包商在全美的分布情况,主要承包商包括波音、洛克希德·马丁和诺斯罗普·格鲁曼。

如果美国倾其国力,有能力承载登月计划带来的经济风险。但是美国分化撕裂非常严重,要想在这方面形成合力比较困难。

美国的经济运作资本,也大多掌握在军工集团手里,所以实施计划困难重重,质量也并非能得到保证。

事实上,美国内部对于是否重返月球,什么时候重返月球等问题,有很多争议的声音。背后原因则是利益驱使。

不久之前,美国“游隼”号着陆器在发射进入太空后不久,就出现了推进剂泄漏,最终坠入地球大气层。

这是美国本次计划中首次尝试在月球上软着陆,任务的失败意味着计划再次受阻。

阿尔忒弥斯计划的一再延期,“游隼”号任务的失败,无疑都表明美国登月的捉襟见肘。

与之相对的则是中国的登月进度。中国的太空计划不仅没有延期,而且经常能提前。

比如中国第一个空间站‘天宫’,计划用一年多,但最终只用了11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美国想要在登月进程上击败中国,几乎是痴人说梦。

不知大家如何看待?感谢阅读,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