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到通胀的可能性,网友提出了一个问题:居民收入不提高,怎么可能通胀?劝我好好学习政治经济学。这位网友错了,很可能就是错在高考时政治经济学这门课学的太好了。

通胀是货币现象,钱没有到居民手里,不等于整个社会中货币都没有表现。

阿根廷通胀率高,并不是因为居民收入太高了;大难临头时,米莱疯魔般地把政府机构干的只剩了九大部门,为什么?你不花钱,有人在花。同样,加发货币多半也不是因为居民收入太低。中国现在有强烈的通胀的冲动,各地方财政基本上都是入不敷出;以前是依赖土地出让金维持正常运转,现在是发行特别国债,这就存在一个化债的问题,经济的大背景决定了化不了债,那就一定会以通胀的方式稀释债务,跟居民收入提高还是降低没必然关系;这就是中国现象,居民收入低,该通胀还是会通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切都是房地产惹的祸?我们姑且接受这样的说法,不然呢?

2021年全国土地出让金为8万多亿,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收入量级?接近当年国企民企银行利润的总和,2021年国企业总利润4万多亿,民企与银行各为2万多亿;土地出让金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形式是开发商在交地租,最终要摊入综合成本,占了房价的60%。也就是说土地出让金是业主六个口袋撑起来的,占了居民70%的流动性,这部分是不计入消费者价格指数的。

钱都被房地产虹吸了,还想怎么刺激消费?

可问题就来了,如此巨大的收入,当年除上海,全国所有地方财政都是入不敷出,这才是魔咒。

中国是出了名的高税率,企业税没少收,2021年民企交税为92412亿元,是民企当年利润的3.4倍;再加上土地出让金,大量的融资,地方财政却纷纷告急,贵州直接给上面打报告,说是无力解决债务问题,请上面给出个主意,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面又能怎么办?

发行特别国债,去年底一万亿的特别国债全给地方用,不用还了;特别国债要以政府信用背书,地方财政还有这种信用吗?那就央行托底,做了一个入场买国债的动作,是给社会提个醒,是背书的背书。但这等于是在加印钞票了,可以说:中国经济已经坐在通胀的风口上。

说到底,还是经济大格局有问题,房地产的困境也反映出整体经济偏弱。

经济下行的压力实际上早就发生了,非常巧合,经济增速的下滑与民间资本、境外资本的退出正相关,这个过程,也伴随着口力劳动者们对民营经济的批判,伴随着剥削、剩余价值、血淋的资本家的声讨,仿佛中国一下要实现共同富裕了,实际的场景并不那么理想主义;过去的十年,政策一直是靠投资和扩大财政赤字阻击衰退,但还是呈现出年均0.33的递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毅夫是投资驱动的支持者,这种支持也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的批判精神,他曾经严厉痛斥支持消费驱动的学者:那些提议转向消费型的人,不是不懂经济学,就是不怀好意。

这种批评太革命,不应该出现于学界。

林毅夫心怀善意地预言中国经济将以年均两位数增长,一直增长二十年;不料,时代辜负了他善意;从他预言后,中国经济再也没有上过两位数,而是一路走来,伴着铺满小路秋叶,从保9,保8,保7,保6,保5,2022年在疫情冲击和外部去中国化倾向的叠加下,勉强守住了3%。

中国式的凯恩斯主义结束了,虽然中国其实很不凯恩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工作会议的总基调明确提出:要从投资型经济转向消费型。这是对林毅夫善意的否定,对“不怀好意”的学者的肯定,但是,有点晚了。

中国经济由于二元结构的特定模式,投资拉动或者说以债务增长驱动模式拉动经济,己经定义了通胀到来的底层逻辑。当下经济表现为收缩,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上不来,并不是货币供应太少,是资源错配的引起现象。由于资源配置脱离了市场的主导,加入了意识形态与所有制的选择,解决不了低效的问题,这就成了一个大漏斗,市场与居民收入不是货币供应太少,而是供应的货币没有引导到居民的手中,是在无节制地增加“成本”,不但没有转换成消费,还堆起了债务的大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从经济的大背景看,收缩的现象不是货币供应的问题,是货币由于资源错配,到不了居民手里,转换不成消费,大量的货币已经成了异质资产、债务、贪污与浪费的代名词;居民缺钱,生活依旧。这还真让樊钢说中了:中国老百姓只要维持住最低工资水平,不造反就行了。地方财政可不行,又要发债务,又要化债,处于两难之中;地方的任务是“既要又要”,正如楼市的新规,你去不了存量,就限制你的土拍;于是,又有了另一个中国式的问题:在通缩的时代玩涨价。

既然是缩,理论上应该加印钞票,增加货币供应;这会有风险,因为中国式的通缩不是因为货币供应少了,是让大漏斗漏了,越加发风险越大;那就现实点:涨价

与政府关系比较直接的行业都动起来了,水、电、煤、气、香烟、石油、大宗商品更是受国际通胀大环境的影响,也有上涨的预期,高铁也耐不住寂寞了。这些方面,消费者议价能力很低,是被动接受,可是消费者收入总量并没有提高,也缺少对未来就业与收入的预期,强行涨价,不太可能提高CPI;对家庭主妇来说,奶粉不得不买,贵了就减少化妆品;这头消费高了,另一头就会减少,总量就那么多,无非是过极简主义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地方财政来说,涨价与其说是为了完成消费者价格指数3%的目标,不如说是为了缓解地方财政的压力;这可以定义为行政性涨价。土地出让金收不上来了,那就从水、电中收,楼市可以通过土地涨价强拍,水、电、煤、气、高铁也一样,总之是个吞金兽;可以说是损百姓之不足,补财政之有余;不用加印钞票,也要逼着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

主流媒体也在表态,说明涨价的合理性,就是没有人去说明强大的中国,居民收入及社会保障为什么在GDP中的占比过低,为什么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圆满地通过居民收入的增长表现出来,我们一切的核心价值取向,总是财政利益,所有的收取都顶到了天花板,而它缺钱,还负了一大堆的债;不但负了一大堆的债,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不但有增加的趋势,而且国企创造的利润已经支付不了负债的利息,林毅夫的“有为政府”最终将如何面对这一切困难?

在弥漫着通缩气息的场景下,行政性涨价是为哪般?

既要增加政府性收入,又要避免加印钞票引起通胀,这种什么都想要的思维定式给中国居民又能带来的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企业在裁员降薪,连续几年了,居民缺少对未来就业与收入的预期,消费已经在降级;年初青年失业率的取样做了非国际标准的调整,结果还是高达15.3%;而毕业潮来临,千万级的毕业大军将加入就业的竞争,他们的就业水平代表着工程师红利,代表着经济发展的活力:房地产几乎是一个雪崩,量价齐跌,不仅仅房价在跌,北京的房租也开始了降价了,很多三、四线城市已经跌出了50%,政策出台了一大堆,市场不做反应,说明政策已经失灵了;外贸有好转的迹象,但不足以消化内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价换量。

所有这些市场的表现,还是一个字:缩。

这时政策却做了个逆向操作,对一些生活必需品做了行政性涨价了?完全顾不上居民的心情,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的一切都在围着财政转,谈到企业,谈到民生,不会有什么革命性的转变,有什么说法,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这样年复一年地自信下去,真能解决经济中根深蒂固的矛盾吗?真能有效地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吗?真能将财政收入的70%直接用于民生吗?真能将社会保障支出在GDP中的占比提高10倍,达到腐朽资本主义北欧的平均水平吗?真能像林毅夫所预测的,中国老百姓的人均收入能在2050年达到美国现在一半的水平吗?

如果体制成本下不来,主动涨价只会进一步加大货币与市场表现的背离;再缩下去,就是物极必反的雷霆一击;通缩的尽头是通胀,开关在财政,不在居民收入。

你的工资没增加,丝毫不影响高铁涨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