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色列这个国家虽然很小,实力还是很强悍的,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现在的以色列已经拥有了核武器,但是却从来没有公开展示过,毕竟这是惹众怒的事情。但是以色列还有一种武器,堪称核武器,威力十分巨大。

这就是被称为“第二原子弹”的杀手锏武器,即电磁脉冲弹。它具有强大的杀伤力,能够摧毁各种电子设备,导致严重的故障和损坏。可以说,电磁脉冲武器的崛起,标志着一个新的军事变革开始。因为,它将战争的面貌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电磁脉冲武器所释放的能量波动,几乎瞬间将所有基于无线电、作战指挥和网络的系统击溃,使得现代战争中极为重要的信息传输通道,陷入瘫痪状态。请注意,这不仅仅是一个武器系统的崩溃,更是对敌方指挥系统甚至所有的民用系统的致命打击,能够无情地摧毁了其作战能力和战争潜力,相当可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旦信息传输堵塞,各级指挥官将无法发布命令,士兵们也因为失去指挥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面对敌方的进攻,他们将失去了战场上的定位和方向,成为了一群待宰的羔羊。

电磁脉冲技术的诞生却非常偶然,颇具戏剧性。1961年,苏联在北极圈附近进行核试验时,剧烈的核爆炸不仅对苏联空军的地对空雷达造成损坏,还影响到上千公里外的电子系统。两年后,美国在一次核试验中发现,核爆炸后,距离爆炸中心上千公里范围内的环境均受波及,街道上的灯大部分都熄灭了。

经过事后调查,人们终于知道,这两起“神秘事件”的罪魁祸首,正是核试验产生的瞬时电磁脉冲。由于利用电磁脉冲效应制造武器,正好符合现代战争“非接触、零伤亡”的作战理念,因此,世界各军事强国,都针对电磁脉冲武器,相继展开了研究。

目前,俄罗斯的电磁脉冲武器已经积攒了很多经验。在2020年春天的测试中,最新的电磁脉冲炮,已能将试验范围内的无人机摧毁,超出了研究人员预料。俄罗斯无线电电子技术公司研制的,“克拉苏哈”系列电子战武器,主要包括两个型号:“克拉苏哈-2”系统和“克拉苏哈-4”系统。“克拉苏哈-2”系统是一种车载高功率微波系统,主要针对美军的E-3预警机和其他使用S波段的侦察系统。而“克拉苏哈-4”系统的用途更加广泛,可对E-8C侦察机、“捕食者”无人机、“全球鹰”无人机实际干扰。俄军甚至能干扰卫星通讯,在俄乌冲突中,让依靠GPS制导的美军导弹,无法准确命中目标。在叙利亚战场上,“克拉苏哈-4”系统就曾经摧毁了9架TB-2无人机,同时也成功使大多数射向叙利亚军用机场的美国战斧导弹偏离了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瑞典、英国、德国等国家,也大力开展相关研究。瑞典已拓展到GPS、计算机系统及无线局域网等研究领域。英国正在研制可配装BQM-145A无人机平台的电磁脉冲武器,并在未来可拓展为小型化、可重复使用的武器。德国研究的一种降落伞型电磁脉冲战斗部,辐射功率达1GW,作用距离可达10~100m,可攻击雷达系统、通信系统和区域防御系统等。

美国自然不会落后。早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就曾经用“战斧”巡航导弹携带电磁脉冲弹头,打击伊拉克防空系统和指挥中心电子系统,导致伊拉克军队整个防空体系瘫痪。让萨达姆引以为傲的导弹和高射炮,瞬间就变成了一堆废铁,战斗机更是被“按”在跑道不能起飞。同时,美军还向伊拉克国家电视台投掷了电磁脉冲炸弹,造成了电视转播信号的中断。

由于无人机在俄乌冲突中的亮丽表现,今后电磁武器很可能会成为防御无人机的最佳利器。据《每日邮报》报道,美国曾在2019年展示了一种电磁脉冲武器“战术高功率微波作战反应器”,一次就击落了50架无人机。

另外,据英国《每日邮报》也曾报道说,中国曾经使用一种强大的电磁脉冲武器,击落了一架在1500米的高空中飞行无人机。不过,英国人并没有详细说明试验的日期和地点,也没有说明电磁脉冲武器和目标之间的距离。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电磁脉冲武器刚刚暂露头角的时候,我国就已经对此展开了针对性的研究。目前,我国在电磁脉冲武器领域已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实现了将超电磁脉冲武器与高超音速导弹结合。

如果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采用超电磁脉冲弹头,那么这款导弹将以6125.4千米/时飞行,可以在瞬间内,就对敌方军舰等军事设备,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敌方根本无法防御、拦截。

美方特别工作组甚至发布报告宣称,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集卫星、高速导弹和“超级电磁脉冲”武器于一身的立体式攻击网络。如果一旦启动该攻击系统,产生的威力足以美国整个航母战斗群陷入瘫痪状态。

不过,美国人还是太保守了。实际上,如果这些高端电磁脉冲武器,被高超音速导弹投向美国本土,其破坏作用,更会令美国人胆寒。这或许是美国忌惮中国,并主动与中国建立军事沟通机制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