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读:5月17日至5月19日,第25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暨国际医院建设、装备及管理展览会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

上海建工申粤医科作为医疗和科研专项建设领域的优秀供应商再次亮相大会,

正式推出全新一代轨道机器人、智慧手术部运营平台V2.0和智能监测平安扣等多款全新医疗产品,并与全国多家医疗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全文共

1987

字,阅读大约需要

5

分钟

| 李方正

上海建工集团副总裁唐雄威,上海建工安装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张建东,副总裁兼医疗事业部总经理、北京申粤医科执行董事王文熙,以及全国各大医院领导、专家,业内合作伙伴等参加大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申粤医科”是上海建工旗下专业从事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医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战略品牌,提供智慧手术部运营平台、智慧实验室、智慧物流系统、智慧病房、医用家具、洁净工程配套产品等六大类业务,服务覆盖设计咨询、设备采购、工程建设、运维管理、产品研发与销售全过程,是国内唯一一家医疗专项建设版块全覆盖的国有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3年高速发展,已成为布局全国化、领域全覆盖、产业链全过程的国内医疗基础建设领域头部企业,目前有47个项目遍布全国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建工集团副总裁唐雄威致辞

唐雄威在会上表示,上海建工申粤医科每一次创新都意味着重申对医者责任的担当和患者生命的尊重,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向往。申粤医科将始终秉持“助医者尚,使患者安”“申粤医科,科创沃土”这份企业使命,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坚持向市场推出更为满足医患需求的产品,为智慧医院和实验室建设的数字化赋能提供专业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品发布环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略签约环节

新品发布当天上午,上海建工申粤医科与上海健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广州铭铉净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西鹏翔医疗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在医院智慧物流传输、重症监护系统、装配式洁净医疗单元等多领域合作,共同推动医疗行业的智慧化转型走深、走实,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贡献力量。

智能监测平安扣

此次发布会上,申粤医科还发布了新一代工程智能穿戴生态产品,聚焦管理效率和人员安全等方面,将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需求相结合,大大提升工程人员的工作效率,保障健康安全。

“智能监测平安扣”具有三大功能特点:

血氧监测:工地安全的新防线

平安扣搭载医疗级血氧监测模块,采用PPG光电容积法,可实时监测工人血氧健康状态。一旦血氧水平低于正常值,将自动发出警报,为特殊环境工作人员提供切实安全保障。同时,具有一键长按报警按钮,方便第一时间进行人员救助。具备无屏幕设计和IP67级防水特性,确保在复杂工地环境中的耐用性和可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姿态定位:智能化监管的新高度

SaaS管理平台:简化工地管理的新策略

该平台将工地管理流程简化,管理人员可在线查看工人健康状况和现场安全情况,并对人员的日常工作路线和健康情况进行历史回溯,实现工程巡检任务闭环管理,为工地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策略。

全新一代轨道机器人

全新一代轨道机器人是申粤医科为“智慧医院”建设所量身打造的全新智能物流解决方案

,凭借高效、便捷、灵活的特点,实时响应医院物流需求,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降低人为错误,确保医疗物资及时送达,为医院带来更精准、更智能的物流服务,从而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管理与运营水平。

“全新一代轨道机器人”具有三大产品特点:

改善就医环境:

全新一代轨道机器人投用后,将减少医院内部的人流和物流拥堵,为患者营造了一个更加安静、舒适的就诊环境。

提高医院效率和生产力:

能满足医院93.7%的全院物资自动化运送,大幅提高了医院的物资运输效率,让医护人员可以更加专注于医疗工作,提高医疗服务的生产力。

以病人为中心:

始终围绕病人的需求进行设计和优化,确保医疗物资能够快速、准确地送达病人身边,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新一代轨道机器人”拥有四大优势:

施工更便捷:

全新一代轨道机器人安装和部署相对简单,能够快速适应医院现有的建筑结构和布局。

维护更方便:

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日常维护和故障排查。同时,将提供专业的售后服务团队,确保其与智慧物流其它系统始终稳定运行。

运行轨迹更灵活:

可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进行灵活配置和扩展,满足医院不断发展的物流需求。

对医疗建筑面积的占用更小:

相比传统的物流方式,全新一代轨道机器人,对医疗建筑面积的占用更小,能够充分利用医院的现有空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