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军迷都在探讨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运营的新媒体账号“中国军号”发布的两条短视频,一条是“出海捕鱼”,另外一条是“想吃烤鱼”。

这两条短视频的内容,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部队装备的高新-6号固定翼反潜巡逻机,在南海某海域与水面舰艇部队的驱逐舰、护卫舰等共同进行反潜演习有关。

于是,在某音上大火的“听风的蚕”作者,在其另外一个账号“蚕哥基地”上,他出镜回答了网友和军事爱好者提出的关于最近“黑鱼事件是这么回事”的关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他在视频中称,有一条大黑鱼进入我方(南海)水域,影射的应该是一艘(核)潜艇。然后下海捕鱼,那肯定是前去驱离了,这个情况在网上掀起了大波。

他国的攻击型核潜艇,进入南海历来是比较敏感的。这次中国军方的官方账号,却主动去发布这两条消息,尽管采取了影射的方法,但是已经是很大胆了。

这个相信广大网友都是能够体会到的,也只有军事爱好者才能真正捕捉到“中国军号”发布的这两条短视频内容的不同凡响,它们包含有巨大的信息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作者国平视野认为,“出海捕鱼”表明中国海军已经获得了他国攻击型核潜艇进入南海的可靠信息或者说是相关的情报。至于这个信息或者说情报是如何获得,就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内。

请相信我军获得情报的相关渠道会有很多,在全球范围内也算是“刺探”军情的高手,平时能做到知己知彼,战时方能百战百胜么,这个道理网友应该都会懂。

至于“想吃烤鱼”,并非将这艘进入南海的他国攻击型核潜艇给击沉了。我军不可能在和平年代在南海干沉他国的核潜艇,毕竟这是高风险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是我军已经探测和锁定了这艘攻击型核潜艇,不妨就打上“海狼”级的标志。它在南海某海域水中的方位,包括潜深、潜航速度等参数,都已经被我高新-6反潜巡逻机了如指掌。

那么借助于我军海空一体化的高速数据链系统,在南海参与反潜演练的中国海军防空驱逐舰、导弹护卫舰等主战舰艇,也就能实时掌控这艘“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在南海的动态。

攻击型核潜艇,只要被探测和锁定,也即只要被发现了,想要击沉它,那手段就多了去,海基、空基和岸基都能实施搜潜/攻潜作业,发射鱼雷、反潜导弹和火箭式深水炸弹等,对于水下的潜艇来说,那都是极其致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潜艇被直接命中,或者上述反潜武器在潜艇附近爆炸,让潜艇的壳体受损,若内部舱室进水,都有可能让这艘潜艇浮不出水面,成为永远的“潜艇”而潜在水下。

此前,在南海某海域被撞,被迫浮出水面的“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其水下的噪音90分贝上下,能与海洋背景噪音融为一体了,要探测和锁定它,仅凭借常规的声呐等水声探测设备,很难将其从海洋背景噪音中识别出来。

近年来,中国研究出了探测水下“大黑鱼”的高科技探测设备,其中就有太赫兹电磁波技术,在长波段与毫米波相重合,在短波段与红外光相重合,它是一种频率介于微波和红外光之间的电磁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称太赫磁的波束可以穿透水下一定的深度,根据探测水面的微小震动,来检测和判断水下潜航的微振幅的静音性能好的潜艇,找出比如“海狼”级这般以前很难找到的水下目标。

此前,港媒南华早报就曾经披露中国研发成功探测潜艇的太赫磁设备,让其成为行之有效的锁定潜艇的新手段,目前,全球也就中国掌握了这个独门技术。

许多网友和军迷在互联网上应该看到过此类的自媒体推文,至于太赫兹技术是如何探测和锁定水下潜航的潜艇,本文作者对此也是一知半解,只知道我军有了这个反潜的新技术就可以了。在此就不详细展开了,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搜索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国科研人员研发成功了新型的反潜设备,比如太赫磁技术,还有“超灵敏磁性探测器”等,都能探测和锁定水下静音性能好的核潜艇,让中国海军的搜潜/攻潜作业水平较之以前有了大幅提升。

中国海军航空兵部队、水面舰艇部队和潜艇部队,现在已经普遍装备了先进的声呐浮标、主被动拖曳线阵列声呐、水下成像合成孔径声呐、太赫磁技术等探测静音潜艇的设备。

在此基础上中国军队的反潜能力,已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从而大大降低他国水下攻击型核潜艇对中国的威胁,有力地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不受外来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