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是5月,

太行山山花烂漫,

一拨又一拨的游人流连于太行山水,

留下一串欢声与笑语。

这盛世美景,

长眠在太行山的八路军将士一定能够看得到。

5月18日上午,

“十大博物馆大联播·让‘国宝’实证文明”

山西主题活动第十站

来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主题是“五千多年文明史”之“红色记忆”。

一个小时联播,

60余万人次观看,

重温八路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

演绎的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缅怀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

所建立的不朽功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外景

山西晚报记者 孙轶琼 摄

每一件革命文物 都有催人泪下的故事

“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一进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抗战史陈列馆序厅,脍炙人口的《在太行山上》歌曲印满了一面墙,熟悉的旋律从心底传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列馆所展示的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有惊心动魄、热血沸腾、催人泪下的故事,不仅体现了革命征程的艰辛岁月,也展现了太行山军民坚定的革命力量。究竟哪一件珍品做为“国宝”向网友重点介绍,馆长史永平和工作人员反复讨论,最终定下的是《新华日报》印刷厂铸字机。

八路军和太行人民在抗战时期的光辉业绩,一个小时的时间又怎么可能够?联播开始,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资深讲解员魏巍从八路军成立讲起,东渡黄河、百团大战、反扫荡,讲到朱德的家书,李聚奎将军病重期间手书“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遗言,讲到砖壁村、王家峪村的军民深情……跟着魏巍的讲述,众多网友热泪盈眶,心潮澎湃,一个小时直播,数百网友留言积极互动,向先烈致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馆长史永平和主播魏巍

山西晚报记者 孙轶琼 摄

铸字机 每一个铅字都是一颗子弹

华北新华日报印刷厂使用过的铸字机 ,属于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这台铸字机为铁质,由炉口、炉腔、传动杆等部位组成,长50厘米,宽44厘米,高57.5厘米。它见证了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宣传阵地《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光辉历史,见证了华北《新华日报》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社长何云带领新闻战士与敌斗争的峥嵘岁月。

《新华日报》华北版是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机关报,也是华北敌后第一份铅印报纸,于1939年1月1日创刊。这台珍贵的铸字机,就是当时为保证报纸的印刷,工作人员历经千辛万苦,几经辗转从中共南方局背到了沁县后沟村报社印刷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华日报》印刷厂铸字机

山西晚报记者 孙轶琼 摄

何云说“一个铅字就等于一颗子弹,在敌后办报就是无形的战斗”,他带领报社人员,在极其艰苦的战斗环境中,一边打游击,一边出版报纸。由于日寇重重封锁,物资万分匮乏,没有纸,报社全员就收集破布、烂鞋,用小毛驴推磨碾纸浆制成麻纸;没有油墨,就从山上砍来松枝,烧出油墨。转战频繁炮火连天,6次反“扫荡”,7次搬家,行军转移中,报纸不能出铅印版,就出油印号和战时电讯版。

特别是在百团大战中,何云带着记者和油印机,跟随部队日夜战斗在火线上,即审即刻、即校即印。他风趣地说,大家是在“背着报馆打游击”。

《新华日报》华北版这份日刊两万多字的报纸始终坚持出版,从未间断,被誉为“华北敌后战旗”。自然引起了敌人的恐慌,1942年5月,日军调集3万余兵力,企图摧毁八路军总部,并把摧毁《新华日报》华北版作为第二个作战目标。何云率报社机关在转移途中,将这台铸字机掩埋于武乡县大坪村的一处房屋下。

5月28日晨,何云不幸中弹,献出了年仅37岁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云 资料图

而就在两天前,左权将军壮烈牺牲,同样年仅37岁。刘伯承将军听闻万分悲痛,他说:“实在可惜啊!一武(左权将军)一文(何云),两员大将,为国捐躯了。”

“文章浩荡为神州,血溅太行志亦酬”。《新华日报》华北版这个浸染着烈士鲜血的党的宣传阵地并没有垮,于当年7月1日复刊,它继承着烈士的遗志,再一次吹响了华北人民抗战的号角,谱写了一曲曲抗日救国的不朽赞歌。

英雄的纪念馆 汲取奋进力量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坐落于山西省长治市的武乡县,在这座英雄的纪念馆里,可以详细了解到抗日战争的发展始末;可以了解八路军为中华民族全面抗战所做出的贡献和努力;可以了解朱德、彭德怀等将领率八路军总部先后转战35个县、82个村,行程数千公里痛击日寇的慷慨豪迈;可以了解太行儿女百折不挠无私付出的卓越贡献;更可以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理想信念。

在纪念馆广场上,金黄的万寿菊和鲜艳的串串红簇拥着“八路军将领组雕”,朱德、彭德怀、叶剑英、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刘伯承、徐向前、贺龙、邓小平、左权共11位八路军将领在抗战时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雕塑长10米、宽3.5米、高3.8米,是国内展示人物最多、体量最大的领袖群雕,于2009年9月26日落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路军将领组雕

山西晚报记者 孙轶琼 摄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馆长史永平介绍,纪念馆创建于1988年,由邓小平同志题写馆名。纪念馆始终以“传承抗战历史,弘扬太行精神”为己任,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同时也是挖掘与弘扬太行精神的重要文化阵地,更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党性教育、研学教育、军战史学习的生动课堂。

纪念馆总占地面积14.8万平方米,馆藏文物8千余件,主要参观景点有八路军抗战史陈列馆,八路军将领馆、太行国家安全教育馆、窑洞战模拟景观,八路雄风碑林公园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展厅

山西晚报记者 孙轶琼 摄

进行联播活动的八路军抗战史陈列馆,通过丰富而翔实的图片资料和珍贵的文物展品,同时采用电声光等现代展示手段,将大型景观、电动沙盘,以及雕塑、绘画等艺术品布展其中,全方位地再现八路军8年抗战的光辉历程。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是十大博物馆大联播的最后一站,十场博物馆大联播累计有近800万人次收看。

专家解读

特邀专家:巨文辉,山西省档案馆一级巡视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巨文辉

英雄的山西军民浇铸了不朽的红色丰碑

山西是敌后抗战的战略支点,是抗战文化资源大省,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八路军和山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

山西独特的山地优势和战略位置使其成为八路军的立足点,八路军三大主力挺进山西,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配合正面战场,取得一系列重大胜利。八路军通过牺盟会和战动总会的动员得以迅速壮大,并且以山西为踏板,向河北、河南、察哈尔、绥远、热河和山东等平原地带展开,形成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和山东四大敌后抗日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展厅

山西晚报记者 孙轶琼 摄

山西抗日军民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牵制和阻滞日军南下和西进,粉碎日军频繁的大规模“扫荡”,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和多种游击战法的发祥地,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基地。

全民抗战的八年,山西是华北敌后抗战的中枢,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驻扎山西,加强根据地建设,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治国安邦的英才俊杰。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山西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被屠杀的山西民众和伤亡的抗日军民达270多万人。以山西为中心的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根据地军民歼灭日伪军66万人,其中仅在山西境内由八路军主力和地方武装及民兵进行的70次著名战役战斗统计,歼灭日军近7万人,占华北日军总数的三分之一。八路军3个主力师由战争开始时的4万余人发展到百万大军,上述3个根据地民兵发展到110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展厅

山西晚报记者 孙轶琼 摄

我们耳熟能详的许多抗日英烈就是牺牲在山西战场,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八路军七七二团团长叶成焕、中共中央北方局秘书长张友清、雁北地委书记李光汉、归国华侨女英雄李林、朝鲜义勇队华北支队政委陈光华、《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何云等一大批抗日英雄,血染黄土高原,魂归三晋大地。英雄的山西军民用鲜血浇铸了不朽的抗日丰碑,孕育了伟大的太行精神和吕梁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典型象征。

陈毅在《过太行山抒怀》诗中咏叹道:“山西在怀抱,河北置左肩,山东收眼底,河南示鼻端。长城大漠作后殿,提携捧负依陕甘。更有人和胜天时,地利攻守相攸关。创业不拔赖基地,我过太行梦魂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展厅

山西晚报记者 孙轶琼 摄

纵观辉煌的山西抗战历史和革命历史,我们引以为豪的是,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彭德怀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诞生了高君宇、贺昌、张叔平、彭真、徐向前、程子华等一批风云人物,锤炼了追求真理、联系群众、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政治品格,这是山西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文|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晋燕

现场图|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轶琼

海报制作|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傅宇珺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