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病人说病情,尤其是第一次给病人诊病的时候,总喜欢往坏的方面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受雇于医院,能留住病人才算是本事。只要病人相信医生,就能听医生的指挥。医生让病人回家吃药,病人就会回家吃药;医生让病人住院治疗,病人就会住院治疗。一般来说,只要病人不缺钱就可以接受医生的种种建议,前提是充分信任医生。而医生和病人并不是熟人,也不是朋友,在长期相处的过程中可能会成为熟人或朋友,但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倘若没有亲戚或朋友关系,一般不会成为熟人或朋友。医生要想方设法留住病人,才能为医院创收。于是,医生就要给病人说病情,要说明病情的严重性,还要说明病情发展的结果,以此强调严重性。如此一来,病人很容易被医生忽悠,很容易丧失自信心,跟着医生的指引走。

大多数病人都不是医生,也不会对医疗知识了如指掌。而医生大多对某些专门的病症有独到研究,甚至小诊所的医生就能做简单手术,可以治疗很多常见病,可以搞中西医结合治疗等等。小诊所的医生有时候也会把病人的病情说重了,要病人担心。病人担心了,就会害怕,继而找医生治疗。倘若医生药到病除,病人就会感恩戴德,甚至会给医生送牌匾、锦旗,还要请医生吃饭。倘若医生治不好,就算是病情严重了,病人怪不得医生。因为医生诊断的时候已经给病人说明白了————病情比较重。

医院的医生见到病人的时候,会说病情,还要强调病情的严重性,倡导“早发现,早治疗。”倘若治疗晚了,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甚至会有性命之虞。不管病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高官富贾,都会被医生说的病情吓住,也都会跟着医生走,要医生提出医疗方案。病人可以根据自身经济条件选择医疗方案,在选择方面是自由的,但在医生诊断方面却不具备很大的自主性和自由性,以至于很多医生都要病人全面检查身体,看到身体的每一处毛病,以此达到“辨证施治”的目的。按理说,西医不讲究辨证施治,只有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出现之后,很多西医也讲究辨证施治,并非对身体不好,而是加大了医疗负担。只需要病人做全身检查,而且要排队,甚至要长期住院观察,才会出现好一些的结果。但医生并不会承诺病人能治好病,而是会给病人说病情比较严重,需要一些仪器检查一下,甚至需要一些医生联合会诊,才能推出治疗方案。

看似科学严谨,看似合情合理,其实里面有着医生的误导,有着权力寻租的秘密。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医生有着权威属性,相当于官员,而病人并不了解自己的疾病,在疾病方面失去了话语权,相当于老百姓。病人要相信医生,还要跟着医生的诊疗方案走,才会获得好的结果。事实上,究竟能不能获得好的结果,是不是会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医疗事故,出现病人突然死亡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医院方面制定了很多签字程序,不但有领导签字,主治医师签字,而且还有患者和患者家属签字。如此一来,再重的病情,医生也敢治疗;再轻的病情,医生也敢往重了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院为了留住病人,就要医生施展手段,先要唬住病人,才能让他们害怕,进而要他们顺着医生的诊疗方案走,就算是精神控制吧。医生大多懂心理学,知道病人在想什么。而恰恰是病人自己对病情缺乏了解,而医生却了如指掌,也就产生了信息差,实现了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态势。而掌握优势信息的医生完全可以说重了病情,以此控制病人。倘若病人学过一些医疗方面的知识,对病情有一些了解,就不一定会受到医生的精神控制。医生生病了,成了病人,也不会对病情太看重,甚至根本不在乎,也就不会被同行控制。而大多数人都不懂医疗知识,都不是医生,对疾病缺乏了解,就很容易被医生控制。没钱治病的人也容易被医生控制,但囿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得不回家自己抗病,却能够获得好的发展。有的能吃偏方吃好了,有的通过养生活得更长久,而那些受医生忽悠的人大多接受了医生的诊疗方案,要通过医院的医疗器械检查身体,还要回家吃药治疗,或者住院治疗。

医生早就训练过和病人谈话的技巧,知道如何夸大病情,把病人留住,而不是实话实说,更不是不用仪器诊断就直接开药,以免赚钱太少。医生大多靠医疗仪器说话,而不是靠自己的经验说话。他们会在医疗仪器诊断结果出现之后,看着结果开药,或者要求病人住院治疗。如此一来,医生就有些巫师预测的意思,但凭借经验在说话。病人听信了他们的说法,检查身体出现问题,就算是被他们说中了,算作“早发现,早治疗,早受益。”;检查身体没有出现多大问题,就要感谢上天,感谢医生,但一定要吃药,接受治疗。倘若医生实话实说,只是让病人高兴了,自己却没赚多少钱。医疗仪器检查提成没有了,住院提成、药物提成都就没有了,还怎么赚大钱?

当然,医生夸大病情有摆脱责任的意思,就是把最坏的结果告诉病人或者家属。在治疗期间出现问题,医生可以以此搪塞,而不是没有提起病情严重性那么责任大。于是,医生给病人说病情的时候,往往喜欢往坏的方面说,简直“进可攻,退可守。”还不用负责任,岂不是一举三得?其实,医生已经被医疗资本绑架,不得自由了。而病人不明就里,只是花钱看病,却不知道和医生见面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心理战的因素,有了心理诱导,也有了各种忽悠,可以为医院和医生创收,也可以让医院和医生摆脱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想状态下是,医生不会忽悠病人,而是保持信息透明度,要病人获得更大自主权,不会出现过度医疗,也就不会出现太多医患矛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