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9月,美军在朝鲜半岛中部的仁川登陆,战局随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日成领导的朝鲜人民军面临的战争局势急转直下。为了赶出侵略者,9月30日,周总理代表中国政府郑重宣告:“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友邦的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周总理此番言论,可看作是对美国的最后通牒。然而,杜鲁门政府却视若罔闻,派遣麦克阿瑟带领“联合国军”继续向北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7日,美军越过三八线,长驱直入,并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附近。朝鲜人民军遭到了惨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中国派出了志愿军,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战争。

持续三年的战争,耗尽了美军的元气,不得已签订了停战协定。不过,志愿军并未立即离开朝鲜,而是一直待到了1958年10月25日。

这一天,是志愿军最后离开的日子,朝鲜平壤街头,站满了手持鲜花的人民群众,不少妇女还拿着两国国旗欢送志愿军离开朝鲜。

志愿军之所以能得到朝鲜人民的喜爱,一是帮助朝鲜人民抵抗了“联合国军”的入侵,二是志愿军在驻守朝鲜期间,展现了优良的作风,深受朝鲜人民的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够依据战争实际,持续开展强有力的战时政治工作。在战场纪律建设上创造性地开展了大量实际有效的工作,极大巩固了部队团结统一。

早在1950年10月8日,毛主席在签署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中就强调:“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必须严格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这是保证完成军事任务的一个极重要的政治基础。”

很快,中央的最高指示,就传递到了一线官兵。志愿军各个党委和政治部,颁布了各种条令。坚持不干涉朝鲜党和国家内部的原则,凡是涉及朝鲜政府的政策法令,不得随便议论。

另外,在对待战俘问题上,要进行优待,以便于树立志愿军良好的国际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治部强调几个方面:一是要保证俘虏生命安全,不搜腰包不虐待,对伤病俘虏进行治疗,不分战俘国籍和种族;二要在饮食、起居、劳动、休息、奖励、惩罚等方面,平等相待。

美军的黑人俘虏曾说:“我们有生以来,只有在志愿军的战俘营里,才真正享受了平等。”

对待群众上,主席还特别嘱咐:“中朝两国的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的敌人而奋斗到底。志愿军必须将朝鲜的事情看作自己的事情一样,在国内怎样,在朝鲜也应如此。”

光有毛主席的书面教导还不够,有些战士以为远在异乡就可以胡作非为。于是,彭德怀总司令,又给战士们上了一道“紧箍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代表志愿军司令部对战士们发出声明:“这次出国作战,非同以往,纪律问题更为重要。不要搞救世主那一套,欺负朝鲜百姓。但凡作风有问题的严惩不贷,一律枪毙。”

按照中央的要求,志愿军政治部先后制定了《关于借物手续与捐物赔偿办法的规定》,《关于建立伙食单位群众工作的指示》等一系列行动守则。做到了有法可依,有例可查。

入朝作战初期,志愿军及时纠正了部分单位在朝鲜地方借粮手续紊乱,私自使用人民币的现象。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志愿军制定了“区域负责制”,即按部队驻地划定区域,分别负责自己管理的区域。

有一次,一个主力团为了军事演习的方便,开闸放水,淹没了几十亩农田,志愿军了解后,在军地联席会上公开作了检讨,处分了相关人员,赢得了朝鲜人民群众的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地的男女,经过生死的考验,很容易发展出爱情。一名志愿军就和朝鲜当地一位妇女相爱,战争结束后,该女子要求和男友到中国定居。志愿军在同金日成协调之后,不但没有惩罚这对情侣,而是尽量撮合。事后,朝鲜妇女来到中国,同志愿军生活在一起。

志愿军能胜,一方面是战士们奋勇杀敌,指挥员领导有方,深层次原因是志愿军是人民的卫士,能够从人民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这才能战胜美军,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