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报道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将访问中国。这也是普京在开启新的六年总统任期后首次出访。克里姆林宫表示,双方将讨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东和亚洲局势以及乌克兰问题等。报道称,普京新任命的国防部长安德烈·别洛乌索夫、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联邦安全会议秘书谢尔盖·绍伊古和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也将出席普京与中方的会晤。报道称,普京将率领一个大型贸易代表团,成员包括财政部长安东·西卢安诺夫和央行行长埃尔薇拉·纳比乌林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方为普京举行了盛大的接机仪式,现场铺有红地毯,仪仗队列阵欢迎,护卫车队开道,凌晨时间也刚好避开了北京的早高峰。普京在下机后没有发表讲话,只是简单的与接机人员握手示意,随后便快速的乘上专车离开。普京这次来中国,是在俄乌冲突和俄罗斯与西方全方位战略博弈的背景下。所以俄乌冲突就是双方这次的重要议题之一。在普京启程前接受专访时,他就对中方提出解决俄乌冲突的主张给予了积极评价。这两年,中俄高层一直保持着密切互动。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克里姆林宫称,两国元首计划签署联合声明与多份双边文件。双方将详细讨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所有问题,并就最紧迫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据报道,两国元首将出席中俄建交75周年暨中俄文化年开幕晚会。“此次访华符合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的背景下,尤其是俄罗斯与西方全方位的战略博弈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加快推动所谓‘东转南近’的对外战略布局的再调整。突出了俄罗斯外交关系当中,对华关系所占据的优先地位。”

近期,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中关系不受外部影响。她表示,俄罗斯与中国的协作基于尊重、平等、信任的伙伴关系以及在对双方都至关重要的问题上相互支持的原则。王毅表示,双方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基础上,坚持永久睦邻友好,深化全面战略协作,打造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冷战时期的大国关系新范式,对维护全球战略稳定、推动新兴大国合作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维护好、发展好中俄关系,既是中俄作为两大邻国必然选择,也完全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

普京此次访问不仅是两国友谊的一次庆典,更是在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等全球问题上寻找更深合作的机遇。在当前国际政治格局中,中俄两国的合作仅仅是开始,普京的访问或将开启新篇章。随着各种前瞻性的协议与项目的可能签署,两国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有望在未来日益显现其全球战略意涵。根据克里姆林宫的通告,普京此次访问预计将与中方签署联合声明和众多双边文件,这些文本将为中俄之间的互利合作勾勒出未来发展的蓝图。

“中俄双方都认为,目前两国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最高水平,具体体现在双方视彼此为优先合作伙伴。”许昌志说,中俄两国秉持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精神,将双边关系提升到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历史最高水平,树立了大国邻国友好交往、合作共赢的典范。“中俄关系经历过风风雨雨,今天的良好关系来之不易。双方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找到了一条推动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要始终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许昌志说。

普京在为期2天的对华访问行程中,其行程安排可谓十分紧密,这也从侧面说明普京对这次访华行程的重视程度。不过这些都是顺带议程,此次普京访华最重要的2大议题,还是中俄关系以及全球地缘政治热点问题。众所周知,由于俄乌冲突的影响,美国联合欧盟对俄罗斯展开了多达上万项的经济制裁,可以说覆盖了俄罗斯的方方面面。这就导致俄罗斯既无法通过向欧美出口获取外汇,同时向美获取先进技术产品的能力也遭到封锁,俄罗斯国家经济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此行是普京就职新任期后,首次进行外交出访,这也对外释放了一个信号,如今在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上,发展中俄关系已经是重中之重。然而,看着中俄关系越来越好,美方如坐针毡,此前,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曾警告中方,与俄密切交往,触及所谓的“美国红线”,只不过这种威胁毫无用处,中国与谁发展关系,不容他国指手画脚。中国致力于通过政治方式,解决俄乌之间的冲突,如果中方对此事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局势很可能朝着和谈方向发展。

中方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一贯立场,那就是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各方合理安全关切,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新型安全架构。此前在和马克龙总统共同见记者时,中国元首就披露,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已经开启第三轮穿梭斡旋。也因此,在当前俄乌冲突前线出现新态势、俄方称俄军几乎在每个方向都全面推进的背景下,俄总统的最新表态,值得各方高度重视。俄罗斯积极评价中方立场,俄方从没有拒绝过谈判,希望通过和平手段全面、可持续、公正地解决这场冲突。

中俄两国都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普希金、托尔斯泰的作品在中国家喻户晓,京剧、太极拳等中国传统文化也深受俄罗斯人民喜爱。“我同普京总统一道将今明两年确定为‘中俄文化年’,提出双方要举办一系列接地气、连民心、有热度的文化交流活动,鼓励两国社会各界、各地方加强交往,更好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相近相亲。”另外,国际热点问题也是关键词。当今世界,冷战思维阴魂不散,单边独霸、阵营对抗、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和各国安全。双方一致认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是正确方向。

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行动证明了其并非只是“旁观者”,而是积极参与并推动和解,这与西方国家的虚伪作风形成了明显对比。环球网援引称,中国外交部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近日开展了第三轮“穿梭外交”,就解决俄乌冲突危机展开行动。据了解,李辉目前已连续拜访了德国、土耳其、埃及、阿联酋等多个国家,与这些国家的外交部长和安全官员进行了磋商,共同探讨如何和平解决俄乌冲突危机。据悉,李辉未来计划在合适的时机前往莫斯科和基辅,推动俄乌双方尽早“坐下来好好谈”。

李辉特使选择了第三轮穿梭外交,而不是前往俄罗斯,而是转向全球南方国家。这种转变可能是考虑到各方分歧巨大,现在局势已经变得清晰明了,要想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需要全球南方国家的深度参与。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谈判并非没有意愿,只是双方都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谈判,不愿意做出妥协。俄罗斯方面认为他们已经在战场上取得了优势,并且成功占领了乌克兰东部大片土地,这些都是他们在谈判桌上的有力筹码,因此他们没有任何让步的理由。

对于中国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目前已经受到俄罗斯的欢迎和支持,比如俄总统普京近日就亲口表示“支持中方提出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4项原则以及《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副主任若夫科瓦表示:“除乌克兰自己制定的方案之外,不接受其他乌克兰冲突的调解计划。”若夫科瓦还强调称,不可能有其他的计划,不管是中国计划还是其他计划,战争发生在乌克兰领土上,而不是在其他国家。

既然普京高度认可中方对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说明在俄罗斯一边基于中方立场与乌克兰展开和平谈判并没有太大障碍。剩下的问题就在于说服乌克兰摒弃嫌隙,拿出进行谈判的意愿和平化解危机。然而关键在于乌克兰方面无法拿出谈判意愿。一方面,乌克兰内部已经很难有人愿意提出和谈意见。领土丧失如此严重,任何提出和谈意见的人都可能被指责为“乌奸”或“卖国贼”。参加和谈的乌方人员除非能争取到有利条件,否则很难为乌克兰挽回尊严。

俄乌冲突既是地区内部矛盾的集中爆发,也是国际政治力量角力的缩影,背后牵涉到更广泛的国际力量对抗,尤其是俄罗斯与北约诸国之间的对立。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有着长期的战略协作关系,如果中国选择援助俄罗斯,这将被视为对北约国家的明显挑衅,可能导致与北约国家关系的紧张和恶化,北约国家会对中国采取制裁或其他相应措施,加剧地区和国际紧张局势。在未来我们愿意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而非采取容易导致冲突与对抗的行动。

另外,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前4个月,中俄贸易额同比增长4.7%,在这样的背景下,普京总统在接受专访时说,中俄经济合作有巨大潜力。俄方还给自己定下了另一个“小目标”,那就是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而要做到这一点,显然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会起到一个关键性的作用,在抵达北京前,俄罗斯总统国际事务助理乌沙科夫就透露称,俄方已经准备了包括商业文件在内的大量双边文件。我们都知道,在俄罗斯加速布局“向东看”战略下,中俄能源是合作的重中之重。

去年中俄两国贸易总额突破了2400亿美元,这对于中俄两国而言无疑都是好消息,未来两国更应该密切合作,争取让两国贸易再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在启程访华之前,普京对媒体表示称,“当代中俄关系超越意识形态,无论政治局势如何改变,双边关系的多层次发展是自觉的战略选择,这种选择基于两国广泛契合的根本利益、深入的互信、强大的民意支持,和两国人民真挚的友谊。”这无疑是对我国发出的最强政治信号,有理由相信未来中俄关系会在现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考虑到普京将在访华期间前往哈尔滨出席第八届中俄博览会开幕式,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师生进行交流,西方在这一问题上的担忧愈发明显。毕竟中俄博览会虽然是一场经贸博览会,但参展单位却涉及两国的央企、国企以及各大民营企业,覆盖领域众多,堪称中俄在经贸领域合作的风向标。而在俄罗斯因俄乌冲突深陷西方全面制裁的背景下,俄罗斯总统普京会出席这样一场展会,无疑是在对外界发出新一届俄罗斯政府将会大力支持中俄经贸合作的信号。

目前俄罗斯的当务之急就是发展自己的经济,把战争时期的经济转变成正常的经济体。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最活跃的领域就是中小型企业,所以普京参加第8次俄中博览会,一方面是为了提升中国的俄罗斯产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俄罗斯人对中国的中小型企业有更多的认识。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将在这次首脑外交的领导下不断深入,中俄经贸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中俄之间的崭新的国际关系,也将成为新的世界格局的主导力量,为构建新的大国格局注入强大的力量。

在经济合作方面,中俄绝不仅限于两国间的贸易,中俄还是金砖机制的核心国家。由于美国对俄罗斯实行了近乎于窒息的制裁,导致俄罗斯基本放弃了美元交易,而且美国还威胁要将中国踢出SWIFT交易体系,还实施了新的对华关税加征措施。中俄不得不对最坏结局做充分的准备,目前正在研讨阶段的金砖机制新结算机制,有可能会加快进程。中国和俄罗斯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相似甚至共同的主张,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合作,共同维护国际秩序,抑制霸权主义肆意妄为。

尽管中俄未来合作面临一系列挑战,比如西方制裁升级恶化中俄经贸合作的外交环境,但俄罗斯对华开展经贸合作的意愿空前强烈,大量欧美企业退出俄罗斯市场为中国企业创造空前机遇,数字经济使两国合作广度与深度空前加大,中国正面形象在俄罗斯社会空前提升。对此,两国应继续“结伴不结盟”,继续牢固政治互信,长期树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尤其尽力让未来俄罗斯的再崛起,能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俄高层一直保持着密切互动。据克里姆林宫介绍,此次普京访华,经贸合作是重要议题之一。事实上,近年来中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主要对俄出口工业设备、汽车、智能手机和计算机等产品。中国对俄罗斯汽车出口增长迅猛,俄罗斯主要向中国出口能源、铜、木材和海产品等。俄能源原材料出口占对华出口总额的70%。俄罗斯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能源进口来源国。俄罗斯经济专家在接受东方卫视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和俄罗斯可以在能源、科技、金融等领域,继续不断深化务实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的原话是,“俄罗斯要实现所有战略计划,必须与世界各国展开合作。这其中就包括,我们的好邻居和可靠朋友——中国”。如今,俄罗斯已经从上到下,从制度层面,完成了国家的集体东转,普京做出了切实的行动。这次俄罗斯国防部的人事调动,就是最好的证明。俄罗斯正在从历史上,“幻想地依赖于西方,参与西方式的全球分工”的模式中,向以俄罗斯自身利益为核心导向的,“俄罗斯模式下的主权经济”,进行全面转向。俄罗斯这一改变,离不开中俄关系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巨大体量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