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5日,隶属于第二野战军四兵团的第14军,以惊人的四昼夜强行军速度,完成了长达600余里的奔袭,如同天兵天将般突然出现在钦县城下。从军长李成芳到全军每一位指战员,他们之所以如此奋不顾身地向前冲锋,正是因为他们牢记着兵团副司令员郭天民的嘱托:“务必将白崇禧活捉归案!”这份决心和信念,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直至达成目标。

之前,敌方“华中军政长官公署”的总部及其直属部队,在四野部队的紧追不舍之下,正仓皇向钦州地区撤离,意图通过钦州湾的海路逃往海南岛。

白崇禧从陈济棠处借得军舰,正率领舰队疾驰至钦州湾的龙山港,意图接应桂系的溃败之师。此刻,战场的紧张氛围仍旧浓厚,形势堪称千钧一发。

为了提振残部的士气,白崇禧在军舰上向钦县城内的公署机关发送了一封电报,声称他即将返回陆地,并亲自指导部队登船撤离。然而,这封电报被我军成功截获并解密,立即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

陈赓兵团在执行“大迂回”战略任务的过程中,向前线部队发出了政治动员令。该命令明确要求干部战士务必彻底歼灭桂系残敌的核心机构,并竭尽全力活捉白崇禧。

兵团副司令员郭天民特急致电李成芳,密告了白崇禧可能的行动轨迹,明确指示第14军必须生擒“这位重大目标的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陈赓兵团成功捕获了两辆非同寻常的汽车。

第14军的迅猛推进,使得那些刚刚匆忙逃入钦县城内的敌军几乎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解放军便紧随其后追击而至。开国中将李成芳毫不迟疑,他迅速组织了有效的部署,随即集中第41师和第42师的力量,发起了外围的作战行动。经过一整天的激烈清扫和逐渐压缩敌军的活动空间,解放军成功实现了对钦县城的全面包围。

1949年12月6日晚上七点钟,随着李成芳将军的一声令下,我军迅速展开了对钦县的全面进攻。由于城内敌军战斗力薄弱,缺乏足够的战斗部队,因此他们的抵抗显得相当脆弱。仅仅在不到一夜的时间,至12月7日凌晨三点钟,我军就成功地将城内敌人全部歼灭,并且第14军也收获了大量战利品。

此次战役中,我军成功歼灭了“华中军政长官公署”的全部机构,包括其直接领导的警卫团、汽车团、炮兵第15团、工兵第15团、装甲车队以及军官教导营等,共计歼敌12000余人。此外,我军还缴获了42门重炮、400余辆汽车以及大量军用物资。

然而,尽管部队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搜索和清剿行动,却始终未能发现白崇禧“这位重要人物”的踪迹。这不禁让人怀疑兵团司令部所提供的情报是否出现了差错?(或者)尽管部队进行了缜密的搜捕行动,但却始终未能捕捉到白崇禧“这位关键人物”的身影。这引发了一个疑问:兵团司令部的情报是否可靠呢?

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白崇禧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表态,实际上他因解放军的迅猛追击而心生畏惧,从未真正离开过军舰。因此,我军第14军全军上下都感到极度失望和郁闷,原本期待的大功就这样化为泡影。

然而,还有意外的惊喜。在战利品中,两部美式轿车(传闻是卡迪拉克牌)尤为显眼。据俘虏透露,这两辆轿车正是李宗仁和白崇禧的专车。或者:尽管收获中已有诸多亮点,但更令人瞩目的无疑是那两部美式轿车(据传为卡迪拉克品牌)。据俘虏所述,这两辆车分别是李宗仁与白崇禧的专用座驾。

在李宗仁的座驾内,尚遗留一柄佩剑,这把佩剑见证了李宗仁担任“副总统”及“代总统”的重要时刻。由于李宗仁与白崇禧两人都是乘飞机撤离桂林,因此他们的两部座驾便跟随着地面部队一同行动。

得知此消息后,陈赓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特别嘱咐14军务必将这两辆车妥善保存好。紧接着,他向该军下达了紧急指令,要求他们立即行动,从钦州地区北上,继续展开对逃敌的拦截行动,不容片刻停歇。

李成芳依令行事,于当日下午成功在大寺圩一带拦截住数万敌军,他们在行进过程中便给予敌军重创,俘虏的敌军人数高达四万余人,这无疑是一次辉煌且重大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一个月的激战和九天的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