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吨巨舰穿越南海投送兵力,解放军新“杀手锏”现身境外演习,美国这次又破防了?

前言:

近期,中国和柬埔寨一年一度的“金龙-2024”联合演习正在如火如荼的举行。此次军演的亮点之一是,解放军以舰队方式运送了庞大的地面作战力量,充分检验了海上远程投送能力。

亮点之二则是解放军的又一“杀手锏”亮相,堪称巷战的终结者,或改写未来战争的规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柬联合演习现场)

1.中柬联合演习现场:机器狗异常吸睛

中柬军演现场,最吸睛的莫过于机器狗了。演习期间,中国参演官兵为柬埔寨军队和前来观摩的东盟各国军队的代表展示了两种机器狗。

一种是侦察机器狗,当着众参演官兵的面,做出了横卧、跳跃和倒退等动作,还与旁观的士兵握了握手。

另一种是战斗机器狗,能够负重80公斤,身上携带一把步枪,可以在士兵的控制下快速前进,灵活调整枪口的方向,展示了强大的巷战能力。据悉,该机器狗主要是对房屋内的目标进行搜索和打击。

机器狗现身军演现场,充当士兵执行任务,或许意味着其已经大量列装解放军。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中国的一贯做法,能够展示的装备一般是成熟产品,不排除出口的可能,而且这种产品通常不是国内最前沿的产品。

当一款产品能够公开展示的时候,通常意味着解放军手里已经有了更先进的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机器狗现身演习现场)

事实上,央视早就曝光了机器狗在巷战中的巨大作用。此前,一只背着95式自动步枪的机器狗曾执行破门任务,随后战士们鱼贯而入,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此外,机器狗还在靶场上进行了训练,在操作员的控制下,机器狗第一时间瞄准目标并开火,最终成功“击毙”目标。

俄乌冲突爆发后,世界各国看到了无人装备的巨大发展潜力,谁能想到小小的无人机和机器狗竟然能引领现代军事变革,甚至可能成为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变量。

2.美国最早研发,但解放军又抢先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最早研发机器狗的并不是中国而是美国,但率先实现批量列装的却是解放军。

2005年,美国推出了一款名为“大狗”的四足机器人,感知能力强,能够携带超过150千克的物资,沿着简单的路线前进。当时这款“大狗”的亮相,给各国带来了不小的震撼。但美军通过测试却表明,该机器人噪音太大,容易暴露目标,且系统过于复杂,维修成本太高,因此放弃了继续研发。

同一年,中国也推出了一款四足机器人,不仅能驮运物资,还能执行侦察和打击任务,同时还能用到抢险救灾当中。也是从这个时候起,中国四足机器人呈现井喷式的发展,各式各样的机器人不断出现,能执行的任务类型也越来越多。

随着机器狗在军事演习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专家分析称解放军一线作战部队可能已经批量列装了机器狗。

想要达到该目的,最关键的就是成本要低。虽然机器狗是美国最早发明的,但由于成本过高一直未能大量列装部队。如今解放军机器狗的频繁亮相,从侧面证明中国机器狗产业已经发展到了实用化的地步,这将给未来不断迭代升级打下坚固的技术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机器狗在靶场射击)

此前,美军也曾测试了一款机器狗,最后却被扒出来是从中国买的,归根究底还是因为美国自己生产的机器狗成本太高,根本不可能大规模采购,即便采购了,数量也是有限的。

中国不断完善机器狗产业链,未来就能在各个技术环节上赶超美国,甚至最终组建机器狗大军,打开未来战争的新局面。

3.机器狗只是冰山一角,中国底牌可不少

有一部分人可能要说了,现在的机器狗还达不到颠覆未来战争规则的作用,但实际上机器狗不过是中国无人化武器的冰山一角,解放军的底牌可不少。

中国推出了VU-T10无人战车,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无人地面战车,具备超强的态势感知能力,足以充当护送、巡逻和警戒等任务的中心平台;迷你版的“无人神盾舰”,装备了四面相控阵雷达系统,可精准打击敌方小艇,同时也能用于防空作战。多种无人装备的亮相,证明了我国在该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走在了世界前沿。

想要拥有大量无人化武器,最关键的就是拥有先进的制造业,主打的就是一个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如今的解放军不仅拥有多款先进无人装备,还在实战演练中探索无人装备的应用和战术战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2020年的一场多兵种联合演习中,就出现了多种无人作战装备,除了常见的无人机,还有无人弹药车、无人伴随支援战车等。

2021年,央视曝光的一场登陆演练中,出现了两栖装甲部队与无人机协同作战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军无人化装备现身实战演习)

如今,世界军事强国已经在大数据、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展开了新一轮“交锋”,未来的战场势必是无人装备与人类士兵的协同作战,哪个国家能率先掌握这种领先的技术就能在未来战争中获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