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从何时开始,“静不下心”似乎成为了一个很普遍的状况,静不下心好好看书,静不下心好好听课,甚至静不下心好好吃一顿饭。

在学习、工作、生活的时候,头脑里总是杂念纷飞,不自觉地跑神。

是什么让自己静不下心来,踏踏实实地活在当下呢?

是因为我们失去了专注力。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天都有铺天盖地的信息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不停歇的社交信息、源源不断的资讯推送、目不暇接的短视频和新鲜事……

大量的信息把人们的时间打成了碎片,造成了内心的浮躁与焦虑,在不知不觉中,人们的专注力越来越低,越来越缺乏耐性,尽管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便利,但是幸福指数却并未得到相应的提升。

真正的幸福来源于自心,当躁动的心平息下来,内心就能恢复宁静与安详。那么,如何才能让这颗心静下来,享受清静的喜悦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过健康而有规律的生活

按时起居、合理饮食、定时听经学习、做操运动。

学会了保护自己,减少不必要的应酬,不必要的人不接触、不必要的事不去做。

无论工作有多忙,每天都应拿出一定的时间来修行,此时尽量关掉手机、断开网络,避免不必要的外缘干扰,也停止在无意义的事情上透支自己的精力。

对于已经受了菩萨戒的家人,若能坚持半月诵戒、严持戒律,必会蒙佛加持,令身、口、意三业逐渐逐渐清净。

2、坚持禅修

在静心的方法中,禅修是非常有效的一种。

禅修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念佛、持咒,也可以运用观想。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每天坚持打一坐,时间40分钟到一个小时即可。

若能每日坚持禅修,养成习惯,自己的定功必然会日渐增上。

如果喜欢观想,可用《净土三经》中的种种方法,如:观落日、观八功德水、观莲花,或观想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诸菩萨等。

观想是一种心的享受,让心住于西方净土种种美好的意境之中,身心放松,杂念自除。

对于妄想特别多的人,可以受持楞严咒。

在《楞严经》中记载,阿难被摩登伽女用邪咒所迷,在戒体快要被毁坏时,世尊令文殊师利菩萨持楞严咒前往救护,阿难才被觉醒。

可见楞严咒的力量不可思议,能销人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截断妄想的源头

独处的时候,如果仔细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会发现相续中的有些妄想只是偶尔闪现,而有的妄想则总是频繁出现。

这些频繁出现的妄想不是无缘无故的,是因为内心有烦恼、有执著,才会不断地激起妄想。

此时假如只是一味地摄心、压制妄想,不但自己会很累,而且是事倍功半。那么要怎么做呢?

俗话说,斩草要除根,要仔细地审察自己的妄想,是因哪个执著而产生的,把执著去了。

不去妄想,去执著,从根上断,不要从梢上断。

察觉到自己没事又想这些事了,就问问自己为什么想起这些事?是因对外境执著?是因与他人心念交织而起?

还是因对名利的贪著,对受用的执著?把执着去了,妄想自然歇下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学会转移

如果有时妄想太多,想去去不了,不要拼命地和妄想作战。

《圆觉经》云:“得念失念,无非解脱”。妄想本空,不要因为自己有妄想生一丝的烦恼。

这时要学会了转移,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听听音乐、做做按摩、看看蓝天、白云,给它忘了。

或是做点家务、收拾房间,把自己居住的地方打理得干净整洁,会让心情变得轻松舒畅,对修行也是很好的助缘。

以上都是非常有效的静心方法,若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相信杂念会越来越少,心会越来越清净,而自己的健康、快乐、智慧也会不断地提升。

心静了,生活才会变得更好。愿家人们都能时时享受内心的寂静与安详,过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