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和中国一样,都是至少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明古国。不过他们的历史主要分成了两大板块,前半部分属于波斯文明史,后半部分则是以伊斯兰文明为主的历史。

公元651年,阿拉伯帝国的大军横扫波斯高原,灭掉了波斯萨珊王朝,自此,伊朗进入了伊斯兰文明的阶段。

此后800多年里,伊朗人先后被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所统治,基本失去了自主权。这倒是没啥可丢人的,毕竟蒙古人横行天下的时代,所到之处,基本没几个文明能挡得住的。

不过这段经历,也让伊斯兰文明深深烙印在了波斯人身上,即便1502年萨珊王朝的后裔建立了波斯萨法维王朝,自己当家做主了,可他们依旧以伊斯兰作为国家的主要宗教。

1722年,萨法维王朝被内部的阿富汗人给灭了以后,伊朗再次陷入了混战之中。基本到了1779年,土库曼人建立恺加王朝后,伊朗才算安定下来。在此之前,伊朗和俄国之间,是没什么交集的。但在这之后,伴随着俄国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双方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交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伊战争,让伊朗恺加王朝丧城失地

俄国发动的一切对外战争,为的都是出海口,对伊朗也不例外。早在18世纪末,俄国就已经意识到了伊朗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这里是进入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俄国和伊朗,本身就隔着一个里海,陆地上,翻越高加索山脉,进入外高加索地区,也就与伊朗有了交集,所以这是两个靠得非常近的国家。

既然成了俄国的邻居,那就做好割地的准备好了。

18世纪末,沙俄已经击败了奥斯曼土耳其,得到了格鲁吉亚的部分地区,这个时候他们看中了阿塞拜疆,乃至整个伊朗的领土。

1804年,亚历山大一世一声令下,俄军对伊朗的军事重镇埃里温发动了猛攻,第一次俄伊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埃里温是整个阿塞拜疆地区的战略要地,一旦伊朗丢了这里,那整个阿塞拜疆都有可能被沙俄给占了,那伊朗全境也将不保。

为此,恺加王朝的国王法特赫亲自到前线督战,伊朗军民士气大振,这才在埃里温拼死抵挡住了俄军的进攻。

为了扭转战局,伊朗人特地突袭了俄军的补给线,切断了前线俄军和补给点第比利斯之间的联系,这直接导致俄军的本次进攻宣告破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得知这个消息后很不满,他不仅选择临阵换将,而且还加大兵力,朝着伊朗的港口城市巴库大举进军。

  • 伊朗人知道,单纯靠着自己的力量已经很难和俄国抗衡了,为此他们打算喊英国人来帮忙。可当时英国人忙着和拿破仑干架,根本没工夫搭理伊朗。
  • 伊朗转而又跑去找法国人帮忙,结果拿破仑又因为前线战事吃紧,与沙俄结盟,这么一来伊朗的问题又被搁置了。
  • 伊朗无奈之下,只好再跑去找英国人帮忙,可由于拿破仑士气高涨,导致英国和沙俄再次走到了一起。因此英国是不可能为了伊朗,和沙俄闹掰的。

走投无路的伊朗,在1812年被沙俄攻克了众多城镇,无奈之下,只好在1813年与沙俄签订《古利斯坦和约》。这份条约中,伊朗割让了杰尔宾特、巴库、冈扎、库宾、希尔凡、沙基、卡拉巴格和塔利什北部等大片高加索地区的地盘给沙俄。

丧权辱国的条约签订后,伊朗人义愤填膺,非常不爽,打算一雪前耻。因此在1826年,主动向沙俄的阵地发起了进攻,史称第二次俄伊战争。

前期伊朗打得很好,收复了大片国土。奈何等到沙俄反应过来后,带着大批先进的武器投入了战场,伊朗就蔫了,伴随着埃里温、大不里士相继沦陷,伊朗不得不再次向沙俄求和。1828年,伊朗再次与沙俄签订《土库曼查伊条约》,将阿拉斯河以北所有地区,全部割让给了沙俄。现如今的阿塞拜疆,就是那个时候被沙俄强行从伊朗手里分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俄和英国,2次平分伊朗

见伊朗如此好欺负,沙俄自然也制定出了进一步染指伊朗,从而得到南方出海口的计划。不过在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沙俄败给了英法联军,短时间内,再也不敢轻易在英法联军眼皮子底下公然武力夺取土地了。

但伊朗这块肥肉,他们是非吃不可得的。既然不能武力攻占,那就想办法智取好了。19世纪末,沙俄的一系列操作便开始了。

  • 首先,沙俄想到的就是修铁路,他们打算修一条从俄国腹地直达伊朗北部的俄波铁路。这操作让我想起了东北的中东铁路。
  • 其次,沙俄用威逼利诱的手段,从伊朗获得了在其北部购买土地,修建一系列基础设施的权利,大大加深了沙俄对伊朗的影响。
  • 此外,沙俄还占据了伊朗在里海的各处重要的港口,同时以借款的方式,要求伊朗禁止将一系列特权转让给其他国家,只能转让给沙俄。

因此,19世纪末的伊朗,已经快成为沙俄的殖民地了。

不过沙俄所能影响的,只有伊朗北部,当沙俄的军舰进入波斯湾以后,英国人震怒了。因为在英国看来,沙俄进入波斯湾,是对他们最严重的挑战。

原本沙俄是不想理会英国的态度的,但是在英国的支持下,日本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击败了沙俄。这可把沙俄给打惨了,他们不仅退出了东北,而且还在伊朗问题上,对英国做出了妥协。

1907年,沙俄与英国秘密签订协议,划分了各自在伊朗的势力范围。不出所料,虽然沙俄占据了伊朗北部的大片领土,但伊朗东南部的大片沿海地区,都在英国势力范围之内。此外,双方还划定了一个缓冲地带,这里拥有大片波斯湾沿海地区。

原本沙俄打算在一战中,将这片缓冲地区一举拿下的,结果沙俄自己在1917年就崩盘了,那一切就无从谈起了。

只能说,沙俄的胃口实在是太大,压根不喜欢一口一口地吃饭,不仅要伊朗,还要在东方占据大片地盘,在欧洲也不想放过任何扩张的机会。世上哪有这等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朗曾一度倒向美国

摆脱了沙俄的束缚,伊朗则完全进入了英国的控制之下,1919年,英伊协定签订以后,英国控制了伊朗的军事、关税、财政等方面的大权,俨然将伊朗当成了藩属国来看待。

伊朗人好强的性格还真不吃这一套,因此爆发了大规模反英的运动。英国人扛不住了,打算扶持一个代理人,他们相中了手握军权的礼萨汗。

礼萨汗不仅很讨厌沙俄,同样也讨厌英国,他很想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伊朗。但在此之前,他必须要依靠英国人上位。1921年,在英国人的支持下,礼萨汗成功推翻恺加王朝。

沙俄虽然覆灭了,但是沙俄在伊朗还有很多财产,比如说公路、建筑、银行等等。苏俄取代沙俄以后,按道理是要接管这些财产的。但是苏俄为了自身获得国际认可,承诺伊朗,只要礼萨汗别来对付自己,承认苏俄,那么苏俄就把沙俄此前的所有财产都让给伊朗,同时废除沙俄和伊朗签订的多数不平等条约,承认伊朗的独立性。

这是俄国第一次对伊朗表达出满满的善意,当然了,这也是为了在国际上获得更多力量的支持,毕竟苏俄当时立国不稳,当年还说过要废除和咱们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归还沙俄侵占的所有领土呢,等到他们坐稳了江山,就把这事儿给忘了。

礼萨汗还是很有手段的,他不仅赶走了英国人,而且完成了国家的统一,1925年顺利建立了伊朗巴列维王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伊朗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就迎来了二战。礼萨汗在二战中虽然自称中立,但的确和德国眉来眼去了好一阵子。这可算是给苏联抓住机会了。

因为1921年双方签订条约的时候说过,不能让别国利用伊朗的本土对俄作战,否则此前苏俄的承诺,将全部作废。

为此1941年8月,苏联果断出兵进入伊朗北部,而英国也趁机派军队进入伊朗南部。礼萨汗拒绝彻底和德国断绝联系,因此直接被英苏两国给赶下了台,换他的儿子巴列维出任国王。除了英苏两国外,美国当时也盯上了伊朗,所以伊朗在二战期间,至少有3大势力。

当时他们作出承诺,只要战争结束,他们立刻撤军。结果二战以后,苏联死活不肯撤军,还不断扶持自己人在伊朗境内建立据点。一直到1946年5月,在美国的逼迫下,苏联才骂骂咧咧地撤了军。

那时候英国已经被打残了,苏联又恢复了沙俄时期的凶相,巴列维国王权衡利弊以后,选择完全倒向了美国。伊朗和美国的蜜月期,由此拉开了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俄国重修旧好?不存在的

从1946年到1979年这段时间,伊朗和美国成了铁杆盟友的关系,双方合作融洽,伊朗也前所未有地进入了一段和平时期。

不过巴列维王朝自身存在很大的弊端,那就是贫富差距非常大。这可不光是财富的差距,在教育、医疗等民生资源上,大城市就是远胜其他地区。

最关键的问题是,巴列维国王打算恢复波斯文明,逐步取代伊斯兰文明对伊朗的影响。这事儿可把那帮伊斯兰的大教士们给吓坏了。毕竟他们吃宗教的红利吃惯了,不管是俄国人来了还是英国人来了,他们都不怕,毕竟他们的饭碗都很牢靠,可巴列维国王,开始执行土地改革、消除文盲、给妇女投票权等改革措施时,已经严重影响了伊斯兰教士们的利益。

为此,1979年,伊斯兰教士便连同那些遭受不公对待的普通人一起,推翻了巴列维王朝。从此以后,伊朗和美国,基本就走上了老死不相往来的道路。为啥?因为老美在伊朗的利益,全都被这帮教士们给毁了。

至于为啥伊朗和俄国关系逐渐好了起来,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伊朗和俄国,在历史上几乎从来没有好过,基本都是俄国欺负伊朗的一段屈辱史,又怎能谈得上重修旧好这一说呢?他们之所以走到一起,完全是形势所迫,他们之间是不存在什么友谊的,谁让老美那么强势呢?